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2021年主要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意见

目前,正值主产区马铃薯春耕春播关键时期。近年来,马铃薯黑痣病、枯萎病、黄萎病、疮痂病和粉痂病等土传病害扩散较快,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日趋严重,影响生产安全。坚持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轮作倒茬为重点,以微生物菌剂调节防治为辅助、以化学药剂防治为补充的防控策略,华北地区突出黑痣病、枯萎病,东北地区突出疮痂病,北方各区突出粉痂病,全力做好马铃薯主要土传病害综合防控。

严防外来病菌

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加强植物检疫,对疫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把好种薯关,调运、购买种薯时要仔细检查,确保种薯不带病。

轮作降低菌源

与非茄科作物实施3年以上轮作,若发生黑痣病、枯萎病、黄萎病和疮痂病,一般轮作2-3年;若发生粉痂病,则需轮作5年以上,最好与油麦、燕麦、小麦、玉米、大豆和蚕豆等作物轮作倒茬。

专家指导:2021年主要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意见

选择抗病品种

根据不同区域特点和主要土传病害种类,合理选择适合本区域抗病、商品性好、高产、耐贮运的品种。避免种植已经明确对某些病害高度感病的品种,如夏波蒂、兴佳等对粉痂病高感。

强化清洗消毒

在病区旋耕、播种、中耕培土等机械设备作业时,在不同地块调运前要彻底清洗后消毒。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病薯。在种薯切块过程中,用75%酒精或3%来苏水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采用多把切刀轮换使用。将种薯切成40-50克大小的薯块,且每块上带2-3个芽眼,切块大小应均匀一致。

种薯药剂处理

对防黑痣病和枯萎病等真菌性土传病害,种薯切块后选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进行种薯包衣,也可选用8%咯菌腈·氟唑环菌胺30-70毫升/100公斤种薯或70%甲基硫菌灵100克/100公斤种薯等进行药剂拌种。结合整地增施以牛粪为主的有机肥,每亩100公斤至200公斤,生物菌肥每亩50公斤。

专家指导:2021年主要土传病害综合防控技术意见

做好全程防控

在播种期,对发生黑痣病的地块,播种时喷雾沟施嘧菌酯或噻呋酰胺,使药液均匀喷到土壤和芽块上。在现蕾期,对发生疮痂病、黑痣病和粉痂病的地块,施用对疮痂病、黑痣病和粉痂病有效的生防菌剂,按施用剂量要求施用。在盛花期,对发生粉痂病的地块,亩用氟啶胺300 毫升进行灌根或滴灌,从现蕾期(匍匐茎顶端开始膨大)开始施药,间隔10-15天一次,共施药3次。

END

来源:网络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旨在传播更多信息,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病害   来苏   生粉   中原地区   药剂拌种   匍匐茎   黄萎病   疮痂   黑痣   马铃薯   地块   药剂   作物   品种   发生   意见   美食   专家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