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片子上椎间盘“变黑”怎么回事?什么是“黑间盘”?

  近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脊柱组李维新主任门诊接诊了一位年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患者只有二十多岁,却出现了椎间盘脱出,核磁片子上显示有“黑间盘”,症状也比较典型,我们一起来听听李维新主任的解析:

视频加载中...

01、腰椎曲度变直

  患者只有二十多岁,这个年龄正常的腰椎曲度应该是前凸的,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前凸的弧度,但是从这位患者的片子上来看,他的曲度消失了。

02、片子显示“黑间盘”。

  我们可以从核磁片子看到患者除了腰5骶1的间盘都是发亮的,这些发亮的椎间盘含水量很高,是健康、正常的。只有腰5骶1的这个间盘发暗,我们把这称之为“黑间盘”,这是以为这个间盘的含水量降低,发生了退变。

03、腰5骶1脱出。

  腰5骶1的椎间盘从正常间隙里脱出来,我们也可从水平位上观察腰5骶1的间隙,可以看到右侧掉出来的椎间盘,左侧是好的。间盘脱出进入椎管,压迫神经,患者出现症状。

  这位患者主要症状有,臀部的疼痛、小腿后方的疼痛,这和他的影像学片子反应基本上吻合。

核磁片子上椎间盘“变黑”怎么回事?什么是“黑间盘”?

核磁里的“黑间盘”是怎么回事?

  腰椎的核磁共振片子上,T2像上的椎间盘影像可以显示椎间盘水成分的分布和量,含水量高,显示发白、发亮;含水量低,显示发黑、发暗。“黑间盘”正是反映了椎间盘的状态,脱水、老化、含水量低。

核磁片子上椎间盘“变黑”怎么回事?什么是“黑间盘”?

那“黑间盘”正不正常呢?

  一般来说,健康的椎间盘应该是含水量很高的。

  了解椎间盘的构成就能理解这一问题。椎间盘主要由外部纤维环和中心髓核构成,髓核主要由胶质基质组成。髓核在20岁以前含有80%-90%水分,纤维环约含80%水分。20岁以后髓核和纤维环开始含水量下降并被纤维组织逐渐替代。含水量逐渐变小,抵抗压力的能力下降,这在磁共振T2加权像上反映的就是信号减低,显示变暗、变黑。但是椎间盘的退变一般来说是非常缓慢的。

核磁片子上椎间盘“变黑”怎么回事?什么是“黑间盘”?

  虽然椎间盘的老化与退变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像上面这位患者年纪轻轻,就已经出现了“黑间盘”,无疑是某些因素加速了椎间盘退变的过程。有一些可能是先天的缺陷等原因,但更常见的是我们生活中一些不良工作、生活习惯导致的退变加速。

那有黑间盘是不是意味着腰椎间盘突出了?

  虽然这位患者出现黑间盘,并有腰椎间盘突出症,但其实这两者并不能画等号。黑间盘只能表示椎间盘脱水、退变或者椎间盘发育不良,至于有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从患者的片子,结合患者的症状、查体等判断。如果患者没有因为椎间盘退变导致的相关腰腿痛,就无需太过担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椎间盘   片子   曲度   椎管   含水量   腰椎   间隙   水分   症状   变黑   患者   纤维   影像   疼痛   不良   主任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