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玛仁糖”

新疆地区有一款核桃切糕,早些年经常被一些新疆人蹬着三轮车在各地摆摊贩卖。

这种切糕,本名玛仁糖,是维吾尔族民众采用传统特色工艺,选用核桃仁、玉米饴、葡萄干、葡萄汁、芝麻、玫瑰花、巴丹杏、枣等原料熬制而成的民族特色食品。

大话“玛仁糖”

玛仁,这个名字的来由很多人都不清楚,也查不到相关资料。笔者估计,可能是指把各种果仁“码放”在一起,所以叫做玛仁糖。

作为一款新疆地区特色美食,走出新疆就改变了名字。民众不知道名称,就根据贩卖时需要用刀切的特点,赋予了一个新名字,切糕。

早在丝绸之路时期,新疆是国内外商队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很重要的食物补给站。

由于商人们都是做的长途旅行,所携带的食物必须要能长久保存且便于携带,而且要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各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C。否则长途跋涉下来,就很容易得坏血病而死。

切糕所具备的易保存、易携带和高营养高能量的特点正满足了往返于商道上的人们的需求。

大话“玛仁糖”

做切糕,需要经过熬、蒸。做出来的成品又硬又重,掺了大量的糖、花生和面粉,而且经过了层层压制,密度非常大,有点像“压缩饼干”,很小的一块切糕重量就可以达到1-2公斤,而且都是真材实料,价格高昂。

要说切糕具体有多贵?那倒是难以定论。目前网上卖的,每斤基本在五六十块钱之间。

在街上遇到卖切糕的,我是从来不敢问津。记忆中只买过一次。那是2003年冬天,我回老家,跟母亲一起去宜宾拜会一位亲戚。晚上在步行街遇到卖切糕的,买了一块,一斤左右,花了十几块钱。那时候普通人每月工资只有四五百块。

卖切糕的新疆人大多普通话不太标准,经常跟顾客产生误会。加上一刀切下去就是好几十块钱,令人生畏。切糕成了宰客的代称,并且由此产生很多段子:

小时候年少无知,加上嘴馋,忍不住尝了一口,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没还清欠款…

一刀王健林流泪,两刀马化腾心碎,三刀李嘉诚崩溃…

大话“玛仁糖”

而新疆人大多又脾气急躁,顾客若有异议,很容易就吵起来,甚至拔刀相向。一时间,切糕又成了碰瓷惹是非的代名词。

巧的是,“玛仁”,在四川地区就有“欺负人”的意思。玛,是欺压、欺负的意思。

玛仁糖,就是能够欺负人的糖…

吃个糖都会被欺负,想象不到吧?

现实中也确实如此。因为密度大很压秤,价格又比较贵,一刀下去好几十块甚至是上百块,顾客很容易跟商贩起纠纷。各地对切糕的吐槽言论非常多。

在老百姓的抱怨声中,这种切糕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

街头小吃,不仅要求方便快捷,还必须要求物美价廉。像切糕这类真材实料的昂贵食品,确实很难在街头立足。

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维吾尔族   宜宾   拔刀相向   不敢问津   坏血病   压缩饼干   新疆人   新疆   块钱   密度   民众   大话   顾客   确实   食物   美食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