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杨笠又上热搜了。


在《脱口秀反跨年》里,她再次语出惊人: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虽然“见仁见智”和“底线”这两个段子,有些用力过猛的感觉,但整场表演笑果满满,我也就笑了十分钟吧。


本来以为这就是一场表演,图一乐就完了,但是后续的舆论发酵,显然不是这么回事。


有人说她的脱口秀“大快人心”,也有人觉得这是“挑起性别对立”,甚至还有人去举报,上升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程度……


关于这场闹剧,大家的探讨大多集中在宣泄情绪,或者争论“谁对谁错”这件事上。


但书单君觉得,比起这些,找到问题的根源,其实更加重要。只有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双方才有达成和解的可能。



男女两性,是如何撕起来的?


抛开网上的争论,书单君先跟大家聊聊生活中两性对立的故事。


有个做婚礼策划的朋友,跟我讲过很多小情侣在婚礼前闹掰的故事:


女方上婚车前狮子大开口,要加20万彩礼;男方故意让女方未婚先孕,好省下彩礼钱。双方互相算计,彼此防备着对方家庭,一口一个“你家”“我家”……


好像双方不是马上结婚的“一家人”,而是生意场上随时提防的对手。


朋友说,看多了这些狗屁倒灶的事,已经完全不相信爱情了。


为什么很多人生怕自己吃亏,别说网上论战不肯吃亏了,连枕边人也不放过?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心理学中,有个乍一听让人难以接受的观点:因为他们太缺爱了。


就像“缺饭”的人会控制不住猛吃,“缺觉”的人抓到机会能连睡三天三夜,一个人如果特别缺爱的话,他就会变得非常贪婪,渴望在关系里面得到一种“获得感”。


这种贪婪,往往来自于缺爱后的补偿心理


比如月薪3千身高150的女孩,征婚要求男方月入3万身高180,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嘲笑:你怎么不照照镜子?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但假如你了解到,这个女孩是个留守儿童,很少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学校里还遭遇了校园暴力……在她逼仄的世界里,只有痛苦。


这时,一本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言情小说,就会成为她的救命稻草。


张爱玲说过: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小时候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就容易渴望从对方身上获得补偿。


如果对方能够给我这样的爱我,我就可以退回到小孩子的状态,修补童年的创伤。


缺爱导致的补偿心态,会让人倾向于从对方身上获取,而不愿意自己付出。


这才造成了男女双方立场对立的现象。



补偿心态的后果


当然,书单君并不赞成让亲密关系为童年创伤背锅。理解,不代表认同。


因为补偿心态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人会变得自私,缺乏共情,只想着让对方满足自己。


长此以往,要么,赢家通吃,另一方输光全部筹码;要么双输,鱼死网破,谁也别想玩下去了。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而且,这些负面影响,还会代代相传。


书单君一个远房亲戚,才上初二,就成了一个“极端女权”,时时冲锋在微博第一线。


在她有记忆的时候,家里就充斥着父亲的拳脚,和母亲的哭泣。


有一次,因为一点口角,父亲把母亲按在地上,抄起家里的木凳,劈头盖脸地砸下去,一刻不停地打了40分钟。


红色的血在地上晕开,母亲断了八根肋骨,木凳也打折了。


小姑娘冲上去阻止,却被父亲一脚踹飞。


她气不过,鼓动妈妈离婚。


结果父亲那边的亲戚全部来指责她不懂事,母亲流着眼泪说“要不是为了你,我早就不跟他过了”……


她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母亲又要上班,又要做家务,又要挨打,又要伺候着大爷一样的男人,又要让孩子从小目睹家庭暴力,却还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死抓着这段婚姻不肯放手。


于是,才十多岁的她,就成了微博上的“女权斗士”,她觉得女人被男人欺负惨了,甚至觉得生育能力是女性的累赘,不幸的根源,恨不得干脆活在一个没有男人的世界。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与此同时,男人也觉得自己一肚子委屈——


我们底层男人也是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好么!都压抑5000年了,凭什么既让我赚钱养家,又要我喂奶带娃,又要我不油不秃,还要做个“灵魂有香气”的男子?


双方都只能看到自己的辛苦、恐惧和付出,而对对方的感受视而不见。


最后,啥也别说了,都重拳出击吧。



其实,我们还有其它选择


书单君的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就接待了这样一对重拳相击的夫妻。


刚来的时候,妻子咄咄逼人,一口气不停地疯狂谩骂,逼得咨询师不得不把夫妻咨询变成单人咨询。


可随着咨询的深入,妻子慢慢露出了另一面。


在大概第十次咨询的时候,她颤抖着说:“其实我很害怕失去我老公,他对我,真的很重要。”


男人听了,不仅没有感动,反而冷笑:


“你不觉得很荒谬吗?


咱俩结婚15年了,你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还是不是个男人’,床上都不让我碰,天天忙着工作,忙着孩子,什么事都排在我前面,现在你告诉我,我对你很重要?”


女人沉默了一会儿,对咨询师的说,因为我害怕。


咨询师问:害怕什么呢?


妻子说:我害怕一旦表现出我需要他,他就会吃定我,伤害我。我害怕暴露出自己的脆弱后反被插一刀,我害怕对他的需要,成为他伤害我的武器。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听到这些,丈夫的眼眶湿了。这一刻,他终于理解了妻子的脆弱,他们紧紧抱在一起,哭得像两个小孩。


没错,在看似气势汹汹的对立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用愤怒掩盖脆弱的缺爱小孩。


我们没有办法接纳自己,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软弱和脆弱,所以我们就格外希望,在别人面前证明自己的强大。


然而,“这些被视为保护自己的工具,其实是障碍,会阻止我们成为更加完整、全然发展、真诚相待的人。”


我知道,这时候,你肯定会问“怎么办”?


黄焕祥和麦基卓在《懂得爱》中提到一个方法,叫做“脆弱相对”。

两位作者不仅是工作伙伴,也是情侣,承诺做彼此的镜子、老师,做对方生命中所有关系排序里的第一人。


他们花费二十六年的时间开展的一项探索“爱与亲密”的计划,亲身实践了“脆弱相对”的意义。


然而,脆弱相对是很难的,因为这意味着双方都要拆掉心墙,自我揭露。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过程。


正如书中所说:“我怕你了解我之后,就会离开我”,或“如果我们彼此亲近,我可能会消失,或丧失自我”,或“如果我让你靠近,你可能会看不起我”。


很多人还会担心,如果我对他敞开心扉,他不对我敞开心扉怎么办?


我把自己最脆弱的部分暴露给了对方,对方反手插了一刀呢?


《懂得爱》中,提到了几个能够安全“脆弱相对”的方法:


1、提前划清底线,不要寄希望于伴侣的“道德”。


书单君认识一对心理咨询师夫妇,他们在结婚前,就把”丑话说在前头“:绝对不允许出轨,绝对不允许辱骂对方的父母,绝对不允许不跟对方商量就擅自动用大额资金。一旦有人破坏承诺,对不起,离婚,杀无赦。


厘清彼此的期望,定出界限和底线,说明破坏约定可能会有的结果,这样就而已避免关系中的许多问题。


双方做好心理准备,清楚破坏承诺的后果,反而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2、改变固定化的反应,深度探索。


很多情侣和夫妻,都有一套固定的互动模式。


比如丈夫晚归时,妻子会抱怨男人对家不上心,男人反击说“我辛辛苦苦加班还不是为了这个家”……除了把陈芝麻烂谷子再嚼一遍,同样的气再生一遍外,没有任何价值。


怎么改变固定化的反应呢?


可以找一个双方情绪都比较平稳的时间,开展这样的“深度探索对话”:


妻子:亲爱的,你又回来晚了,我特别生气!


丈夫:我发现你非常重视我回家的时间,我很好奇这是为什么。


不要指责,保持好奇心,多问几个为什么。


随着探索的深入,夫妻俩就会发现,妻子觉得自己被绑在家里,缺乏安全感,害怕丈夫晚归是不再爱她,甚至想离开她。


分享自己的恐惧后,她可能觉得哀伤和不好意思。


如果丈夫能够肯定妻子表达的脆弱感,那就为下一次更深度的“脆弱相对”,打下良好基础。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3、学会以自我为中心。


许多人以为“以自我中心”就是自私,其实,自私的人更关注别人能提供什么东西,只为得到个人的利益。


而以自我为中心的重点,在于关注自己的感受。把重心放在自己的内在,而不是外在。在关注伴侣的时候,仍然保有对自身感受的觉察。


心理学研究表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仅对自己的感受敏感,而且对别人也同样敏感,能够更好的回应。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人类的悲欢,可以相通


2020年,堪称“对立元年”。


除了月经式的男女互撕之外,一波更大的撕裂,正迎面而来。


买不起房的996年轻人,在B站上吊打996福报论的资本家;


985毕业生自称废物的同时,也不妨碍相亲时不要二本;


左的和右的互相看不起,不是圣母白左就是无脑红脖子,甚至戴不戴口罩,在欧美都变成了政治议题。


因为经济、文化和认知的差别,加之大数据推送加固了信息茧房,圈层加速分离和对立。


我们虽然说着一种语言,却像分属不同的时空。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人类的悲欢,究竟能不能相通?


书单君觉得,难度虽然很大,但并非没有可能。


几千年来,中国人在集体无意识中积累了巨量的心理创伤。


近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填饱了我们的肚子,但心中仍有巨大的空洞。


想要修补我们整个民族的集体创伤,或许还要不止40年。


不过,当下虽然无法消解互联网上的对立,至少我们可以做一对正念情侣,做一对正念夫妻。


或者,做一个正念的自己。


因为,就算人生是一场博弈,我们追求的也绝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所有人的共赢。


杨笠“骂男人”被举报背后,其实不仅仅是性别对立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书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脱口秀   对立   男人   书单   可能会   不允许   创伤   脆弱   害怕   心态   性别   丈夫   妻子   情侣   父亲   母亲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