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前段时间,书单君看到一个悲伤的消息:北交大大三学生吴磊,自杀了。


我当时还以为刷到了旧新闻,毕竟大连理工研究生自杀才过去不久。


更可悲的是,离世前,吴磊还在后悔自己离开了做题家的赛道。


他直言:“舍弃了做题这一优势项目,摧毁了我的根基。”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吴磊遗书>


在他看来,做题才是唯一的出路。


做不动了,就只能去死。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文章>


名校学生自杀的悲剧,我们已经见过太多,多到不忍再看。


类似的悲剧,究竟有没有办法避免?


做题家们,还有没有更好的出路?


今天,书单君想跟大家一起探讨下这些问题。不敢说能指明一条康庄大道,但至少,点燃一盏灯。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有一条理想的出路,

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幻觉


之前996刷屏时,有人笑称,都是从007过来的,996早就习惯了。


这个007,说的就是高中时期的做题家。


很多人觉得,做题家就是一群快感来源于做题的怪物。然而根据北大心理咨询中调查,北大新生里,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或者觉得学习没有意义。


很多人拼命学习,不是因为想学,而是为了让老师表扬,父母开心,以此来获得些许价值感和安全感。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衡水二中高考誓师大会>


毕竟,做题真的太苦了。


永远做不完的试卷,无休无止的考试,压得人喘不过去;玩乐、社交、犯错、萌动的少年心思、青春期混乱的自我认同……通通让位于轻飘飘又沉甸甸的,750分。


于是,他们必须依靠一个幻想中的,带有确定性的理想未来,才能支撑自己学下去——


一朝翻身鱼跃龙门,逃离凋敝的小城和农村,国企外企投行任君挑选,然后升职加薪,在一线城市的衣香鬓影里,与“人上人”们觥筹交错……


只要苦过3年,这一切我都可以拥有。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然而,虚妄的安全感不过是大剂量的迷幻剂,一旦“停药”,现实世界就会显得愈发残酷。


《解放日报》做过统计,发现32年间1000余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是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这当然不是说“读书无用”,而是说,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书单君亲戚家一个孩子去年211毕业,月薪要1W,结果简历全都石沉大海。


他鼓起勇气跟父母说的时候,父母都懵了:你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啊,怎么连1W的都拿不到?你那个高中都没上完的表弟一年都能拿回50W了!


他们是真的理解不了,为什么你明明赢在了起跑线,却半路“掉队”了。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然而,一条确定的、有保障的、符合“人上人期待”的出路,可能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幻觉——这条路当然存在,只不过是另一条“独木桥”罢了。


你想“暮登天子堂”,别人也想。


你在拼命做题,别人也在熬夜看书。


不仅小镇做题家们纷纷涌入北上广深,全国各地还有无数有执念又有实力的人,拿几百上千万的资产,换一套一线城市的70年产权。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对做题家来说,就业、落户、车房,哪个不是拦路虎?


2020年,北京有24万高校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在京工作三年后,才有机会办理落户手续。同年拟取得积分落户资格的人员,只有6032人。


仅仅在落户这一项上,就有无数淘汰过其他同伴的做题家们,被更能卷的同伴淘汰掉。


我们赖以呼吸的“优越感”,越来越难以维系了。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干掉千人提高的那一分,

早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考上名校后,做题家成批废掉;踏入社会后,做题家屡屡碰壁,但这并不影响,更多的做题家正在被制造出来。


前两天,衡水二中学生反映学校寒假期间,“要求高一学生早五晚十学习,开摄像头监控”。


书单君一个衡二毕业的朋友马上在群里说:这是衡二干得出来的事,我上高中那会儿,有两个同学夜里上厕所,因为彼此认识,就笑了一下当打招呼,然后就算违纪了。


鹤壁高中更是以鲜红的“通报批评”,霸占了朋友圈。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头发挡住脸,手也不动就被怀疑睡觉>


下一步,是不是该给学生戴上监测仪器,测测什么时候走神了?


与其说是”教书育人“的学校,它们反而更像批量生产名校做题家的工厂,从此学生彻底沦为做题流水线上的零配件,最后一点「人」的属性也异化了。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书单君和小伙伴们的讨论>


有人可能会觉得,学校收获了升学率,家长抚平了焦虑感,学生考出了高分数,这不是皆大欢喜吗?


可是做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的徐凯文教授说:你们用焦虑鸡出来的娃,最后都送到我这里了。


他救过一个自杀的学生,对方进了北大后,第一学期的成绩是学院第一名,却一直试图自杀。大学四年,住院、吃药,电击,所有治疗手段都用尽了,他还是了无生趣,最后退学回家。


做精神科医生20年,徐凯文眼看着焦虑症发病率从1%猛增到13%,抑郁症发病率暴涨120倍。


书单君那个衡二的朋友,每次跟高中同学聊天的时候,大家都会刻意避免谈高中的事,甚至有意“遗忘”这段经历,好多人还落下了胃病。


不是没有人想要改变和对抗。


东方哲人孔子说:君子不器。西方哲人康德说:人是目的,不是手段。罗翔老师刘擎教授们也都在讨论,相应的话题也频上热搜。


然而,高速发展的社会,焦虑无比的父母,分数至上的学校,更能做题的“别人家的孩子”……一起扭曲成了难以打破的内卷系统,做题从手段变成了目的,人反而成了实现目的的手段。


更惨痛的是,以“抑郁”“焦虑”乃至“空心病”为代价炼成的做题家们,正在被时代抛弃。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做不动题的做题家,

该如何在这个不理想的世界里活着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吐槽,带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


但是,一个做高中老师的朋友却跟我感慨:现在的孩子,比我当年读书的时候辛苦多了。


不仅要拼学习,还要拼才艺,拼兴趣,拼社交,拼情商……00后和10后已经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


做题就能卷赢的时代,正在过去。


那么,做了12年题、把自己彻底榨干的做题家们,出路又在哪里?


不想空熬鸡汤,我查阅了很多书籍,又采访了几个做题家朋友。书本的理论和朋友的经历相互印证,书单君从中看到了一些改变的可能。


首先,要认清现实,调整期待。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很多做题家都像吴磊一样,考上名校,从做题的流水线上下来了,再想回去,却做不到了。


书单君的一个亲戚,16年北师大研究生毕业,至今仍然在家啃老。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这个会做题的儿子,无疑是他们的”文曲星“。身边人不切实际的吹捧,985名校的光环,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着“人上人”的期待。


所以,亲戚帮忙找的养家糊口的工作他不干,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名校头衔和多年苦学;想逼自己拼一把,却早已被12年苦读耗尽了心力;最终做的一切,都是自我安慰的无用功。


内在外在严重不和谐,于是人就在幻想和内耗中,一路滑落。


其实,与其被动等着身心都亮起红灯,不如干脆承认:我累了,卷不动了。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正如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所说:


“(承认自己不行)是残酷,可是你的同龄人,好多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已经接受自己是学渣了。接受这种可能,没什么的,人生还会继续。”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我知道,这听起来似乎很丧。


毕竟,做题家的困境是系统性的,我们这一代人都未必有终结的可能。让我们痛苦的事,能改善一部分;让我们难受的结,能解开一点点,就很难能可贵了。


再有一点,就是要学会与低谷和解。


书单君的一个同事,考进顶尖985后,遇到了吴磊一样的困境。想学,学不进去,逼自己学,一天又“一事无成”,越发沮丧失望,越发自我攻击……


她太想要一个完美的改进方法,让自己重回巅峰。结果却是被困在原地,寸步难行。


终于有一天,她陷入重度抑郁的深渊,连自杀的力气都没有了。


别人在忙着保研出国,她却躺在宿舍床上破罐子破摔。


躺了半年,她想:深渊尽头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我想去看看。


一路下降,降至黑得化不开的幽深井底,她发现:原来这里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自卑的小孩,一遍一遍问:


即使我永远都不再优秀了,你还会爱我吗?


那一刻,她突然在漆黑的深井里,窥见了黎明的天光。


除了少数顺风顺水的幸运儿,或许每个被”理想出路“困住的做题家,都要在人生的谷底走这么一遭吧。


如果你发现靠自己的力量走不出来,不要害怕寻求帮助。


一个朋友,一本好书,一个出口,一次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许都可以给你温暖和力量。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比如书单君之前推荐过的《内在动机》,就是治疗空心病的良药。找到内在动力,你就有了对抗操控着我们的外部力量。


✎✎✎


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太卷了。


高考不过是内卷的开始,上了大学还要考研,升职完了还要生娃,买房买车,小房子换大房子,大房子换学区房……榨干自己、倾其所有换来的,也不过是短暂的安全和喘息。


可与此同时,书单君也看到了很多人,在充满有勇气地探索其他出路。


更好的“出路”,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或许就是,好好活着,再顺便做点事,如果这事恰好还是自己喜欢的,就更好了。


正如李松蔚所说:世界上本没有路,你走过去了,它就是你的路。


211学霸自杀,遗书曝光:做题家在“卷赢”之前,其实已经输了


文章来源:书单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目的   书单   发病率   遗书   名校   这个时代   焦虑   出路   北大   手段   父母   高中   老师   学校   朋友   时尚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