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文:楚鸟九个头

“有志者事竟成,在农村创业只要不怕苦不怕累,找准项目坚定不移地向目标前进,一样没有办不成的事。”这是梅川从政村返乡创业者59岁的王怀兵打拼多年总结出来的朴素经验,也是他一直奉行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种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王怀兵在外务工颇有成就,最终因为家乡情结返乡种植高端白茶,创办了投资总额达1000余万的武穴市广吉茶业专业合作社,任法人代表。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胸怀梦想,奋力拼搏求创新

王怀兵多年来一直在外地打拼,先后从事建材生产销售、铁路桥梁建设等行业,凭着勤劳肯干,收入可观,日子红火。可有着浓厚故土情结的他,脑子里一直放不下养育他的家乡。每当看到如诗如画的故土在时代的浪潮面前举步不前时,心底里仿佛有一种声音在呼唤:归来吧,家乡发展需要你。

长期在浙江打拼,他对浙江的白茶情有独钟。其形如风雅兰蕙,色泽翠绿,香气馥郁;叶芽如金镶碧鞘,内裹银箭,十分可人。泡之滋味甘醇,汤色鹅黄,清澈明亮,叶底自然张开,叶肉玉白,叶脉翠绿,可谓是茶中极品。他在思考:如果成功将这种白茶引种到气候条件差不多的武穴,这将是一件了不起的创新成就。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他不只将想法停留在脑中,撸起袖子他就干起来了,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冲劲。他先后自费考察了浙江安吉县白茶种植项目多次,回乡创业的念头更加强烈了。

情系家乡,创新创业显身手

机缘也是垂青有想法的人,2017年,武穴市人民政府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作为政府招商引资项目,王怀兵带着他的高端白茶品种种植项目,落户于梅川镇荷叶林村。该项目旨在打造"白茶+中药材+旅游+扶贫"产业链,探索三农扶贫产业模式,实现村民脱贫致富目标。产业园在政府及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荷叶林村委会的积极配合下,采取村民出租土地、劳务用工的方式,走出一条产业扶贫的幸福之路。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荷叶林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却是山青水秀,无任何工业和粉尘污染,是理想的种植白茶的基地。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谋生的多,村里所剩仅是年迈老人和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王怀兵想法也很简单,他也想让当地留守在家的人群可以不用出门,也有一份收入来贴补家用,改变贫困村落后面貌,让村民增收致富有新希望。

59岁的年龄啊,许多人开始选择养花种草颐养天年,可财富早已实现自由的王怀兵却不想这样安逸,他骨子里的仍然奔腾着一腔奋斗者的热血。这样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以好学肯钻的精神,从零开始认真研习了茶叶种植的所有知识及本领,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这里面的所有酸甜苦辣,只有他懂。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在武穴,种植白茶没有先例,这需要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在这段艰难的创业岁月里,王怀兵起早摸黑观察白茶长势,记录相关数据,种茶管茶,采茶制茶,不管多苦多脏多累的农活,他都得亲力亲为,作为一个投资人这样玩命的干,直让当初等着看热闹的人也刮目相看。他的勤奋执着、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感动了周边和各级领导,武穴市政府也免费为其建造了高效灌溉泵站,解决了抗旱的燃眉之急,也给白茶种植基地带来了黎明的曙光。

今年是第三年,是正值茶园快速发展的时间,如今的茶树长势喜人,丰收在望。但村民并没有完全认识到种茶的经济效益,也没有真正掌握种茶技术。“白茶种植是投资多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希望大的项目,一般人都不愿涉足其中。三年时间里,茶园年年投入巨大,收益还是未知。面对不断投入的现状,王怀兵也灰心过,也失望过,也想过放弃,但骨子里的那股韧劲还是让他选择坚持,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钻研适合梅川本土的种茶技术,开拓市场,实现带动更多村民致富的梦想。“再苦再累,种植白茶的路我要坚持下去”这一句无悔的诺言,使王怀兵在荷叶林一干就是三年。三载的无悔坚守与风雨兼程,也让茶园逐步走向成熟。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克服困难,带领群众齐致富

他一直以“保持农民勤奋朴实风格”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件事。几年来,他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和科学有效的技术经验,让经营的茶园生机勃勃,让进园劳务的村民劳有所获,谱写了属于自己创业者的风采。

三年来,他克服困难,多方筹资,累计共投入资金(含人工管理费) 1300多万,租赁荷叶林村村民农田山地达700多亩,种植白茶230亩,黄金芽90亩,中草药(覆盆子) 370亩,产业园已初具规模,解决村民就近务工达80余户,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31户36人,每年付出务工费40多万元,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致富带头人。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为了普及茶叶种植技术,推广开这个新品种,带动老百姓致富,王怀兵的足迹遍布了荷叶林村的每一寸土地。一有空,王怀兵就把自己“埋"在地里,和村民讲讲新工艺、新产品、新技术。村民不会选肥,他就推荐优质肥料;不懂技术,他就把课堂开在田间地头。“我是一名农民,带动村民致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成天猫在屋子里闭门造车是提高不了技术能力的,必须得下到田间地头实打实的解决实际困难才是真功夫”。他的实际行动,也感动了务工的农民,他们同心协力,让王怀兵苦心经营的茶园将成正果,茶园长势一片良好,未来可期。

志存高远,合理规划谋未来

荆棘与光明同在,机遇和挑战共存。“茶业投资是良心工程,实实在在的要为家乡发展做出投资人的担当,这才是我们返乡创业的初衷。”王怀兵这样说。面对即将到来的成绩,他没有停歇,目光看的更加深远。随着旅游业和观光农业的兴起,在市镇政府精准扶贫工作小组的协同下,他决心进一步以精准扶贫和旅游开发为契机,以“白茶”为名片,利用毗邻红色旅游线路和梅川水库风景优美的优势,打造观光农业,运作自己的品牌,实现以“茶”为媒的产业资源转化成旅游资源,最终达到"扶贫富民”的目的。

王怀兵:潜心三载育白茶,带领村民奔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白茶   武穴市   武穴   村民   观光农业   不怕苦   长势   茶园   荷叶   浙江   精准   奔小康   家乡   农民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