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价格涨至6年来最高水平,又被“姜一军”,原因是啥?

近来,大葱、生姜等调味类蔬菜价格涨幅较大,甚至较往年走出翻倍行情。葱花、姜丝吃不了多少,但也是百姓“菜篮子”里必不可少的品种,量足价稳是民生所盼,不能总被“姜一军”。

“目前,生姜价格达到近6年来最高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晶介绍,根据中国农业信息网数据,11月份生姜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4.08元、较6月份上涨45.9%、同比上涨71.5%。

一些市民表示,平时炒菜、煲汤需要生姜来调味、去腥,该买也得买。

生姜价格涨至6年来最高水平,又被“姜一军”,原因是啥?

广东市场经营户:那种老姜挺好的,不过现在涨得太贵了,涨到差不多要17元到18元一斤,刚开始的时候是8元到9元一斤,后来一直涨,涨到了15元一斤,没人买,也不敢进货,因为太贵了。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监测,生姜价格自2017年第四季度从高位快速下跌,后保持低位运行,农户种姜收益下降,导致2019年种植面积减少约10%。

记者了解到,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生姜种植面积近年来稳定在万亩以上,连续被评为“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调味品原辅料(生姜)种植基地”,这里的生姜价格具有代表性。

“今年抚宁的生姜从产量到价格都是双丰收。”秦皇岛小江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邬大为说,由于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生姜的亩产平均达六吨半,按交易均价每斤3.1元计算,一亩地生姜的利润达两万到三万元。

邬大为说,受疫情影响,国外对生姜的出口需求大增;老姜价格一涨,新姜价格也跟着上涨,农户开始惜售;供需行情推动社会资本买进卖出。诸多因素都在抬高生姜价格。

生姜价格涨至6年来最高水平,又被“姜一军”,原因是啥?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首席分析师郭召芬说,生姜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供不应求。加强供应链创新,解决流通信息不对称,推动流通企业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等,都将有助于降低流通领域的成本。

张晶说,葱、姜、蒜等小宗蔬菜具有产地集中、库存销售、周期性强、价格波动大等鲜明特点。跟风涨价行为诱发价格大幅波动,影响周期长,对姜农、贸易商、消费者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张晶建议,一是加强市场监测分析预警。对苗种销售等产前投入进行监测,及时分析研判未来生产供给。二是积极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完善政策性保险的财政补贴机制,提高保障水平,借助保险稳定生产。三是发展加工和仓储,形成调节供需的“蓄水池”。借助加工和仓储环节,在价格大幅下跌时消化一定过量供给;在价格大幅上涨时,借助公益储备平价销售、平抑涨价。

生姜价格涨至6年来最高水平,又被“姜一军”,原因是啥?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价格忽高忽低,难以保证农民有稳定的种菜收益;蔬菜价高,影响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为了保护老百姓的“超市自由”,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体系、重视流通尤其是批发环节的调控、着力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消除可能的囤积居奇等工作势在必行。

END

来源:新华社、央视财经、中国农业信息网综合整理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生姜   抚宁   秦皇岛市   水肥   囤积居奇   价格   政策性   农户   供需   中国   大幅   收益   环节   蔬菜   年来   原因   稳定   美食   姜一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