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然从不被看好到家喻户晓走过的路,它成名之路必须感谢两位伯乐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很多情况下,千里马也只有在遇到了伯乐之后才有机会成就伯乐之名,这样故事在香料的世界中也是存在的。孜然在我们唐代事情便已经被人们所注意,经过商道流入欧洲的时间也十分早,但是就算在香料十匮乏的欧洲大陆,哪里的人们也都基本不看好它可以作为香料使用。

孜然从不被看好到家喻户晓走过的路,它成名之路必须感谢两位伯乐


孜然不能作为香料?这样的问题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可以说滑天下之大稽,可是若翻阅那个时代的一些书籍,它们对于孜然的描述几乎是与体臭挂钩的,对于孜然记载几乎和美食没有什么联系,若非维吾尔族兄弟们的坚持,孜然今天或许还是香料中的一位冷板凳选手。看到此处相信不少朋友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到底是什么让当时维吾尔族的兄弟那么坚持呢?

孜然从不被看好到家喻户晓走过的路,它成名之路必须感谢两位伯乐


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从当时的实际情况说起,维吾尔族同胞们生活的区域集中的我们国家的西北的新疆地区,这一地区因为气候和运输条件的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物资相对匮乏,它们主要食物是羊肉,而羊肉本身的臊味很大程度影响食用的感受,虽然知道了回族同胞们使用小茴香以去除羊肉的异味,但是维吾尔族并不习惯炖煮的烹饪,小茴香对于他们而言并不十分合适,直到孜然的出现。

孜然从不被看好到家喻户晓走过的路,它成名之路必须感谢两位伯乐


孜然带有对于羊肉去腥效果,同时它的香气需要在干燥,且极快升温的环境下才能发挥,而这些都正好是维吾尔族同胞们常用的烹饪方式。在这种烹饪环境下,孜然不仅没有了那股让人反感的香气,它还能类似于小茴香与樟脑混合的香气。孜然可以去除羊肉腥臊的消息自然也不会被回族兄弟们忽略,但是在将孜然用于炖煮的烹饪方式之后,它带来的香气表现并不如人意,可它对于羊肉腥味的抑制效果却并未被削弱,这也开拓出了孜然的另外一种用法。若是不必在意孜然的香气,那么孜然完全可以在面对羊肉的时候充当一种去异味的矫香,这一用途便足以让孜然局限在重油干燥的环境中使用,在很多炖煮且水分较多的环境中,孜然也可以有它的一席之地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伯乐   维吾尔族   回族   腥臊   滑天下之大稽   小茴香   欧洲   家喻户晓   千里马   异味   匮乏   香料   羊肉   香气   干燥   环境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