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入户。

作者:王向坤

近期,一则“租客喝了半年‘中水’”的新闻报道吸引了人们的关注,由此知道,中水已经有了入户的先例。

若有常识,在人们的印象里,中水只是用于绿化灌溉、地面喷洒等方面,很难想象中水要入户。在三四线城市,室内管道已经变的复杂起来,但是,几乎没有看到中水管道的影子,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

但是,想想如今水资源紧张,再生水重复利用是大势所趋,中水入户冲厕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在多年的管线探测工作中,中水并不陌生,但是属于少数。在城市地下管线分类中,给水管道类别之下,虽有直饮水、中水、消防水、绿化水等子类之分,但是大部分城市直接以给水管道命名,没有再具体细分。随着管线管理的细化,针对给水管道的管线探测深入到小区,做至楼前,仍然叫给水管道。给水管道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饮用水管道,中水管道很少见到,平时能看到的就是路边弯曲的水鹤,以及有时正在接水的洒水车,不过,这是不是中水,不能十分确定。

中水入户。

基于这么一个经验和常识,偶然看到与中水有关的新闻,理解起来还有点费劲。查找标准规范,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中,有生活饮用水和生活杂用水的分类,其术语定义是这样的:

生活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等生活用水。

生活杂用水:用于冲厕、洗车、浇洒道路、浇灌绿化、补充空调循环用水及景观水体等的非生活饮用水。

其3.1.3强制性条款规定,中水、回用雨水等非生活饮用水管道严禁与生活饮用水管道连接。

对于水质的要求,第3.3.2条,当采用中水为生活杂用水时,生活杂用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 的规定;第3.3.3条,当采用回用雨水为生活杂用水时,生活杂用水系统的水质应符合所供用途的水质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 的规定。

中水入户。


中水入户。


中水入户。


中水入户。


中水入户。

生活杂用水的用户在室内,属于建筑给水设计的范畴,它的水源在外面,因此,若要详细管理,在管线探测中,就要加以区分。当然,现在的管线探测最多也就是做到楼栋前面,除了厂区管线可以进建筑物之外,小区等非公共区域一般不进去,室外的给水管道就不能笼统的叫给水管道了,按探测规程的规定就要分为直饮水、中水、绿化水管道。

再往前推一下,管道的源头就是水厂,水厂的源头就是源水。我们日常习惯的自来水,早期以地下水为主,现在很多城市以地表水为主,源水来自水井和水库等,经自来水厂净化、消毒,通过城市给水管道进入千家万户。

而污水再生利用的就是城市污水或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这些水就是再生水厂的源水。污水再生利用,其用途不同,分别执行不同的水质标准,比如,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城市杂用水、景观用水、地下水回灌用水、绿地灌溉用水,水质要求各不相同。

中水入户。

早前,曾经有过关于中水归属的纠结,中水属于污水处理之后的水,怎么能算给水呢?这可能还是人们的早期观念,以为污水经处理后就会直接排放,进入城市水系,应当算作排水的一部分。可是,当中水作为源水,经再生水厂处理后重新利用,这就不是排水了,而应当归为给水的范围,只是用途不同罢了。

前面已经讲过,再生水、生活饮用水属于完全不同性质的给水,其管道严禁相互连接,理论上,它们不存在混合的可能。在市政范围,在建筑外面,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室内却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很多人,可能没有这个观念和意识,没有注意到生活杂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的区别,在日常维护中,如果维修人员疏忽,就会发生混接的可能,从而对身体健康带来隐患。

因此,污水再生利用不仅要在规划、设计、施工领域加以规范,还要在室内进行规范。对于普通人来说,管道材质标准、水质标准不是人们的认知范围,人们需要知道的是两种管道的外观、标识的区别和不同,避免错误发生。这需要知识普及和教育,当城市一旦出现两种管道入户的情形,应当是就连小学生都能明白是怎么回事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杂用   水厂   水系   地下水   管线   水质   污水   雨水   管道   用途   室内   发生   小区   美食   建筑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