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富庶造成的软弱?还是软弱造成的富庶?

宋朝的富庶,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不光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北宋词人周邦彦,也有一首《汴都赋》,描绘了宋神宗时代的汴梁,其中说汴梁的繁盛:“竭五都之瓌(guī,同“瑰”)富,备九州之货贿,何朝满而夕除,盖趋赢而去匮。

宋朝:富庶造成的软弱?还是软弱造成的富庶?

可以说,北宋的繁荣,在时人眼中,也是颇为惊叹的!

但是,北宋的富庶也是病态、畸形的。论其原因,应该说是北宋矫枉过正的结果。

宋代建立之初,为革五代弊政,特别采取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大力的笼络士大夫阶层,应该说,这对于稳定国内的统治,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样的,这也使得宋朝积贫积弱,内部冗官、冗兵泛滥,外部战争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在这个境况下,北宋虽然富庶,却无法有效的让国家变强,始终处于一个“虚胖”的情况下。所以,在处理内外问题时,宋朝都喜欢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妥协。

宋朝:富庶造成的软弱?还是软弱造成的富庶?

这种情形,对于国内问题的解决上,有些作用。繁荣的社会,大量的金钱,使得国内的民众,都可以生活得相对富足。即便是对抗农民起义,北宋也祭出的是两手,军事加金钱(诏安),这样能够以较小的代价,解决问题。比如《水浒传》的原型,宋江起义,北宋统治者就是靠着一手军事,一手金钱(诏安)的方式,最终将其平定。宋朝甚至出现了这样的俚语:

欲得官,杀人放火受诏安。欲得富,赶着行在卖酒醋。

所以宋朝农民起义不少,但除方腊等少数起义之外,规模均不大,影响也较小,这也是重要原因了。

宋朝:富庶造成的软弱?还是软弱造成的富庶?

在对外的方面也是如此,北宋对外妥协,也是历史上十分出名的。不管是辽金西夏,亦或是后期的蒙古,宋朝每年都要交出为数不少的贡品(岁币、岁赐、岁贡等)。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外部环境的和平稳定。比如,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维持了百年左右的和平,但问题的根源并不在此,而是双方硬实力相当的结果。毕竟当时宋辽双方,实力相近,谁也无法将谁灭掉,而继续进行战争的成本极大,双方不如议定澶渊之盟,和平相处。而在这个情况下,易妥协的态度,往往会让自己损失更大。

宋金联盟后,金朝看穿了宋朝虚胖的本质,所以在灭辽之后,马上进犯宋朝,使得清明上河图中这一派繁荣景象,灰飞烟灭。好不容易逃出来的康王赵构,只能在南边维持自己的半壁江山,宋金之间又签订了更加苛刻的和议。而这个和议之所以能够成立,其本质也是因为宋金之间的硬实力,又出现了相当的迹象。在这个情况下,宋朝易妥协的态度,又一次让自己付出了重大的代价,自毁长城,屈辱和议。

而到了蒙古帝国崛起后,双方的硬实力差距显现,宋朝便是欲求妥协而不得,最终被灭掉。毕竟,国家之间是要靠硬实力说话的。

所以说,软弱并不能造成富庶,反而最终会将富庶埋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富庶   宋朝   诏安   汴梁   神宗   澶渊   虚胖   蒙古   农民起义   北宋   软弱   繁荣   和平   金钱   实力   国内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