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也要拔白发?(朱传义)

春去秋来,日落月生,这是自然规律。少年怒发可顶起帽子,根根黑发钢如利剑,可以刺破苍穹;老来哪怕你是奥巴马和慈禧太后,雷霆震怒之时,发骚疯癫之日,头发依然白如棉,细如丝,堆上摩丝,也竖不起来了,这是生命规律,无法违背。

话是这么说,当生命美好,生活圆满,衰老的人类谁不想去抵御岁月的侵蚀,延缓生命的足迹呢?白发、皱纹、老年斑,这容颜凋谢的三大外在表现,特别是白发,成为古人诗中的反复咏叹的话题。

“一朝花落,白发难除。”既然难除,只能采取心理战法,拔掉白发,不留痕迹。

唐朝有个诗人叫王建,出身寒微,虽然为官,却一生潦倒。他有一首写拔白发的七绝,很能反映中老年对白发的心态:“总道老来无用处,何须白发在前生。如今不用偷年少,拔却三茎又五茎。”以为拔掉白发就能回到少年,这也太阿Q了吧?王建这首七绝的名字就叫《镊白》,所谓镊白,就是拔掉白发与白胡子。

即使是哪位潇洒如仙的李太白,也难逃拔白发的俗套,他在《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诗中:“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秋颜入晓镜,壮发凋危冠。”在炼丹房,互相拔着白发,长嘘短吁,望着镜中的衰颜,曾经的黑发哪儿去了?岁月蹉跎,情何以堪啊!还有那个柔中有刚,平生最会养生的宋朝陆游,也步唐人后尘,感慨“平生不镊白,霜雪满鬓眉。”白发不拔,头上飘雪,胡子眉毛皆成雪啊!

这么多伟大的诗人,都梦想通过拔发去延缓岁月的脚步,阻止住生命的凋零,何况今人呢。好在现代医学发展了,养发的知识丰富了,现代人相比古人,有更多先进的方法与科学的途径去延缓白发的到来,而不再是单纯的拔白发了。

白发催人老,拔去白发不见老?这是人类的自欺自人!也是人类惧怕衰老的行为表现!王建如此,李白如此,古今中外楷模能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巴马   顶起   太白   青云   白发   寒微   岁月蹉跎   李白   黑发   衰老   古人   诗人   岁月   人类   少年   生命   时尚   朱传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