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四肢浮肿,多汗或无汗,可以选择什么穴位调理?请看下文

四肢的腕踝关节周围有很多的穴位,这两天我们讲了太溪,照海,大钟,这还只是足少阴肾经一条经,经过足踝部的经脉有六条,内侧有足三阴三条,外侧有足三阳三条。

每条经脉经过踝部都有经气在这聚集形成穴位,所以平时手腕,踝部周围按摩活动是很有好处的,虽然如果没学过,不知道有什么穴位,各有什么作用,但起码疏通的腕踝部的气血。在不经意间就去除了一些亚健康状态。

肾阳虚,四肢浮肿,多汗或无汗,可以选择什么穴位调理?请看下文

今天我们从踝部往上走,讲一下复溜穴。

首先是要认识它的位置,在哪里呢?

在小腿的内侧,内踝尖上两寸,胫骨的后侧缘。如果还记得太溪在哪里的话,更简单,就在太溪往上两寸的位置。


肾阳虚,四肢浮肿,多汗或无汗,可以选择什么穴位调理?请看下文

位置知道了,我们要怎么给它调理?

正常来说古代的中医针灸医师是针和灸同时用的,他们治疗一个疾病,通过辨证,有的穴位用针,有的穴位用灸,都没法固定的,根据病情需要。

正常来说要用泻法一般采用针刺。

那时候的针可不是现在的毫针,看过古代电视剧的就知道,那时候的针是很粗的,一扎一个酸爽,扎之前还在油灯上稍一稍,所以这样扎基本都是会耗气的。

不过现在的针灸针比以前细非常多了。运用的疾病,部位也更加的广阔了。需要针刺还是要到正规医院进行针刺,不是专业的,不建议自己扎,消毒,位置等都很关键。

肾阳虚,四肢浮肿,多汗或无汗,可以选择什么穴位调理?请看下文

对于需要补的,一般选择艾灸来治疗。

艾灸穴位,其温热作用可以振奋局部的经气,增加其活力,从而达到温经通络的作用,一通百通,这边通了,慢慢全身都通了,就像鲶鱼理论。这个可以自己试试,操作也简单。

肾阳虚,四肢浮肿,多汗或无汗,可以选择什么穴位调理?请看下文


知道了位置、操作,我们来看看复溜穴的作用。

复溜穴最有特色的是治疗汗证,比如盗汗,热病无汗,汗出不止等情况。

其次是治疗肾脏、腹部的疾患,比如腹胀,肠鸣,泄泻,肾炎,淋证。

为什么有这些功效?

①复溜穴是足少阴肾经五输穴中的经穴。

这个经穴有一个特点,是治疗它归属的这条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疾病。加上复溜穴五行属金,肾经五行属水,金生水。所以肾虚的人可以选复溜穴来补。

肾阳虚,会出现水液无法温煦蒸腾,就会出现四肢甚至全身浮肿,就可以选复溜穴来调。

肾阳虚,四肢浮肿,多汗或无汗,可以选择什么穴位调理?请看下文

②肾上连于肺,肺五行属金。复溜穴也五行属金,同气相求,所以复溜穴可以和肺脏相呼应。

而肺主皮毛,皮毛管理这毛孔的开合,所以复溜穴可以治疗不出汗、出汗过多等汗证。

讲到这都是我一个人说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历代医学典籍上记载的有关于复溜穴的论述。

《素问・刺腰痛》说复溜穴为治腰痛之要穴;《拦江赋》说:“伤寒无汗,攻复溜宜泻”;《天元太乙歌》说:“闪挫脊膂腰难转,举步多难行重蹇。遍体游气生虚浮,复溜一刺人健羡”;《窦太师针经》说:“伤寒汗多,补复溜泻合谷”。

特别是最后这一个是一个非常好的穴对,一补一泻,补复溜既补肾,也补肺,使卫气强健,得以有效地控制毛孔的开合,泻合谷其实就是泻内热,内热一泻,就不会一直迫使汗液外出。

肾阳虚,四肢浮肿,多汗或无汗,可以选择什么穴位调理?请看下文


《杂病穴法歌》有记载复溜伍水分得穴对,来治疗水肿。

补复溜本来就是金生水,补益肾脏,恢复肾脏蒸腾水液的作用,加上水分这个利水消肿的穴位,则作用得到明显加强。我们平时治疗的时候,也可以再加上一些温肾阳、利水湿的穴位,加强疗效,比如加上命门、肾俞,关元加强补肾,加上脾俞,食窦加强健脾化湿。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这了,欢迎关注,赞赏,每日一起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穴位   太溪   足少阴肾经   艾灸   内热   伤寒   腰痛   经脉   针刺   肾脏   针灸   下文   毛孔   请看   作用   疾病   位置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