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一场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给全中国人的心头坠上了大石。


从19日开始,极端的暴雨袭击了河南省多个地方,降水量突破了历史的极值,郑州一小时的降雨量超过200毫米,三天的降雨量相当于把317个西湖倒进了郑州。截至26日12时,河南全省150个县(市、区)1558个乡镇1290.74万人受灾,因灾遇难69人。


天灾无情人有情,普通人彼此守望相助,全国人民风雨同舟。


郑州玉凤路街道的一位小店店主穿着雨衣,站在小店门口为路人不断地做口头提醒:“我站的地方有台阶,小心一点。前面50米处那个自行车挡着的地方,井盖开着,一定要小心。”


一名退役军人站在路口齐膝深的积水中,自发为大家疏通交通,有记者问他的名字,他说:“我不想让大家认识我,我相信有千千万万个我在为郑州服务。”


晋冀鲁苏皖赣鄂七省驰援河南,甚至紧急出动空降兵、火箭军奔赴郑州抢险救灾。


这不是河南第一次受灾,在人们的记忆中,河南总有一抹多灾多难的底色,旱、涝、风、雹、震、雪、蝗反复蹂躏这片古老的土地。


这不禁让人想问,为什么灾害总“光顾”河南?

为什么总是河南?

1975年8月8日凌晨1点30分,河南省驻马店板桥水库漫溢垮坝,近7亿立方米库水骤然倾下,如山崩地裂,声震数十里。


洪水在黑夜中奔涌,吞噬土地上的一切事物,房屋、桥梁、铁路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倒下,整个板桥街被从地图上抹去。


垮坝造成的连锁反应,使得淮河下游一座大型水库、两座中型水库和58座水库在短短几小时之内迅速解决口,滔天洪水淹没了30个县市。


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成百上千具尸体,更多的生命被淹没在水下,有人被水中的物件击中死亡,有的被电线铁丝缠绕勒死,有人在翻越京广铁路的高坡时坠入旋流死亡。


由前水利部长钱正英作序的《中国大洪水》中这样描述这次灾难:超过2.6万人遇难,倒塌房屋596万间,1100万人受灾,1700万亩农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人民币。


洪水,早已成为河南人的共同记忆。除了淮河决堤造成的758大水,河南的更多灾难,来源于黄河。


东汉班固在《汉书》说道: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在此之后,黄河在华夏彻底坐实了“母亲河”的地位。这条孕育了中华文明的母亲河,在河南的境内却还有另一个名字——“害河”。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李白曾经诗曰:“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说的就是黄河的水患。


黄河水灾一起,就连马上征伐四方拓展疆土的汉武帝,也得带着将士,扛着木柴,亲自去黄河边垒河堤。

河汤汤兮激潺湲,北渡回兮迅流难。

搴长筊兮湛美玉,河公许兮薪不属。

薪不属兮卫人罪,烧萧条兮噫乎何以御水,

颓林竹兮揵石菑,宣防塞兮万福来。


《汉书》中记载的《瓠子歌》就是对于当时情况最好的记录。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汉之后,宋元明清四朝加起来,河南一共发生水灾一千余次,而且其中河堤决口的灾难性场景,出现的次数并不稀少。

宋朝232次水灾中,57次河堤决口。

元朝发生水灾116次,平均每年发生1.19次,大小河堤决口33次。

明朝发生水灾278次,平均每年发生1次,大小河堤决口34次。

清朝发生水灾416次,平均每年1.4次,大小河堤决口15次。


光是河南的一个城市,虞城,在明朝后期就淹了十几次。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记载摘于《虞城县志》

平地行舟、大雨数旬、水灾大饥、乡民相食……短短几行文字,几笔描写,却是让人惊心动魄。不断决堤又不断垒堤,河南人和黄河就这样搏斗了几千年。


文明的发源成为了掠夺人命的灾难之河,这与黄河在河南段的特殊地势分不开关系。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约古宗列盆地,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裹挟着黄土高原的滚滚黄沙,冲向华北平原,最终流向大海。


而河南位于中国地形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环山,中东部是平原,西南部是盆地,大部分地区地势平缓。


我们只需要看一组数据,就能够明白“平缓”两字究竟代表着什么——


在黄河的上游段,从内蒙古托克托河口镇至河南省郑州桃花峪共1206 km,流经黄土高原,落差890 米。


但是在黄河的下游段,从河南省郑州桃花峪开始到山东省利津县河口止,786 km的距离里,黄河的水面落差仅95米,两者的落差几乎是十倍的差距。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可以想象,奔腾的河水因为地势的突然变缓,原本应该投入大海怀抱的巨量泥沙被不断堆积在河南省境内。


从托克托至龙门区间干流河段和泾、渭、洛、汾4条支流的输沙量,约占黄河泥沙总量的90%,直接导致了下游河道的淤积。


多沙、善淤、善决、善徙。


黄河下游河道经过岁月的演变,最终形成了河南地区独有的“地上悬河”地貌:河道悬于城市之上。


除了河堤垒高用以笼住河水之外,城市农田都在河水之下。在河南柳园口,黄河水位高出城市7米;在河南沁河口,黄河水位高出城市30米。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和黄河滩区人民修补增补生产堤,所有的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推进“黄河河道上升”的进程。地上悬河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河南省在1958年、1982年、1996年都发生过汛期水灾的情况。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而河南又属于季风气候,其典型特点就是不稳定,季风强时,雨季时间长,降水量大,就会造成洪涝;季风弱时,雨季段,降水量小,又会造成干旱。


水多了成灾,水少了同样也会造成巨大的损害。于是河南的自然灾害呈现出一种极为矛盾的特点:一方面水患频发,一方面又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温故一九四二



历史上严重的旱灾几乎都没放过河南。早在明朝之前,河南的旱灾就已经在史书中有了记载。而在明朝乃至清朝时期,河南的旱灾发生的愈发频繁,反映在史料的记载上则是变得更加的丰富详备。


在明清两朝中,河南共发生大的旱灾五十一次,算下来几乎是平均十年一次。纵观明朝灾难史,最为难以一笔带过的,当属崇祯年间七年至十四年的那场旱灾。这场旱灾如此出名,乃至在历史界都留下来了“崇祯大旱”的说法。


大旱持续了近九年的时间,是近500年来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旱灾,河南的文献里留下了这样的文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


洪灾尚能修堤补坝,旱灾却是真的难为百姓。老天不下雨,人们又能怎么样?旱灾连年出现,直接导致粮食绝收,饥荒、疫病也随之而来。


可以吃的东西都已经吃完,唯一剩下的可以吃的就只有人,甚至出现了公开的人肉市场,其贩卖的乃是活生生的人,称之曰“菜人”。


更可怕的是,干旱的环境非常适宜蝗虫的繁殖,水位下降,低洼地裸露,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更合蝗虫的胃口。


因此民谚俗语称:“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 河南于崇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东非蝗灾

这场蔓延十年的天灾让明朝人心浮动,草、木、兽皮,乃至蚊虫苍蝇都被吃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若朝廷腐败强征赋税,谁能不起义?于是又有了兵灾。


河南地处中原,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上古时期周灭商的牧野之战就发生在河南卫辉市北,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的官渡之战,发生在在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李世民一战擒双王的虎牢关之战,发生在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盗匪过来掠夺,至少还惧怕官府,匆匆劫掠就会离开,而兵丁掠夺是明火执仗,毫无顾忌,搜刮起来,比盗匪还要仔细。


天灾难测,加上人祸就更加惨烈。1938年,为了迟滞日军在河南的侵略,蒋介石掘开了花园口的黄河大堤,河南的万顷良田一夜之间变成了水乡泽国。


1942年的春夏,河南滴雨未下,田里小麦的收成不足常年的两成,之后又爆发了蝗灾, 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河南全省。整个河南境内,遭到蝗虫侵蚀的地区多达五十六处。成千上万的蝗虫成群而行,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寸种不留。


“凡飞蝗所经过的原野,禾苗尽被吃光,连树叶也没有幸免。更有甚者,麦场上放的草苦子、席子以及草帽,也都被咬烂了。且看那树上落满了的飞蝗,将树的枝桠也都压弯。村里村外遍地皆是,墙壁上、屋顶上、窗户上也都爬满了飞蝗,连灶房内锅台上也比比皆是。”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灾民正把树皮扒下来,以磨成粉充饥

《太康县志》载:当时一亩良田只能换几十斤小麦,一个十七八岁的大闺女只能换40斤粗粮。


粮食没了,灾民就去挖野菜,没两个月野菜也没了,灾民又去刮榆树皮,回来煮煮吃,树都刮得光亮亮的。


后来,天上飞的、地上爬的都找不到了,就开始吃大雁粪。大雁吃的是粮食,大雁粪能吃,里面有不少还没有被消化的粮食。于是,不少人都捡大雁粪吃。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河南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死于饥饿。后来,小说家刘震云搜集资料,将这一段中华人民难过的岁月写成了一本小说——《温故一九四二》。


刘震云说:1942年河南因旱灾饿死的民众,相当于在那里建了三座奥斯维辛集中营。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河南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浩浩荡荡两千年,河南人一直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


“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藏许多城”,在开封地下3米是清代开封城,地下5米是明代开封城,再往下依次是金汴京城、宋东京城、唐汴州城和魏大梁城。


这叠罗汉一般的6座古城池,浓缩了河南两千多年来的天灾人祸,也展现了河南人一次次人定胜天,重建家园的壮举。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然而两千年后,当河南人与灾难抗争的历史正在被淡忘,对河南人的歧视却越演越烈。一度河南人总是和贫穷、诈骗、偷窃等负面的关键词紧密相连,成为网上地图炮的重灾区。


河南是人口大省,近代以来屡遭天灾人祸,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缓慢,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没有适应现代生活的专业技能,想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也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大批河南农民利用便利的铁路交通去往全国各地打工,作为彻头彻尾的闯入者,在北京被看做南方人,在珠三角又被看做北方人,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显得隔膜,因而也更加像“外地人”,乃至成为“外来务工者”的代表,也就集中承担了全国农名工阶层所要负担的所有窘迫。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郑州

当人们嘲笑河南人时,却忘了河南对中国有多重要。


河南是我国主粮的重要产地,小麦产量位于全国第一,玉米产量位于全国第五,河南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出了全国1/10的粮食,几乎每一个中国人的胃,都曾被来自河南的粮食喂饱过。


河南还是全国的交通中心,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动脉交汇于郑州,河南2019年的货运量超过了1亿万亿,几乎是全国第二大交通枢纽湖北的两倍。


2020年,河南快递的总业务量达到31亿件,打开手机查看物流,常常能见到快递停在洛阳、漯河中转。


白岩松曾经说过:“河南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无数自然灾害的考验不仅塑造了河南人,也塑造了所有中国人。


许多文明都有关于远古时期大洪水的故事,《圣经》中,上帝为了惩罚世间的罪恶降下大洪水,仅通知人类中唯一的好人诺亚建造方舟,洪水来临时,其他的生物都被毁灭,诺亚的搭载着他的家人和牲畜鸟类在水上漂浮了220天,来到了阿勒山。洪水退去,世上的幸存的生命在新的土地上重新繁衍。


中国关于洪水的神话故事却截然不同。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水,九年不成,于是帝尧又命鲧的儿子禹治水。


河南往事:一部中国人与灾害的斗争史


禹总结了其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堵为疏,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治水期间,禹翻山越岭,餐风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了十三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大禹整治黄河水患有功,受舜禅让继帝位。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里,没有上帝也没有方舟,只有世世代代撼山填海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河南   黄土高原   崇祯   中国   明朝   黄河   河南省   蝗虫   河堤   旱灾   水灾   河南人   郑州   洪水   灾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