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在电影《我的姐姐》里提到了一道“菜”,意味深长的“菜”——“笋子炒肉”。

用了很多个“”来表达它的特别。“笋子炒肉”在粤语称为“藤条焖猪肉”,这绝对是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意思大家都知道,甚至还亲身领教过。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从前,体罚是常态。爸妈“拿藤条打仔”是平常事。虽然说衣架、皮带苍蝇拍……都是体罚的“家私”之一。但唯有藤条是专门为“打仔”而设的。而且以前,藤条跟玩具还是放在一起卖的!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为什么要发明藤条而不是别的“武器”?因为藤条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呀!在被打者可能会承受极大痛楚的前提下,又尽可能不会造成永久性创伤。还记得那种痛吧?真是刻骨铭心,不论相隔两年还是二十年,依然历历在目。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藤条焖猪肉、笋子炒肉……这些让人听到就联想到皮开肉绽画面都是些啥菜?虽然这两个菜名都有同一个隐喻,但在不同餐馆都有着不同做法,它可能是这样的……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禾秆草捆住五花肉,水乡味十足的做法。五花肉焖得超级软烂入味,但有了禾秆草的“纠缠”,又仍然保持其形态不散,真是只溶在口、不溶在手!

当然啦~也有些人家的做法就是笋子炒五花肉了。其实笋与五花肉的味道真的很融合,笋子的清爽与五花肉的油香彼此中和又相互成全。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那么问题了,为什么是焖猪肉而不是羊肉牛肉?这就得从清朝笔记小说《清稗类钞》中的一个故事说起了……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话说江南某处有一位姓姚的县令。一天,他管治的地方上来了一名道士,这个道士自称能预知未来事,迷惑了不少百姓,引起聚众闹事。

于是县令决定要好好惩治一番。他谎称自己母亲有事相求,邀请道士到府上一趟,更说要请对方吃“笋烧肉”。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然而所谓的“笋烧肉”当然不是什么美味佳肴。道士刚进府门就被拖到厅堂随即笞刑侍候!(笞刑:指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屁股或背部的刑罚)。道士被打了四百下后,县令嘲讽说,若他真的能预知未来,那为何算不出自己会遭逢此劫?

道士连声哀求,但县令毫不留情,下令再打四百,合共八百。道士被打得皮开肉绽,县令怒斥他妖言惑众,本罪该判死,但念他初犯,故格外开恩,命他速速消失,今后不许再迷惑百姓。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因刑罚名为“烧肉”,意指笞刑所带来的皮肉之苦有如被火烧般惨痛。另外《清稗类钞》原文中的“命笞”又跟“豚”同音,故用“猪肉”隐喻“臀肉”。广东人、或者说粤语片区的人打仔,多用藤条,故直说“藤条焖猪肉”。绘形绘色,真是听到怕怕……

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

说到体罚,不知大家又不知道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

这个节日于1998起源于美国,核心精神是:“邀请你试试看,不要打小孩,至少在这一天不要打,也许你会发现,将来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长期推动反体罚的人本教育基金会以“打造爱的家,我不打小孩”为号召。

今天分享的“一道深入民心的“广东名菜”,你小时候一定亲身领教过”到这里。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持版权证明联系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名菜   广东   民心   荆条   笋子   油香   粤语   皮开肉绽   藤条   县令   刑罚   道士   猪肉   小时候   做法   小孩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