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戳破中层到底层之间的那层纸


如何不戳破中层到底层之间的那层纸

中层阶级的财产

不管网上某些财经媒体如何唱空中国,每当走在大街上,看着大爷大妈脸上写满的购物欲,我都不禁感慨:中国人是真有钱!13亿人口强劲的消费能力真不敢小觑。国人年年喊着节日不出门,结果,春节旅游人数又增长了12.1%,收入又增长了12.6%。这种扎扎实实的感受,相信不仅仅来源于数据,各位过年时应该感触更深;与此同时,给我更深的感触就是陨落,人们有钱之后的各种折腾,结果又把钱弄没了,说的就是投资。

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中国有了3亿中产,纵向比较社会财富确实是在不断地上台阶的,然而,每个人每个家庭如何去保持不陨落,不戳破中产到底层之间的那层纸,真的是很有必要摆在案头。

建国至今近70年,中国宏观人口更迭跨过三代,认真研究保卫财富已经很具有普遍的意义,夸张点讲,“富不过三代”问题是整个社会都要去思考的问题。有人说,敢闯敢干,爱拼才会嬴,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反正都是底层,还不如赌一把;这种观点不说深入人心,也可以说是很有群众基础,我也很认可这种观点。但时至今日是该好好强调一下防守与进攻的同等重要性了;因为投资本身就是一件强调攻守的艺术。投资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赚钱、休息、避坑,我们可以理解为孩子抢糖吃。赚钱就是抢更多糖;休息就是不争不抢,保持原本的糖不动;避坑就是防止别被他人抢。在这里,赚钱和避坑往往区别也就是一个结果论英雄,嬴亏同源。大家肯定都希望抢更多糖吃,毕竟财富单纯靠守是守不住的,但抢糖吃也要尊崇游戏规则。当大环境允许时,赚钱项目就要疯狂,甚至加杠杆;因为投资容错率高,跌倒爬起来能掩盖失败,此时谈休息就是在亏钱。当大环境不允许时,赚钱项目就很可能是坑,因为社会容错率在降低,此时休息、避坑其实就是在赚钱。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投资态度,做一名滑头。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能力往往会有边际天花板,通常表现就是子女们能否抬高天花板,所以,维持整个家庭的学习能力,开拓新的行业领域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因此,请务必重视教育、学习与传承。如果能够清醒认识到自我成就的运气成分,那么在开展一个全新领域的投资时,就需要反复问自己,这一次我还能那么幸运吗?

最后,我要提醒的是,中产阶层,请不要错把运气当自我能力,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或者已经经历过一夜返贫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底层   中产   多糖   中层   天花板   中国   感触   运气   有钱   人口   观点   能力   财富   环境   家庭   社会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