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一种情怀,是对吃的一种执念”。

“不要把顾客看成上帝,要把他们当作人,当成家人。给家人的东西肯定是极好的”。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这次小美为大家探的是一家小店,虽然是一家小店,却内有乾坤。不到40㎡的小店,却有着五个国家一级大师亲自坐镇。老板也是性情中人,曾经因装修关闭4个多月,硬是生生给休息在家的员工发了4个多月的工资。

有员工因家中变故不得不请假一两个月,临走时主动要求老板“给我留一个位置,我一定要回来”。现在店里的经理曾是店里的常客,后来干脆就辞职来到店里……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名厨的光芒加持和传奇的人生故事,让我对乐街湾(店名)好奇已久。而如今,老板坐在我的面前,五十岁左右的年纪,有着中年人的轻微发福,头发时髦的梳向脑后,怎么看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人。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人,为了自己对美食的执念,为了追求一种情怀,硬是把五位国家级大厨请进店里,专做属于上海人旧时光里的老味道。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被问到为什么装修四个月还能给员工发四个月工资,老板微微一笑“对人好都是双向的,想要员工对你死心塌地,你得把他们当人看。平时上客时间,员工是很累的,所以没有客人的时候,他们想怎么放松怎么放松,我是不管的。但是如果忙的时候偷懒,我也会狠狠骂他们”。

对于和食客的关系,他也有自己的理解:“我不信把顾客当成上帝那套说辞,你只要把他们当作人,当做家人。给家人吃的东西,你肯定是拿超好的。”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中餐与西餐不同,中餐讲究的是火候,一个师傅的情绪、身体直接影响到菜品的味道,这也是为什么你今天去一家饭馆吃饭,觉得饭好吃,明天再去吃就不是那个味道了。”“我从不要求他们做菜能做到100分,只要能一直保持到80分就够了。”对美食的理解,老板也十分有见地。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在和老板短暂的交谈中,小美不免为老板的一些认知和观念深深折服。不管是对员工关系还是食客关系的理解抑或是对于美食的理解,老板都很透彻。大概真的是资深吃客,才能到达这种境界吧。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老板因为吃结识了不少美食界的大师,这五位大师就是老板早年间认识的。后来几位大师退休后,老板就把几位挖到自己店里,专做一些上海老底子美食。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国家一级厨师”、“国家一级点心师”、“高级营养师”,甚至连光明春鲜肉月饼的创始人也藏在这里!

不得不说,这几位哪一位拎出来都是餐饮界的元老级,如今齐聚一家小店,足以证明店小但美味的威力却一点不小!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虽然老板对美食偏执,但老板也有属于自己的坚持,只做上海老底子味道,专门寻找那些即将失传或者现在少见的老味道:绿豆汤、罗宋汤、炸猪排、粢饭团、镦鸡……每一种都是上海老味道!

蒸出来的绿豆汤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绝对的绝版绿豆汤,在全魔都都找不到几家!这次竟然吃到了,小美觉得此生已无所求了!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不同于熬出来的绿豆汤,他家的绿豆汤是蒸出来的!用的是80年前的传统做法,把糯米、绿豆和薏米仁用小笼蒸熟,用冰糖、薄荷和桂花熬成糖水,然后吃的时候放点糯米、绿豆、薏米仁,再舀上几勺糖水,用冰水冲开。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这样做出来的绿豆汤汤豆分离,汤汁清透,绿豆的绿,薏米仁的白,每种颜色都分明。小美刚进店里满头大汗,喝上一碗绿豆汤,人立马变得神清气爽。薄荷的清凉和绿豆的清爽顺着舌尖滑入四肢百骸,清凉感瞬间把暑气冲退,让人从头爽到脚。

冷面必须是棍子面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冷面是夏天的必然选项,炎热的夏天,来上一份清爽的冷面,浇上几勺浓浓的花生酱,放一些浇头,搅拌均匀,又好吃又爽!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虽然是一盘简单的冷面,但是却也有讲究:冷面用的面必须是棍子面,要是圆的才能把酱料都搅拌均匀。花生酱一定要浓浓的,他家的花生油不是兑水,而是用油拌的,一比一的比例,吃着很滑爽,所以来这里吃的常客都知道,点了冷面不用多说加花生油,因为本身就放得很足。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小美点的是一份三丝面,现炒的浇头,很新鲜,面吃起来超级筋道,花生酱的味道很浓,有一些轻微的甜味,吃完让人唇齿留香。据说有一位老人从静安寺骑自行车过来,就只为了吃一份冷面。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在这里纠正一个误区:很多人说老上海冷面是要蒸出来的,这样口感才好。其实并不是,早年间没有冰箱,面很难储存所以要蒸一下,增长保存时长,其实蒸一下反倒不好吃。而如今冷冻设备齐全,所以面不用再蒸了。直接放进冰箱里保存就好。

镦鸡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说起镦鸡,应该许多年轻人都不知道是什么。老一辈上海人应该基本都吃过,用小公鸡阉割后俗称“太监鸡”,公鸡阉割后失去攻击性,很容易长肉。这样的鸡肉营养价值很高,鸡肉香味浓郁且嫩。以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现在因为制作繁琐,也很少见了。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小美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果然鸡肉很嫩,有种别样的香味,蘸着特制的蘸料来吃,鸡肉爽滑鲜嫩,在调料的香味加持下味道更是好吃。

因为“太监鸡”食材有限,每天只卖20份,卖完即止。所以想要吃的可要早点来哟。

炸猪排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被誉为上海十大炸猪排之一,鲜猪肉裹上面糊炸出来,金黄酥脆,看着就十分诱人!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蘸上酱汁来吃,外脆里嫩,一点不油腻。一口就回到小时候,放学路上吃上一块香脆的炸猪排,简直是世界上超幸福的事了。

老式罗宋汤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用西红柿熬出来的老式罗宋汤,再加入红肠、胡萝卜,一看就是上海本地的做法!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喝上一口,汤汁浓稠,酸酸甜甜的超级开胃!

酒酿圆子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过年一定要吃的酒酿圆子!老板很用心地做了改良,用紫薯、南瓜蒸熟后和面粉揉制成圆子。和糯米熬制,喝上一口,那甜蜜似乎要是甜到心坎里头去!

红烧划水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据说是上过国宴的一道菜,也是中国本帮菜里经典的一道。用鱼尾巴红烧出来,因为鱼尾一直摆动,所以肉更加细嫩好吃。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国家一级厨师做出来的味道就是好吃!鱼肉超级嫩,入口即化,红烧的酱汁很浓郁,完美体现了上海浓油赤酱的本帮菜味道!

肉皮汤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说起肉皮,当属三林为佳,老板遍访三林,从一个小村庄找出一家限量出售的肉皮,120元一斤,还每天限量出售。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和猪肉一起煮出来汤汁,味道十分鲜美,有淡淡的猪油味道,但却不会腻。肉皮吸满了汤汁,入口有种胶原蛋白的胶质感,又滑嫩多汁。

火腿粢饭团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上海人的早餐江湖中,粢饭团占据重要一席!老板自己研发,在粢饭团中加入火腿,米香中夹杂着火腿的香味,嗲!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原来店面在七宝老街,已经开了5年多。店里假山流水,头顶就是绿莹莹的葡萄架,全都是老上海的腔调。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后来被长宁区政府邀请到中山公园,门面换成了一个二层小楼,不大的面积,实木桌椅,虽然少了曾经的那份闲逸,却多了一份稳重。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40多平的面积,虽然小,却也足够容纳食客们的一片吃心了。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虽然现在市面上很多老板都在打着资深吃客的旗号,但是交谈的时候会发现,有些老板连店里用的食材是什么都不太了解。乐街湾的老板完全不同,问及每一道菜的每一个细节,他都能回答得头头是道。

也许他并不会做,但他会认真了解每一道菜的用材及制作步骤。用心去体会厨师们的辛苦,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用心对待每一个员工,每一位食客。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现在社会飞速发展,曾经放学能吃上一口就能得到巨大幸福的炸猪排、炸串,现在已经慢慢被涌现的越来越多的各地美食所取代。肯德基、麦当劳各种川湘菜港式火锅变成大家追捧。那些小时候的味道,那些老底子的上海味道却渐渐式微。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总要有一些像乐街湾老板的人,要有一些自己的坚持,把那些老一辈传承下来的上海味道继承下来,上海是一个包容的城市,所以上海美食也是包容的。但是包容并不是说要被取代,即使其他美食再好吃,也希望在上海能为本帮菜,为老底子菜留有一席之地。有人去真正的传承这些味道。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开店七八年,搬家2次,他走到哪儿老客跟到哪儿,为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罗宋汤   圆子   绿豆汤   美食   肉皮   猪排   饭团   冷面   底子   绿豆   上海   店里   味道   老板   员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