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口中的“黑暗料理”,我吃起来倍香

外国人口中的“黑暗料理”,我吃起来倍香

『 初看皮蛋丑,品后不羡神!』


看剧下饭,是无数年轻人的吃饭日常。若说《舌尖上的中国》《早餐中国》之类的美食纪录片能带火某样吃食倒也不足为奇,但那些看似与美食不沾边的剧若成为美食带货好手,倒是颇有些无心插柳的意味了。

用麦秆哧溜哧溜吸进肚子的火晶柿子,呼噜呼噜吞进肚的水盆羊肉,看着剧中人物大快朵颐,剧外的我们也频频咽口水——要是能吃上这些美味佳肴,似乎就能穿越到剧中场景,四舍五入也算和主角一起吃饭了。

前一阵最火热的,当属穿越剧《赘婿》了。

剧中的宁毅,靠着地摊皮蛋生意,扭转乾坤,反败为赢。不少人本是出于好奇心打开这部穿越剧,结果不仅一发不可收拾,还猝不及防被德云社少班主带了一波货。小小皮蛋,到底有何种魅力?

外国人口中的“黑暗料理”,我吃起来倍香

电视剧《赘婿》


的确,皮蛋看起来灰头土脸,不明就里的人只会毫无食欲。但正如剧中人物所吟诵的那般,“初看颇骇人,品后不羡神”,皮蛋就像“爽剧”中的主角一般,开始不受待见,最后却凭借独特的口感,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宝贝。倒也不是江宁人不识货,想想最初皮蛋遭到的百般嫌弃,的确与不少西方人对它唯恐避之不及的态度如出一辙。

皮蛋,外国人称之“century egg”, “thousand-year egg”——世纪之蛋、千年之蛋。外国人认为,皮蛋一定是储存了上百年,才会有黑黢黢的外表和难以描述的气味。面对诸如“有毒”、“吓人”此类伤害性不大,污辱性极强的论调,中华儿女只会附之一哂,感叹一句“老外”不识货,毕竟这种西方人看来的“黑暗料理”可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美食基因,甚至可以说是中华美食的巅峰之作。

虽然关于皮蛋的“争论”一直不休——大部分人小时候都被耳提面命过不能吃皮蛋,理由是皮蛋含铅量高,对身体不好,而且吃多了还会变傻。但皮蛋凭着一己之力让不少人拿出了“拼死吃河豚”的气魄来。那么皮蛋到底有没有毒呢?这要从皮蛋制作过程说起了。

从现有文献记载中,1504年成书的《竹屿山房杂部》里就有对皮蛋制作工艺的讲解:“混沌子:取燃炭灰一斗,石灰一升,盐水调入,锅烹一沸,俟温,苴于卵上,五七日,黄白混为一处。”即将鲜蛋浸入食盐、茶叶、生石灰等辅料中,让石灰和苏打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碱性的氢氧化钠会通过蛋壳上的微孔渗透进去,使得蛋清中的蛋白质分子变性凝固,并进一步与蛋黄中的脂肪、蛋白质发生反应,产生风味物质。

外国人口中的“黑暗料理”,我吃起来倍香

电视剧《赘婿》


传统的皮蛋中往往含有很多的铅,它来源于皮蛋制作中加入的黄丹粉,目的是形成能堵住微孔的硫化氢,防止过量的碱渗透导致蛋清融化。但现在的“无铅皮蛋”是用其他无毒的金属离子来实现“堵孔”的作用,因此也就不存在铅含量超标的问题。所以在现代工艺下,皮蛋不仅无毒,还别有一番风味。皮蛋在制作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谷氨酸,这可是鲜味的密码。所以,请放心大胆吃皮蛋吧!

一颗让江宁人打开新世界大门的皮蛋,外表平平无奇,但层层剥开后却别有特色,青黛色的蛋清,在阳光下如琥珀般晶莹剔透,表层些许的花纹形如松花,如工笔勾勒一般细腻精美。用棉线切开,里面是墨绿的蛋黄,微微颤动着,让人口齿生津,有的“天选之蛋”还有上好的溏心。

但如此神奇的料理,该如何享用呢?最能保持皮蛋口感的吃法,莫过于凉拌皮蛋了。姜蒜适量,香醋少许,将调好的料汁淋在切开的皮蛋上,一道简单快手的凉拌皮蛋就完成了。等等,千万别忘了小米辣,这可是这道菜的点睛之笔。

皮蛋初入口虽有种腌制食品的生涩味,但在配料的呼应下,味道很快变得柔和起来,一口咬下,是果冻般柔韧弹牙的触感,回味中尽是奇异绵长的香味,再加之酸酸辣辣的口味,层次是说不出的丰富,让人无法描述地上瘾。夏天没胃口时最适合来一盘,酸辣可口,食欲大开。

外国人口中的“黑暗料理”,我吃起来倍香

纪录片《风味人间》


若是觉得传统的皮蛋黑乎乎的卖相不佳,难以勾起腹中馋虫,也还有黄金皮蛋这种符合传统“色香味”评价标准的选择。一个个黄澄澄,圆润润,嫩嘟嘟的,乖巧地躺在盘子里,如一块块上好的琥珀。

上好的溏心,软嫩的蛋黄和弹牙的蛋清,是“黄金皮蛋”的标配。甚至不需要沾任何酱料,一口吸入,既有流心的绵密温柔,又有蛋黄的软糯香醇,再加上蛋白的弹牙清爽,唇齿缠绵间丰富的层次徐徐展开,端的是回味无穷,让人一口爱上。

虽说皮蛋可以直接食用,但若只是单吃,未免辜负了它的千种风情。对老广来说,煲粥是必备技能,而其中最经典家常的,当属皮蛋瘦肉粥了。白净净的粥难免寡淡,但加入了皮蛋瘦肉,便如同注入了魔法一般,口感登时丰富了起来。

作为传统粥品之一,皮蛋瘦肉粥是当之无愧的茶楼花魁。嫩滑清甜的米粒,鲜甜软烂的瘦肉,可口弹牙的皮蛋,辅之以葱花、姜等佐料,浓稠细腻,绵密温柔。一口下去,舒服从舌尖直落到胃里去,难怪皮蛋瘦肉粥成为煲粥界永远的老大哥,既满足口腹之欲,也慰藉千种心绪。

外国人口中的“黑暗料理”,我吃起来倍香

纪录片《乡野下饭魂》


在福建,闽南人也把皮蛋玩出了新花样。皮蛋鸭卷,就是夏季下酒的最佳凉菜。鸭肉炖得熟透软烂,紧紧地把干干净净的松花蛋裹成圆柱体,定型后再切成小片,就算大功告成了。

鸭肉鲜嫩无比,散发着迷人的油香,让人喉头一紧,迫不及待想把它送入口中。夹起一块,沾点酱油送入口中,入口是绵软的皮肉,一口咬下,香气肆意在口腔中弥漫,油脂丰盈,鸭肉绵软,似乎舌头稍稍一抵便化为无物,但在皮蛋的加持下,却丝毫不感到腻味。弹牙可口的皮蛋无比扎实,既丰富了味觉层次,又很好地中和了荤腥的油腻感,强强联合,回味悠长。

视线转向我国北方,一场没有松花蛋肠作为冷盘的宴席,总归不完整。将鸡蛋依次打入碗中,加入调料搅拌均匀,然后将皮蛋切成小丁,放入蛋液里再次搅匀,再灌入提前冲洗干净的肠衣里,冷水入锅慢煮即可。煮熟后捞出切片,皮蛋如镶嵌一般均匀分布其中,别有一番美感。鸡蛋细腻滑润,皮蛋紧实弹牙,入口柔而坚韧,是数不尽的独特风味。蛋肠下肚,薄酒入喉,人们不由得开启了话匣子。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皮蛋,因为它不讨喜的外表、奇怪的气味和“有毒”的传闻,至今仍遭到不少人的嫌弃,但仔细想想,这种看起来灰头土脸的土味食材,早已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

外国人口中的“黑暗料理”,我吃起来倍香

图 / pixabay


迎着熹微的晨光,一碗热乎乎的皮蛋瘦肉粥,透过瓷碗传递微微的温热,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正午时分,可将皮蛋入汤,加上诸如黄瓜或娃娃菜之类的蔬菜,顷刻碰撞出简单的鲜美滋味来;暮色四合,卸下一身疲惫回到家中,饥肠辘辘却只想瘫坐在沙发上,此时,一道快手菜就尤为重要。皮蛋切开,淋上酱油、醋等佐料,清清爽爽,简单美味。

认真想来,皮蛋这种传统食材一直低调,虽处在刻板印象和网红美食的双重夹击下,极少被宣传或者正名。但此番乘着《赘婿》的风小小火了一把,让不少人直呼“真香”——多吃几个皮蛋,才真算是首富背后的女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赘婿   切成   氢氧化钠   美食   松花蛋   鸭肉   蛋清   皮蛋   蛋黄   纪录片   口感   上好   剧中   料理   风味   外国人   口中   黑暗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