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柑普茶的历史故事

关于柑普茶的历史故事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中国说》

01

民间传闻:

茶坑村,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的故居所在地,位于新会地理标志熊(音同“泥”)子塔山脚下,人杰地灵,乃风水福荫宝地。至今流传几百年的一个说法是:山脚下凡是能够瞭望到新会茶坑村熊子塔(又称凌云塔)塔身的位置,均能产出高品质的新会柑,是用来制新会陈皮的好材料。

02

事实依据:

传闻听起来似乎很玄乎,但也不缺少事实依据来站脚:天马、茶坑、梅江、东甲、西甲五地一带,地处咸水和淡水两处流域交界位置,咸淡河两岸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银洲湖平原,土壤肥沃,有机质丰富。柑园灌溉用水可以是来自咸淡水两处融合而成的特别水质,外加北有圭峰山脉、东有牛枯岭、西有古兜山脉行成“三山环抱”的天然屏障,阻挡寒潮暖流,使得温差变化小,所以当地所产的新会柑质量与其它产区,柑普茶质量也要好上一些。外地所产的柑制柑普茶不能称正宗,柑普茶乃新会当地特色。

关于柑普茶的历史故事

03

柑普茶核心产地逐个看:

茶坑村

茶坑村真乃人杰地灵,除了梁启超及其膝下九子都是人杰外,当地人在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大规模种植柑树,引进优质柑树,并经营新会陈皮,而且用来区分新会柑优质产区的地理标志—熊子塔,就在这里。

利用当地陈皮制柑普茶品饮口感:醇厚芳香,回甘带微苦;

天马村

“广东省最美的生态乡村”,巴金笔下《鸟的天堂》所描写的“一株榕树便天堂”景色“小鸟天堂”所在村,文中这样写道:“起初四周非常清静。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朋友陈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很快地这个树林变得很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可见这株榕树上栖息着许多种鸟,非常地大,这跟当地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天马的柑园种植主要围绕“小鸟天堂”周边种植,出产的新会柑被广泛认为是最优品质。

利用当地陈皮制柑普茶品饮口感:柑肉没有涩味,酸甜度适中。柑韵悠长、口感顺滑,柑皮香浓,沁人心脾。

梅江

新会茶枝柑著名产区,素有“柑之乡”的称誉,三江汇聚之地,梅江出产的柑果表皮透亮、口感清爽,因其毗邻市中心,侨民同胞采购最为便利,所以出产的新会柑最为出名,素被称为“梅江大红柑”,“塞口大红柑”。多年来此地产出的新会柑或陈皮被新会区和江门市行政单位作为代表性的地方特产品种。

利用当地陈皮制柑普茶品饮口感:果皮油亮且厚实,有着特殊的浓郁的果木芳香。

东甲、西甲

东甲:历史上有名的新会柑种植基地,传统的圈枝柑产区,根正苗红的柑种,没有经过嫁接的是为圈枝。清朝时新会柑作为岭南佳果,曾被朝廷指定为贡品。素有“东甲陈皮誉新会,百年陈皮胜黄金”之称;同时,东甲是传统柑橙种植区,新会最出名的日字橙就是来自东甲的东甲橙,至今有东甲橙西甲柑的称呼。

西甲:位于东甲隔壁,生态环境与东甲相差不大,所产的柑品质同样上乘。

利用当地陈皮制柑普茶品饮口感:种植的新会柑以圈枝柑为主,柑皮油馕丰富,柑味纯正,较甜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柑园   飞起   江门市   天马   陈皮   人杰地灵   产区   口感   生态环境   榕树   淡水   芳香   小鸟   少年   天堂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