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如何影响人的成长

原生家庭指的就是个体最初成长和学习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它与个体的情感表达、行为模式、依恋风格以及亲密关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未进入学校之前,幼儿绝大多数时间均在自己家或亲戚家度过。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轨迹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父母的性格特征、价值观、教养方式、行为态度及亲子关系的融洽程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幼儿成长,直接决定着幼儿的心理健康,并作用于他们的外显行为。

我们以一部影片《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来体现这其中的影响。在松子的家庭中,体弱多病的妹妹久美几乎得到了父亲所有的慈爱,而松子默默承受的只剩下冷漠和严肃。松子的父亲给了妹妹久美太多的重视,他觉得这个身体虚弱、久卧病榻的女儿十分可怜,他哪怕拿出多余一点点的爱分给松子,都觉得是不应该。松子要想得到父亲的关注,获得父亲的关爱,必须一次又一次逢迎和讨好父亲,长期处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松子形成了依赖型人格障碍。小时候父亲和松子去游乐园游玩的时候,一个小丑做了鬼脸便使父亲露出了笑脸,松子就在日后任何时候都想用做鬼脸的方式逗笑父亲。甚至,在松子长大成人后,被上级领导批评了,出于本能反映都会做出这个鬼脸。

而在原生家庭中所形成的依赖型人格障碍一直在不断影响着松子的工作还有她的每一段亲密关系,由于在父亲那里没有得到“爱”,所以追寻“爱”成了松子一生努力的目标。犹如新生的小树苗,成长的时候没有得到充分的浇灌,所以一直都缺乏营养。所以不管作家如何打骂松子,松子都不会离开他,因为松子渴望爱;即便是作家的对手因为想要获胜而欺骗了松子,松子还是不放开他的手,松子渴望爱;松子遇到当年的一位学生,当学生对松子表达爱时,松子毫不犹豫就跟他在一起了,即使这位学生让她丢掉工作、经常对她动手,松子还是不愿离开他。松子极度渴望爱,渴望依赖、渴望陪伴、渴望到没有它们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不幸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行为的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容易使幼儿产生焦虑、畏缩等行为,影响他们的自信心,造成没有主见和自我判断的负面影响。在幼儿第一反抗期(3岁前后)这一阶段,他们需要获得更多认可,不喜欢由成人来控制自己,有了更多独立自主的要求。这时,如果父母对幼儿过分溺爱,事事都要包办主导,抑或是对他们的行为漠不关心,那么幼儿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很多,出现焦虑。

影响生活的节奏

没有规律的家庭生活会阻碍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面对快节奏的生活,父母们经常需要晚上加班,周末补觉,幼儿会潜移默化地被这样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也会形成这一习惯,生活没有规律。而当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在规律的作息下,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长此以往,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不仅会影响幼儿的行为表现,更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情感方面有所缺失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在幼儿阶段或其成长阶段没有给予一定关爱,会使得孩子在心理上始终未得到足够的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失了父爱或母爱,有可能造成子女在成年后从伴侣身上去找寻这部分缺失,具体表现为行为上的恋父或者恋母情结。当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严重缺失家庭的关爱,极易导致其心理扭曲,会影响子女成年后的生活。因此,情感缺失是原生家庭最需要避免的漏洞。

【本文由“财话横溢”发布,2021年3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家庭   都会   松子   生活方式   教养   鬼脸   缺失   规律   幼儿   父亲   父母   阶段   方式   孩子   美食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