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瓜妈说:


前几天给大家分享了一篇关于思维培养的文章:《幼儿园的儿子逼着我给他买小学二年级数学题,还做上了瘾……》,有妈妈留言问我“瓜瓜现在已经认识那么多字吗,多大开始教?怎么教的?”。


这两个问题,今年一直都有妈妈来问,包括上次横测6款线上英语课程时,还有好多妈妈留言问我有没有识字APP可以推荐。今天就来摊开说明白。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1

4-5岁符号敏感期

是教识字的好时机

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兴趣


识字,瓜瓜4岁以前,我是不教的,不管听说了多少个“别人家3岁识字量2、3千的娃”,我内心始终笃定地认为,0-6岁这个阶段,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第一位,孩子自己喜欢上了,不用我们催,他自己就特别渴望去学会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就像数学加减法,我自己都没怎么教过瓜瓜,多是带他玩数学思维游戏,让他体会到数学的神奇,以及自己动脑筋思考-推理-破解问题的乐趣(详见:这个傻方法,却是我给娃数学思维启蒙的大招!)。去年瓜外婆来杭州,玩一样地教了他读加减法口诀和“凑10歌”(这个其实教早了,眼下的启蒙重点还是帮孩子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他自己掰着手指头就会算20以内的加减了,还追着要我给他买100以内的数学加减法练习。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一直到瓜瓜4岁左右,我发现他画画的时候,会开始“写”一些“字”


画的是许仙和白娘子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并且,经常会拿着绘本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字?”;走在路上看到自己认识的汉字、字母一定要读出来才肯继续往前走。


我意识到他到了符号敏感期,就开始有意识地教他认一些字,但说真的,也没有很认真教,因为我觉得只要孩子阅读量够大,孩子将来识字肯定不成问题这就和老话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差不多是一个意思。


符号敏感期,一般出现在孩子4-5岁,表现为孩子开始对识字、拼读、认识符号产生兴趣。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太早识字会不会不好?


从大脑发育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正常的孩子要到5-7岁,髓鞘形成基本完成后,才会正式关注声音和字母之间的关系;不顾孩子大脑生理成熟度,硬要教孩子超前识字,前期确实跑得比别人快,但后期也容易出现阅读理解和想象力方面的困难。详见:给娃读绘本的时候“指读”识字好?千万别在大脑发展到这步前这样做!


但如果孩子愿意学,尽管可以放心教他,满足他的求知欲。孩子的理解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去年我在家拍正版书与盗版书的对比照,瓜瓜看到了问我在干啥,我让他自己看看这两类书有啥区别,然后告诉他“妈妈准备写个文章给阿姨们讲讲假书到底有哪些地方不好,让她们多支持正版书”。


没想到瓜瓜回了我一句“妈妈,你做得对,钱就是要用来买书的,都不买书,写书人怎么活法?”。


我愣住了,这不是巴金先生说的话吗,谁教瓜瓜的?他告诉我,是牛听听里听到的,觉得很有道理就记住了。


任何教育,只要触动了孩子内心敏感的地方,就能产生实效,无所谓年龄。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2

字少的低幼绘本

每天都要经过的宣传栏、广告牌

都是宝宝学字的好素材


一开始,我就是平时读绘本时指读绘本的封面以及常见字,比如“我”、“你”、“和”、“妈妈”、“走”、"左右”、“幼儿园”、“超市”、"地铁“这些我们经常会在绘本里看到、日常交流中用到的词。


路上看到站牌、广告牌、宣传栏、车牌什么的,瓜瓜有想认识的字问我,我就教一下这个字的读音;读绘本的时候,碰到他认识的字就让他自己读出来,他很享受自己能读字这件事。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多说一句,妈妈们以前买的低幼绘本别丢,拿来给孩子识字太好用了,瓜瓜认识的很多字包括“卡”、“大”、“卫”、“不”、“可”、“以”、“妈妈”、“数”、“等”、等等,都是从他很喜欢的的“卡蜜儿”、“大卫不可以”这些书上自学会的,因为书里的文字他都能够倒背如流了,都不用我教,他只要把读音和字对起来就知道是什么字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后来发现我教过的,瓜瓜七七八八都能记住,我就去买了一本识字书回来教他认。


按理来说,这个识字书,可买可不买,因为识字书上的字都很简单、常见,我们家里的绘本基本都能找到,我最初就是图检测方便才买的:像英文词卡一样,可以在我教完之后,拿着让孩子读一遍,知道哪些已经会认、会读了,哪些还需要强化,那我之后在读书、生活中有看到就会多带瓜瓜认一认。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但买回来后,我反而觉得这书还是有必要有的,因为它会配图解释说明,虽然图片画得简单,但是孩子一看就能明白它的意思,更有助于他把字形、字意联系起来。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也给他用了一款识字APP,是付费的,这里就不具体推荐了,倒不是说它不好,瓜瓜很喜欢玩里面的识字游戏,只是我们用很少,一个月差不多就玩20分钟。因为我们现在线上、线下的学习内容已经不少了,我不想再把识字再做成每天打卡式的学习,也是为了控制电子屏幕时间。现在最贵的,不是学习资料,而是孩子的时间啊。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再后来,我又发现瓜瓜是个很典型的动觉型学习者,也就是在操作、活动中他的学习效果更好学过的字他如果动手写一写就会记得很快、很牢;他自己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了,告诉我“妈妈,我写5遍就能记住”,碰到自己想学的字,就会自己拿着笔一个一个“描”出来。


所以怎么握笔、笔画笔顺怎么写,我是顺带都教掉的,以免现在养成错误的书写习惯,将来不好改。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在心理学中把孩子的学习类型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


视觉型:主要通过看来学习,对自己看过的事物记忆深刻,主要通过看来学习。

听觉型:听觉敏锐,通过听来学习。

动觉型特征:他们必须亲自动手才能学习、理解和接受事物。


经过这2年左右的积累,没有测过他到底有多少识字量,现在他可以自主阅读一些绘本,做练习基本都不需要我帮他读题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总的来说,我教瓜瓜识字的过程,说起来平淡无奇,并没有用到什么先进的方法,唯一的“技巧”就是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并适时做出一些引导,这也是我认为启蒙教育最重要的一件事。


教育,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条条大道通罗马,多了解、多尝试,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高效的启蒙方法就可以。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3

如果孩子不识字,入学会不会跟不上?

刚开始会!


每个孩子的兴趣点不一样,瓜瓜是自己对识字很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哪怕遇到一些字形比较复杂难写的字,比如“喜”、“掌”、“戴”等等,他也有一定要学会的决心;当然也有的娃比如咱们号的小西同学,她也喜欢读绘本但对识字就兴致缺缺。(但现在变得超爱认字,这也是我常说的,孩子的喜好是有局限性的,现在不喜欢,并不代表以后也不喜欢)。


妈妈指着绘本封面给她念书名,她会让妈妈把手拿开,不要挡着她看书;换成识字卡来学,认2-3个字就喊“妈妈我不要学习了,脑子太累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孩子不喜欢,妈妈也不想勉强,当然还有一半的原因是觉得识字不像英语需要打小就培养语感什么的,等孩子上了学自然而然都能学会;另一个方面,也担心孩子提前学习,正式上课就不认真,错过了真正的知识点。


但真正等孩子上了小学,妈妈就叫苦不已,被作业和考试锤到癫狂!每天写作业要有人帮孩子读题目,也就是夫妻双方至少要留一个在家陪娃写作业;更糟心的是,因为第一学期的第二单元测试之后,老师就宣布之后考试都不帮小朋友读题了,孩子因为不知道读不懂题目要求而答错,成绩咻咻下滑到濒临班级平均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老师安慰妈妈,识字不要着急,到了二年级,大家的字学得差不多了,反而是阅读多的孩子在表达上有优势。换句话说,学前不识字也没有关系入学后跟紧老师,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老师的各项要求,孩子二年级之后识字这块就不会有大问题。


小学1-2年级的识字指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事情要是落在自己孩子身上,爸爸妈妈还是会急的,你想啊,现在才刚入学,还要再过1个多学期才升二年级啊,中间还有十多次考试呢。成绩不好,拖班级平均分后腿,会不会招老师不待见啊?


再者,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已经很懂事了,考得不好,她自己内心压力是很大的,既觉得自己比不过别人,也怕回家被爸妈批评,为此小西同学有一次还自己动手把实际分数85分改成94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4

学认字

最终还是回归阅读

功夫全在积累上


教孩子识字,不难,但要短时间孩子快速记住更多字,却并不容易。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孩子们不理解生字的构造和含义,靠死记硬背去记,是很容易混淆、遗忘的。


特别是小西她属于听觉学习型的孩子(学习时以听为主),妈妈读一遍,她跟一遍,可以把字读得非常清晰、标准,但她很回避自己去看。


所以,妈妈在教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看起来很简单的字,小西学起来那个费劲啊,比如“果”字,孩子这次学会了,下次还是会写错,写成“”;一碰到“进与近”这些读音相近的字,也容易傻傻分不清;更匪夷所思的是,知道“错误”这个词,单独碰到一个“错”字却不知道怎么读.......


而孩子学不好,自己也很沮丧,加上爸爸妈妈给她的压力,情绪就很大,每天找各种理由拖延写作业,非要有个人坐在她旁边“盯着”才肯认真写。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小西妈妈找我问经验,我给了她2个建议:


1、你们学了拼音了,一定要把这个识字拐棍用起来,买几本拼音书让孩子大声读,既能巩固拼音学习,又能多认读一些字;


孩子自己一边读还一边“记笔记”,说明还是有求知欲的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请教了我的语文老师朋友,并根据小西的喜好,给她列了一份拼音书单:

孤独的小螃蟹

我有友情要出租

小公主

飞舞吧红头发

阿凡提

三毛流浪记

装在口袋里的爸爸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2、所有的学习,万变不离其宗,联想法、归类法这些学习法都可以用在识字上,比如平时可以和孩子玩“加一笔”的文字游戏诸如“二”字加一横会变成哪些字;也可以引导孩子去发现汉字偏旁部首的规律,像身体相关的字大都是“月”字旁,和树木相关的都是“木”字旁。


二加一笔会变成哪些字?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补充3:小娃娃们,可以家具、电器、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上贴上名称,帮助孩子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这也就是蒙特梭利说的“有准备的环境”,帮助孩子把文字和语音与它指称的对象在自己的生活中连接起来,也就是从感觉发展到概念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年初因为疫情休学了,小西妈妈来告诉我,孩子那段时间的消遣之一就是读拼音书,平均7天读完一本拼音书,识字量开始猛涨,现在基本上家里所有的书,她都能自己阅读了。


前几天还给四年级的表姐读听写的词语,90%都能认读。前前后后加起来还不到10个月,孩子识字量不敢说超过同龄人,但肯定没有落后于人了。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我一直说,孩子的学习好不好,有时候真是取决于信念,你想要孩子把这个东西学会,持之以恒地去做,最后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而且,孩子的学习,真的也是会的越多,当她心里的那份求知欲被激发出来了,就变得越爱学:看到生字都要刨根问底“这个字是啥,那个字是啥?”,知道哪些字自己容易忘,也会多写写,再巩固下。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瓜妈最后说:


从长远来看,孩子什么时候开始认字、学前认识多少字,对孩子的学习不会有本质的影响,妈妈们不必太过忧心;相比识字多少,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更重要。


但只要孩子感兴趣,也不是填鸭式的学习,我不反对在入学前让孩子学学语文、数学、英语,现在我们的家庭启蒙理念都很先进,学习是可以很有趣的,并不会让孩子没有快乐的童年


并且,从现实的角度说,小学的要求是一下子就上来了,尤其是一些好的小学,像我朋友家娃9月入的学,现在老师的要求是5分钟内要做240道加减法算术题;如果是之前没有学过加减法或者写字慢的孩子,他一二年级就会很苦。相比学习本身,这种每天被爸爸妈妈催着快点写(作业),写不好还要挨批、被怀疑理解有问题的苦,才是真正的苦。


“识字能教,还是要教”,这句大实话我想说很久了


而且,基础的东西适当会一些,孩子入学后就不必花太多时间去应付学校的考试、作业,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玩孩子在学校/幼儿园里,也会因为“懂得多”、“学习好”而更有自信,因为他在学习生活中对一切更有掌控感。


当然,就像我前面说的,教育千人千面,我写文章的初衷,也是希望我的分享,能够让大家对每件事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多字   汉字   加减法   作业   求知欲   读音   听觉   拼音   实话   不好   兴趣   妈妈   老师   数学   孩子   时间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