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作者:楚鸟九个头

题记:摆摊的地点成了她思念的渡口,乘客已经离去,可她始终不肯放下执念,风吹白发,雨溅沧桑,不知道她的这份牵挂还会在破旧的大伞下飘摇多长......

“生命的荆棘,于唐杏华老人,似乎从来没有绕过去。”

即使厄运席卷,她都是孱弱的肩膀坦然迎击那扑面而来的天意,亦不放弃生而为人母的刚健与不屈,默默捍卫母亲这一称谓以伟大。即便是风烛残年,即便是点点微光,即便是这微光如同夜空的星星离普通人那么遥远,即便是这微光没有明显地温暖到别人而只照亮她儿子回家的路,但我坚信,这天下母亲特有的微光一样也温暖和美丽着我们这个世界。

但愿这微光能换来一场母子再度相遇的轮回,再次成全她的心心念念,照亮她宿命翻转的那一刻。”

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一丝不苟

和千千万万为着生活而奔波在街头上的芸芸众生一样,67岁的唐杏华老人和她的修鞋摊毫不起眼从不自带流量。在她身上,你难以挖掘出时下“流浪大师”沈巍的博古通今金句连连,也不见草帽姐大衣哥那样先小人物后大星光的完美蜕变,她只是常驻在武穴上庙口附近一小巷口的普通修鞋工。

她的修鞋摊就蜷缩在巷口一隅,一平米见方。一年四季摊位上都撑着一张补了又补的大伞,冬天挡风,夏天遮阴。由于是位于风口处,常常是三面用低矮的塑料布半挡着,天气好时基本是纯天然露天作业。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年的五六天,她基本全年无休,风里雨里,我们都可以见到她在那里辛勤劳作的身影。

老人耳朵有些背了,修鞋过程中和客人基本没有什么交流,表情近乎于木讷。往往是很快就会沉浸于她的修鞋世界,只是在客人接过鞋子表示谢意的那一刻,她的脸色才晴朗得多。

她的指头和指甲上都有裂缝,手指关节粗大有些变形,估计是长年累月抽针引线勒出来的岁月伤痕。敲敲打打缝缝补补中,一双双脱了帮的、开了口的、磨了后跟的、开了线的鞋,基本都可以旧貌换颜,再加上价格公道,前来修理的客人都是冲着口碑而来,满意而去。


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在辛勤的劳作。

之前只是听说过唐杏华老人零碎的故事。慢慢交流中,唐杏华老人辛酸而不屈地经历,便逐渐明晰起来。

曾经她也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疼爱她的先生和两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一切改变从26年前开始。

1993年,中年的唐杏华万万没想到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偌大的玩笑:她的丈夫患上重病以后,家里被折腾得几乎是倾家荡产,终因不治故去。

残酷的现实犹如晴天霹雳,狠狠地将唐杏华刚刚感受到的幸福撕得粉碎。那时她两个孩子尚小,工作又无着落,蜗居在当时上庙口附近的房产局公租房里常常是欲哭无泪。

“当时就懵了,老天为何对我如此不公平!”老人叹了一口气,眼神幽幽的。

这是一个武穴上庙口初春的上午,久雨初歇,我提着脱线的鞋绕道来到了她的鞋摊前。武穴这个冬末初春的鬼天气破了历史记录,两个月的连雨似乎让空气都潮湿得可以拧出水来。难得的一个阴天,咋暖还寒,风还有些大,吹在脸上,倍儿阴冷,冰凉。

回忆到这儿,老人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无助的眼神眺望着远方,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我看得出,她的眼眶有些潮湿了,几颗浑浊的泪在眼眶里打着转。

泪,终于没有想象中的宣泄而出。或许是过多的不幸早已干枯了她的泪腺,或许是在陌生人面前她在努力地假装着坚强。


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仔细修补鞋子。

上有老下有小的唐杏华,家里顶梁柱垮塌了,内心世界一下子似乎没了依靠。 柔弱的她不得不面对眼前残酷的现实。那一年,唐杏华做了人生中最重要一个决定:学补鞋,独自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但令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起早摸黑,勤扒苦做,刚刚解决了全家的温饱,可不幸仿佛幽灵缠住了她,厄运便是接踵而来。

听到这儿,我有点后悔了。她本可以因为一次能挣得一块二块的收入而快慰,郁闷心事本可以在忙碌中得已暂时的忘却。可我冒昧的造访,不停的询问,让她那件件尘封泛黄的旧事逐一浮起,再度寒风一样侵袭着她那颗渔网一样破碎的心。

在这个初春久雨的氛围里,空气乍暖还寒。老人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不停的诉说着她的心事。

天意总是捉弄苦命人。

在城郊一家砖厂打工的大儿子因为失恋,精神倍受打击,不得不回家里休养。起初病情严重时六亲不认胡来乱打,连衣食住行都自理不了。经过多方治疗,才有所改善,疯累了晓得上床休息,中午肚子饿了知道吃母亲很早给他做好的饭。

可怜的大儿子,今年已45岁了,由于病情时好时坏,唐杏华每天都为他操碎了心。十几年了,唐杏华每天得蹬着破旧的三轮车从梅园住处到上庙口摆摊处一忙就是一天,因而清晨都是很早起床,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二人的早中餐一起做好。儿子的早餐问题解决了,中餐用电饭煲热着饿了儿子也能找着吃。老人自己的中餐呢,用保温桶温存着带到摊上,无论冬夏,皆是如此。

做好这一切,她7点之前就急匆匆赶到街上撑伞蓬、摆地摊。她一直没用过手机,傍晚看到对面配钥匙摊收摊了,就又急匆匆地往家赶,家里大儿子的安危她也是一直惦记着呢。

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缝补雨伞,多挣几块钱。

2000年4月,春天的气息已经在小城武穴荡漾,学过木工的小儿子刘胜文羽翼也逐渐丰满。面对陌生的世界,他也开始跃跃欲试了。看到妈妈勤扒苦做苦撑家庭他很是心疼,便也谋划着一个小目标,打算与同乡到哈尔滨打工减轻母亲的重担。

那是一个打工经济盛行的时代。唐杏华抱着让小儿子出去看看世界的朴素想法,决定让刘胜文离开了自己身边。

现在回忆起来,唐杏华依然是痛心疾首。就是那个决定,竟然让她与儿子之间的记忆至今定格在了2000年。那一年,吵得沸沸扬扬的计算机2000“千年虫”问题并没有困扰到人类,而外出打工的儿子离奇失联则困扰了唐杏华的后一辈子。

春去秋来十九载,她说她的生命里只剩下一个冬季了。

2001年9月,远在哈尔滨的刘胜文与姑姑通了最后一次电话后,便永远消失在唐杏华的视野里。她万万没有想到,19岁的儿子,就用这种方式从她的生活中消失。她不停的祥林嫂般责问自己:“为什么同意他外出打工呢?”

都说子女是百世孤寂才换来的一轮回相遇,谁都不能忍受母子就这样毫无征兆的分离。这种思亲苦楚,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万万设想不出的。

由于原住在上庙口附近的公租房拆迁了,她担心有朝一日儿子突然归来回到原地,不知道家已经搬到梅园小区廉租房的信息。于是她做了一个大胆而令人动容的决定:自此就在上庙口原处补鞋并守候,直到不能动弹的一天。

白天强打精神出摊补鞋,黑夜思子漫漫泪水涟涟。她不停的向上天祷告,让儿子刘胜文平安回来。可是一切都无济于事,她的小儿子如断线的风筝,自此杳无音信。

中间发生过令她懊悔不已一件蹊跷事。2011年4月一天中午,一个瘦瘦操着外地口音小伙子来到她的摊前,问正在补鞋忙活的唐杏华吃饭没有。随后,那人去了刘家巷口小吃摊买了碗油煎豆腐、一个熟鸡蛋递给她吃。唐杏华多年来还是遇到了许多好心人,这一次她忙乎中并没有关注来人的面相。等她吃完后,小伙子又说了句:“老妈,我走了。”如坠梦里的唐杏华带着不与陌生人说话的戒备心,坐在摊位上继续补鞋。等有所觉悟时,那人已经不见了背影。

我们无从苛求老人的木讷。那次苦难焚心的错乱时刻,更加让唐杏华老人自责、愧疚,乃至茫然无助。

老人诉说到这儿,我脑海里忽然响起久违的“梆梆梆梆~~~”音乐声。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开头那个命运之神的敲门声,悲怆而又坚强,让我的周遭溢满着这个命运多舛主人翁令人扼腕的情绪。


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饿了,扒几口自带的米饭。

老人几乎没有时间看电视,却对央视的《等着我》寻亲栏目情有独钟。每每看到人家寻亲成功时她都艳羡不已,便也想通过这个平台找寻儿子的线索。现在她关于小儿子的全部记忆仅仅只留存记忆里,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

至于说可以通过她小儿子就读时学校或者朋友找寻下儿子的相片,年纪大了,她不知道如何找,也不知道找何人。她说,要是有他小儿子的同学或朋友看到这个消息给她提供儿子的相片就好了。

在这个母爱融融如花开的巷口,唐杏华不言前世的因果与今世的誓言,不说花开花落二十春秋的煎熬与守望。现在,她一直守在儿子回原来家必经的路口,守成了不变的姿态,守成了唯美的风景,守成了白发杂生的老人。

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媒体,或者顾客把她这份对孩子的思念,传递给她朝思暮想的小儿子,想让小儿子真切感受到,已经愈来愈苍老的妈妈,想在有生之年尽快寻找到他:“我只想好好看儿子一眼,否则就算是死也不会瞑目。如果儿子能看到这些文字,不管发生了什么,一定要回来让妈妈看你一眼。”时隔19年,再次提及愿望,老人动情地说。

生死两茫茫的儿子啊,69岁母亲十几年的守候只为你平安回来

饱经沧桑的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月的烟雨缥缈,老人撑一把伞,围住肆虐的风,守在儿子离家必经的路口,一直痴痴地张望痴痴的等。摆摊的地点成了她思念的渡口,乘客已经离去,可她始终不肯放下执念,风吹白发,雨溅沧桑,记忆也在破旧的大伞下飘摇。

三月底武穴的周遭满是油菜花灿灿的笑脸,满世界游人的眼睛都紧紧盯着这接天铺地的金黄。问及是否也抽空移步观花以排遣思绪,老人表示无心无暇这些。

她的风景,只有19年前那个翩翩少年郎。

是啊,世间母爱原本就是一种自然流露,无需言语与姿态,它已经深入每一位中国母亲的骨髓,到了唐杏华老人身上,浑浊的瞳孔里只剩下坚定,只剩母亲温柔的等待,她一定要等到生命里的春暖花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武穴   梅园   久雨   儿子   母亲   花开   大儿子   微光   小儿子   平安   初春   中餐   巷口   生死   家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