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有多可怕

千年的重男轻女

出身于农村,且穷乡僻壤的地方,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存在。且一代一代在重演,一代一代在把男孩毁掉。本来初心都是望子成龙,结果都成了望子成虫。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

我们社会和学校对这样的讨论和引导也极少。千年的重男轻女思想,就像反复进行的一场自残的行为活动,一代又一代人参与进来。这种有毒的思想,让人们永远在原地打转转一样,走不出来,祸及子孙后代。

今天我就想写写它,写写自己身边的那些事。

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有多可怕

人是有类别、有差异的,但人不应该有尊卑、上下之分,即便有差异,有类别,缺了谁都不行。好比一盘数千元的菜,没有几块钱的盐的掺和,是没有味道的。换句话说,差异是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的。人只有承认人的独立性,尊重人的本身才有良性互动,否则表象装饰得再冠冕堂皇,实则是一种扭曲。掩盖不了一些重男轻女的父母们,对女孩情感的绑架与情感的勒索这一事实。这不是爱,这是一种谋杀。

农村重男轻女现象

记得小时候,村里要是谁家生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只要听鞭炮声响就能获知。因为,男孩都会放1000响以上的,女孩都是500响左右的。是男孩,做长辈的乐呵呵,说话声音都响亮。是个女孩,做长辈的无喜也无忧,连吐出“女孩”这两个字的声音都低沉。

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有多可怕

等长大点,正是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村里时常发生一些抓超生的事儿,可笑的是,有些父母为了生个儿子,宁愿一年不出门,躲在家里小心翼翼的,怕被人知道罚钱。有些背井离乡躲藏起来,要生个男孩才回来。生了好几个女孩的,没有男孩的,想方设法在外面生,生多了怕成了负担,把女孩送人的送人,丢掉的丢掉。也就有了“捡妹子”名字一说法。“捡妹子”都是捡来的,几乎每个村庄都有。她们一生都活在“捡妹子”名字的阴影里。躲闪的眼神里藏着深深的自卑与胆怯。可怜又让人心疼。

想起日本作家伊坂太郎的一句话: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再大点,听闻表弟(二舅舅家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当时小学毕业,是全镇唯一一个学费免费保送市里重点中学就读的学生。舅舅家比较贫困,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那年,表姐上初三,表妹上初二。表姐成绩也相当好,但是她为了供弟弟上学,放弃了求学之路,接着表妹也退学,跟着姐姐一起去了广州打工。俩姐妹舍不得吃穿,每天为了节省钱,少吃一顿饭,以饼干充饥,每月发工资按时寄回家。

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有多可怕

真是每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都希望用“奉献型”的女孩,成就一个“完美”的男孩

初一学期,表弟在学校表现还很好,用舅舅的话说,每个月开家长会时,他每次都感到骄傲。后来,俩姐妹金钱物质的不断供给,满足弟弟的一切之需求,但缺乏应有的管束,表弟迷上外面游戏机,经常夜不归宿,成绩一路下滑,原本培养的清华北大的学子,高中都未念完就退学了。后来,亲戚常聊起,当时选择不去城里读书,估计又是另一番命运。

走向社会后,每次回到老家,听到童年熟悉的某某男吸毒、赌博、抢劫等,或某某男娶了媳妇嫌他好吃懒做,跑路了......,或某某家女儿赚了多少钱,盖了多好的房子,或某某女卖身、卖色等消息,或某某男走捷径干违法的生意被抓进监狱了,听到这些负面的消息,心都麻木了。这在农村是占很大的一部分。

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有多可怕

有果必有相应的因。

背后无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家庭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溺爱,不正确的爱,造就了一个个羽翼退化、意志严重消磨、对亲人无休止的依赖索取的社会弃儿,最终养残了一大批男孩走向不归路。不够爱,变质的爱,要么养活了一批女孩,要么把女孩逼成一生都在疗愈童年的创伤。

身为女性的“妈妈”和“女性长辈”重男轻女

身为女性的“妈妈”或“女性长辈”还依然重男轻女,这是群体愚昧的一件极具讽刺的事。都啥年代了,人类在进化,她们却在退化,深受文化的糟粕、扭曲的价值观毒害,她们是施害者,同时,她们也是受害者。想想她们的一生:生下来,就得被生她们的人不公平对待。懂事起,就得被迫承担“扶男孩”的重任,恋爱年龄到了,把自己像考场交卷一样将就交了。即便嫁出去了,还得拼命生儿子讨好公婆......

农村重男轻女现象有多可怕

女性奴性深重,注定一生是带着锁链行走的奴隶!

有些女人自己还是女人,嘴里说着:”女孩是外人,迟早要嫁出去的。生个女孩是个赔钱货“等等诸如此类的话,多可悲!话一出口,自私、恐惧的本质也就暴露了出来。人总是喜欢得到多一些,付出少一些,贪图安逸罢了。

但愿所有女性都能被温柔以待。但愿重男轻女思想很快就能结束。

写在最后的话:女性之间不应该互残,女性是可以发挥自己的力量互助,互相疗愈的,重塑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我是荷子,爱好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重男轻女   农村   表弟   妹子   表姐   表妹   长辈   差异   可怕   儿子   现象   父母   男孩   思想   女孩   美食   女性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