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娱乐活动

小时候,物质匮乏,早些时候没有收音机、电视,更没有手机电话,放学后、寒暑假,除了与小伙伴漫山遍野飞奔外,就是去各生产队看电影,当场天去镇上看电影、录像,作业基本上不做,即便是做也是草草了事,反正就是没有心思认真做题。后来回想起来,我们与城里孩子的区别在于,他们有好的教育、有规律地作息,看得多、见得广,有家长悉心指导、有好的老师认真教学,而我们呢,不是在田坝里,就是在山野间,整天只知道玩,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农忙时节,顺便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放牛钓鱼,去各个生产队看露天电影,去镇上电影院录像厅看电影录像,是童年时代最幸福的事情,也是我们仅有的乡村娱乐活动。

小时候最大的任务是伺候那头水牛,要么割草,要么赶出去放,想方设法,让水牛肚皮圆滚滚的,就是我、哥、姐三人的任务。放牛任务看似轻松,其实压力很大,要想牛儿吃得饱,就得牵它去找青草肥美的地方。我哥就喜欢把牛鼻绳往牛角上一盘,管它往哪里跑,不管了牛了,他自顾自地去下河游泳或者钓鱼去了。在被人家吼得天摇地动的时候:是哪个屋头的牛不好好看紧点,在吃我田头的谷子了,啊!随着震天响的骂声,我们家里人都知道又是我哥闯祸了,肯定又是牛跑到别人谷子田里吃秧苗去了。我每次都比较认真,把牛牵到人少、牛少去的地方,那里草长得茂盛。看着牛一口一口只顾啃,一下一下吞进肚子里,那种满足感,让人很爽!我会观察牛肚子两边,那左右两个坑是否慢慢填平了,一直看着,肚子慢慢圆滚起来,那种成就感,你不在场,是不能深刻体会的。有时为了能在放牛同时也能钓鱼,就把三根牛绳延长,用一根木棍插在青草茂盛地方的中央,让牛转着圈吃草,隔段时间再换个地方,这个懒其实不好偷,如果树枝太多,容易被缠绕,我们那里地势不平,很难找到一马平川的草地,所以手牵着放牛的时候多,偶尔偷下懒是可以的,这时候就可以去河边钓会儿鱼。牛其实也喜欢偷懒,暑期里放牛,如果任牛自己,它会跑到河里去泡水,不到饿得不行,是不会起来自己找草吃的。有时为了让牛儿起来吃草,用力去牵牛鼻子,使劲拉,都牵不起来,牛眼巴巴地望着你,身子向下坠,鼻子一点不怕被勒得疼,大概在说:就让俺在水里再呆一会儿吧。想想也是,水里不仅凉快,还没有牛蝇叮。唉,我倒是想让牛儿一直泡水里,自己吃不饱,还得让人去割草,才能填饱硕大的牛肚子,想想真没辙。

打听到哪个队里今晚放电影,那可是重磅消息,传得比啥都快,家里有孩子的,都争先恐后,早早地把夜饭给煮吃了,早早地呼朋唤友,带上凳子、手电或者火把,去占位置,就等电影开场,那场面热烈壮观,一个院坝被挤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放电影人的位置周围都挤满了人。人们最喜欢靠近电影机,那个角度可是皇帝位,一束光出去,哪个脑袋都不能挡,挡住了会被大家齐刷刷地吼:唉,干啥子哟,挡倒齐了,还不快点让开!有时去晚了,有的小伙伴爬树上去看。还有一次,我们去得太晚了,消息知道得迟,等到了,什么位置都找不到,只有在屏幕后面看,一样能看,只是反着的。最难受的是电影散场,听着电影接近尾声的音乐或者场景出场,心里一咯噔,没有了,要走了,马上要摸黑赶路回家,心里万般不舍,巴不得电影不结束,不散场。终究电影结束了,有的人早早就起身往回走了,大家三五成群,吆喝着,叫着朋友家人亲戚的名字,吵吵嚷嚷,比赶集时都喧闹。相互吆喝,是为了聚在一起往回走。我们每次出门,都比较匆忙,也比较兴奋,哪里还记着带手电火把,电影散场,大多数时候是摸黑回家,一路跌跌撞撞,路不熟,借着微弱的月光,深一脚浅一脚往家里晃。要是遇到漆黑的夜晚,路边扯一把别人家树上的谷草,点上,借着火光往家里走。

那年月,对电影放映员很崇拜,也很喜欢他们,看着就亲切,他们带给我们的世界太精彩,是快乐传递员,是幸福使者。我们镇上电影放映员,后来在流行放录像的时候,在镇上开了家录像厅,这成了我的最爱。电影不喜欢看了,还是录像过瘾,经常放的武打电影,看香港的古装武打故事片,是我最喜欢的。每个当场天,我都要去看一场,那武打格斗,各种招数,来回交锋,看得我如痴如醉,特别是好人通过前面受苦受罪,被人欺侮,后来自己发奋、拜师学艺,终于成高手,把坏人打得落花流水时,开心得不得了。虽然一场录像也就贰角或三角,在80年代也是不小的数目。每个当场天,我都会让妈妈给我拿几角钱去看录像,有一次母亲有点不情愿了,说场场都要去看,哪里那么多钱给你,我就说,妈,“你抠得很”,不给,就一直说,“妈你抠得很”,妈妈后来扛不住,就给我五毛钱,我兴冲冲地去镇上看一场,可高兴坏了。后来,我父亲单位有流动录像放映员,他们来单位流动放录像,就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候。记得那一次看西游记,看见开场孙悟空一飞冲天,那个镜头、那个叮哪咚哪的音乐,一直留在我脑海里,觉得真好看,最好多看一点。到后来,对西游记就不怎么喜欢看了,倒是爷爷和母亲,对西游记如痴如醉,每次只要哪个台有西游记,他们都会看得津津有味,跟着电视边看边评论,这个孙猴子如何厉害,唐僧如何窝囊,妖怪如何可恨……

父亲单位购置了收录机,很大一坨,但双卡,能录、能放磁带,还有收音机。放暑假的时候,怕放在单位被人偷,父亲就假公济私,说是拿回家来保存比较安全,我们一家人也就添了新的娱乐工具,各种音乐沁人心脾。映像最深的是港台音乐,邓丽君的美酒加咖啡,龙飘飘的金曲,姜昆的相声等。父亲单位还购置了录像机,录像带也在假期拿回家,映像最深的是达式常演的电视剧,一家人看得入神。不只有电视,还能在家里放自己喜欢的电视,小时候这样的待遇,真是很难得啊。

我的家乡,没有歌舞,只有电视、收录机、电影院、录像厅,这就是我们的娱乐方式,很单调,但有限的娱乐方式,给我童年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割草   茂盛   西游记   收录机   生产队   武打   镇上   乡村   娱乐活动   录像   看电影   父亲   单位   美食   地方   喜欢   电视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