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闹出笑话,薄酒中薄字是谦辞,恰如贱内的贱字

兄侯远行,薄酒奉饯,“薄酒”怎么可能是实质意义上的“一般的酒”?即使是指度数低的酒,而非一般的酒。道理很简单,你给别人践行,告诉人家这酒很一般,你就凑合喝两口吧!不是缺心眼就是不会做人......

切莫闹出笑话,薄酒中薄字是谦辞,恰如贱内的贱字

薄酒

我们通常所说的“薄酒”往往是谦辞,就像是说“举手之劳”一样。值得注意的是,我说为你准备了“薄酒”,这是自我谦虚,你千万不能说这是“薄酒”,不然就要闹笑话了!它还有一种说法是敬备薄酒或敬备薄酌,在如今常见于喜宴的请柬上,它表示主人家自谦的说所准备的酒菜不算很丰盛,就是小吃或小喝。

和薄酒类似的说法是“淡酒”,李清照词里有“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说法,虽然喝了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傍晚秋风的寒气。这里不需要“谦辞”,所以用“淡酒”更加真实的体现“度数低”这一点。

切莫闹出笑话,薄酒中薄字是谦辞,恰如贱内的贱字

黄酒

谦辞与谦辞还有不同,举例来说,虽称“贱内”但实则并非“贱内”,虽称“粗茶淡饭”实则可以真的是“粗茶淡饭”。很显然“薄酒”是后一种谦辞,目的是减少对方的心理负担,有点像今天劝酒时常说的“没事的,度数低,多喝点”!不过古人可没有我们幸福,有低度、中度、中高度、高度酒可以选择,他们可是只能喝低度的,最起码元代以前是这样!

提高中国酒度数的关键——蒸馏器大致起源于元朝,尽管关于蒸馏酒起源时间还没有实锤,但结合近代出土的金元时期、宋元时期出土的窖池、蒸馏器等物证,可以确定现代白酒(经过蒸馏之后的酒)起源不晚于元朝。《本草纲目》中记载,烧酒非古法,自元时始创,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便是对这一观点的佐证。

切莫闹出笑话,薄酒中薄字是谦辞,恰如贱内的贱字

蒸馏器

蒸馏器发明之前中国酒属于发酵酒,度数普遍较低,往往最高不超过20度,蒸馏器发明之后,高度酒才得以出现,40度的挺多,60度以上的也有。像如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过景阳冈喝的那十八碗酒等指的都是几度的酒,可见古人说的“薄酒”在如今看来确实“薄”啊!

(作者周锦程,系酒水行业研究者、《中国酒业》智库专家欧阳千里助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谦辞   贱内   薄酒   自谦   本草纲目   景阳冈   蒸馏器   欧阳   粗茶淡饭   元朝   度数   起源   说法   高度   时期   美食   笑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