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父母晚年凄凉:小时候指望女儿赚钱,大了指望女儿养老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原生家庭责任”。


一位匿名的知乎女性用户,发帖求助:


四年前,我大学刚毕业,爸爸去世,妈妈脑溢血住院。


之后,妈妈住在我哥家,由哥嫂照顾。


我每周都会坐车70公里,回去照顾我妈洗澡、洗衣服、剪指甲等。


昨天,我订了婚,婚纱照也拍了。


这时,哥嫂却提出要占有我的彩礼。说怕我去北京后,不能经常回家照顾母亲。


我不同意,父母的20万存款,已经被哥嫂用来买房了,母亲的退休金也由我哥管着。


看我不妥协,嫂子又提出,照顾我妈,以后兄妹一家半年。


这让我未婚夫很难接受。


房子是他父母买的,他不能接受我妈去住。


我真的好难。


帖子一出,激起了网友们激烈的反应,哥嫂这嘴脸也太自私了。


钱拿了,赡养义务却不想出。


多个子女间,各自的赡养责任,到底该依循什么样的逻辑呢?


恶父母晚年凄凉:小时候指望女儿赚钱,大了指望女儿养老

各说各有理?转移赡养责任的3种论调

上面的案例,当事人家里仅有兄妹两人,就因为各种原因,赡养责任变得模糊不清。如果兄妹数量更多,岂不是更加复杂。

有一些家庭,父母在培养完多个子女之后,家底往往所剩无多。


如果子女也都家境一般,或者虽然有子女经济能力好,但不愿意多承担责任。


那么,就会出现“旁观者效应”,子女间相互推卸赡养责任。“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通俗点讲就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在赡养老人这件事上,这个效应有着非常典型的体现。


以下三种逻辑格外明显:


(1)平均主义,无论男女长幼,一切平摊


(2)谁受益多,谁担主责


(3)能者多劳,谁能力大,谁就多承担


开头案例中的哥嫂,就是淡化了自己的受益,强调了子女共担的平均主义。


此外,他们还有一种预设:妹妹嫁到北京,以后收入会很高,应该秉持“能者多劳”的原则多付出些。


而妹妹呢?则是强调了:哥哥接管了父母的财产和退休金。


谁受益多,谁担主责。


但实际上,在法律上,赡养责任和谁继承了财产并不相关。


而广大支持妹妹的网友,也是因为对“重男轻女”思想的憎恨,认为哥嫂贪图财产,还推卸责任。


另外一点,妹妹正在谈婚论嫁,兄嫂在这么关键的时刻,闹这么一出,明显会影响她的婚姻。


但换一个角度,兄嫂为什么要抓住这个时间,确定赡养方式呢?


说到底,还是因为兄妹之间,互相不信任。


哥哥不信任妹妹在远嫁之后还会分担责任。


而这种不信任,往往是由他们成长的家庭的价值观决定的。


恶父母晚年凄凉:小时候指望女儿赚钱,大了指望女儿养老

不为赡养吵架的家庭

背后都有这3种信念



我认识一位做金融的朋友林女士。


出身农村,家里条件一般。


父母生她的时候,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她有一个哥哥,比自己整整大十岁。当哥哥结婚时,林女士才读初中,成绩十分优秀。


可当时,村里的街坊们却都纷纷议论:上学有什么用,不如早早退学,赶紧嫁出去。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读书供出去了,可不少花钱,钱谁来出?俩老的可供不起。哥嫂肯定不会出这钱。”


“即便这闺女将来挣钱了,俩老的都年纪很大了,养老也指望不上。等于是给别人家培养的。”


更何况,村里人都知道,这嫂子可是村里有名的刀子嘴,可厉害着呢。


“换别人或许行,可这家的嫂子不是善茬。”


但后来的事实是,林女士的父母支持女儿继续考大学,而哥哥也做好了嫂子那边的工作,无条件支持。


林女士大学阶段的学费,都是哥嫂提供的。


当然,林女士也没有让父母和哥嫂失望。


不仅仅在赡养老人方面,承担了绝大部分的费用,还反过头来在侄子侄女的升学、工作方面,尽心尽力地提供了很多帮助。


一大家人始终非常和气、温暖。


如果仔细去看,会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农村家庭里,有三条很宝贵的信念:


a. 每个子女都有自己的角色,勇于承担责任


哥哥其实在下一代里,是一个“新家长”的角色。这个角色让他照顾年纪小的妹妹,在父母能力不济的时候,继续支持妹妹,完成学业。


而妹妹呢?也承担着这个家庭“希望”的角色。这个角色,让她在自己学成之后,反哺自己的家庭。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子女之间绝对不是完全一样的角色,也不是一刀切地为家庭做一样的事情。


b. 同气连枝


林女士和他的哥哥,即使在各自成家之后,也保持着亲密。


不管哪个家庭遇到一些有冲击性的风险,都能够及时地集中优势资源共同面对,提升了承担风险的能力。


在演艺圈里,很多明星名利双收之后,把父母照顾得很好,甚至也会兼顾兄弟姐妹。


范冰冰对弟弟范丞丞非常疼爱,曾经带弟弟一起去国外留学深造。


范丞丞能在《偶像练习生》中获得超高的人气,和他自身的条件和努力是分不开的,但背后肯定也有姐姐的力挺。


与范冰冰类似,赵丽颖也是对弟弟扶持有加。


而“女巴菲特”赵薇,和哥哥则在生意上非常亲密。赵薇的哥哥早年,曾帮赵薇打理其名下多家公司,后来自己经营的公司也有妹妹赵薇入股。


可以说是有钱一起赚。


这些明星之所以愿意照顾原生家庭,不仅仅是能力到了,也和他们的家风有关:


一家人都发展好了,才是真的圆满。


c. 秉持“团队最优”原则,决定出钱或出力


在赡养父母这件事上,林女士由于身在大城市,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要拿出时间来照顾父母并不现实;


而哥嫂在把侄子侄女抚养大之后,相对时间宽松,但同时,经济能力也在下降。


所以,林女士主动在经济方面,承担了更多。


这种搭配,不管是对于哥嫂,还是林女士,其实都是最优的赡养方式。


林女士在假期,或者平时空闲的时候,会专门回来探望父母,住些时间。


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格外热闹、温暖。


反观开头的案例,哥嫂在妹妹还没有充分发展自己的情况下,要求妹妹留下彩礼,或者照顾半年,无疑会给妹妹以后的发展和生活,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既不是最优的时机,也不是最优的赡养方式。


恶父母晚年凄凉:小时候指望女儿赚钱,大了指望女儿养老

晚年的温暖或凄凉

都是父母的“报应”



说到底,赡养父母的,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


如果哪个家庭面临养老的纠纷,说到底,都是因为:父母当初没经营好家庭。


如果培养出来的孩子能力够强,家风建设得够好,那么,子女考虑问题也都会重感情,不会出现赡养方面的争执。


但如果做父母的曾经偏心,重男轻女,或者只讲规则不讲感情,那么,在父母老去之后,多半会出现:子女挑战父母权威。


导致兄弟姐妹之间,各说各的逻辑,相互推卸责任。


结果,一定没人会去顾及老人的感受,导致老人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反观做子女的,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父母。


如果当年,我们的父母没有做好,让自己有了委屈,有了怨恨。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吸取教训。


千万别再像父母当年一样,给自己的孩子留下一片争吵,给自己的人生终点,留下无奈与难堪。


毕竟,你养育女孩有多用心,养育男孩有多公平。


你晚年需要赡养时,都会体现。


老有所养,从来都是从幼有所依开始的。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壹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兄嫂   能者多劳   父母   都会   嫂子   说到底   兄妹   晚年   凄凉   子女   小时候   女士   角色   哥哥   女儿   妹妹   能力   家庭   责任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