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改新政发布,“学区房”能否降温引争议

近日,北京市西城区出台新政,宣布实行“多校划片”入学和“六年一学位”。 根据新规,自2020年7月31日后,西城区购房并取得房屋产权证书的家庭适龄子女申请入小学时,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而自2020年起,西城区将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及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房产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登记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据了解,海淀区、东城区、丰台区、朝阳区等几大教育强区早在2018年及2019年已实施“多校划片”政策。

北京教改新政发布,“学区房”能否降温引争议

自从有了“学区房”,民众对它的关注及讨论热度就从未减弱,而其房价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个小区对应一所学校,只要能买到名校对应的学区房,就可以入读名校,即便是过道房、地下室都会引起疯抢,这正是学区房热度高居不下的原因所在。在西城区也曝出过“70年前老破小房子单价近23万元”“半地下室学区房卖出1050万天价”等新闻。

北京教改新政发布,“学区房”能否降温引争议

新政发布触动“学区房”话题升温

据新浪舆情通平台统计,从4月30日至5月7日,相关政策信息量达4.1万条。从信息走势图上看,在北京市西城区发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新政当天即引发了部分网民的关注,当日信息量在三千条以上。随后在5月5日,一则“北京城六区通过明确‘六年一学位’,实施‘多校划片’等措施,给学区房降温”的消息再次将事件关注度提升,微博话题#北京多项措施降温学区房#的阅读量超过1500万。而相关信息在5月6日达到统计时段内最高峰,当日产生1.3万条,北京家长拼抢学区房、#北京上千万元学区房每天成交10套#等话题使相关信息量升至顶峰。

北京教改新政发布,“学区房”能否降温引争议

从信息的传播角度来看,@北京晚报 、@北京日报 、@财经网 等北京地方重点媒体及财经类媒体成为核心传播媒体。@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 、@北京热门搜罗 等本地博主同样成为相关信息的关键传播者,带动较多转发及关注。

北京教改新政发布,“学区房”能否降温引争议

此外,从网民关注点来看,“西城区”“学区房”“入学”“多校划片”成为网民提及最多的关键词。从“名校”“重点”“覆盖面”等词语,可见公众对“多校划片”的关注度。

北京教改新政发布,“学区房”能否降温引争议


“学区房”能否降温存争议,舆论呼吁教育均衡

从相关信息走势图中可以看出,自新政发布至今,“学区房房价”“学区房成交量上涨”等连锁关注点已产生。“五一”期间,西城区的二手房交易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区,一些热门房源更是出现“手慢无”的情况。贝壳研究院指出,“五一”期间,北京市西城区二手房交易量同比和环比增长均超过100%,其中,金融街和德胜片区的交易增长尤其明显。业内人士认为,交易量的大幅上涨与该政策的发布有着直接关系,家长们抱着搭乘学区房“最后一班车”的心态抢购,导致房价再度上涨。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给出进一步解读,“这些措施出台体现了北京学区房的政策导向,对学区房的规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从购房者的心态来讲,最近肯定是会加快买房的。会有家长为了取得确定的入学指标名额,而争取搭上最后一班车。但后期政策实施后,房价肯定会降温的”。

北京教改新政发布,“学区房”能否降温引争议

不少媒体也认为政策有望在未来得到落实。

新华网发文称“房子和子女教育,可以并称为中国家庭的两大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最愿意花钱的事,尤其两者搅在一起的时候更不得了。‘多校划片’为学区房降温,效果的确值得期待。”

就该政策能否起到为“学区房”降温的效果,舆论存在争议。部分网友表示支持;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政策不会达到“降温”效果,反而会使学区房价格上涨。

支持该项政策】

热爱的旅行分享:支持。

1995年的那个小男孩:早就应该这样了。

【认为政策会导致学区房价格上涨】

爱很短回忆很长4114:变相升温嘛这不是 让学区房更贵了。

暄暄-幸运符:六年一学位 不让空挂户 不让过道房 等等 真的是降温学区房吗?

【教育问题才是关键】

清枫PM:把教育资源散开,学校实力差不多,全市在哪上学都一样,我觉得更能解决这个问题。

好学上进浅浅茶:得了吧,我家附近的学区学校都很差,有的学区都是好学校区重点,真无奈,而且集团化办学,本质上根本没有改变学校的质量。

部分媒体也从“教育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的角度发表看法。

中青年网发文指出“要想从根本上遏制人们盲目择校的冲动,还要从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真正实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选到心仪的好学校”。


新华网表示“‘多校划片’之后,学区房并非价值全无,它至少还代表了抽签摇号的资格。因此,学区房真要降温,‘教育均衡’才是根本”。


北京商报称“物以稀为贵。调整分配方式是权宜之计,要从根本上解决‘僧多粥少’的局面,必须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改革手段,盘活资源,增加供给。不论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提高,还是推动民办学校发展,亦或是集团化办学的兴起,都是开源之策。有案例显示,学区房的走红也源于教育资源市场化程度不够。例如,在教育市场化比较深入的上海,学区房的溢价则相对较低。唯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教育的彻底归教育,房子的归房子”。


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数据来源于新浪舆情通、微热点、铀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数据产品,部分引用外部公开数据与资料。欢迎引用及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学区   新政   北京   西城区   划片   舆情   教改   北京市   信息量   名校   新浪   学位   房价   房子   政策   学校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