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与“福不唐捐”[斗室研学]

“功不唐捐”与“福不唐捐”是两个成语近义词。法华经中原文讲的是“福不唐捐”,后人多用作“功不唐捐”。一日看到同事写一短文用到这个词,不禁想认真查证一下。

“功不唐捐”与“福不唐捐”[斗室研学]


功不唐捐,佛家语,指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唐"意为“白白的,徒然的”。所以“功不唐捐”,可以解释为“世界上的所有功德与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必然是有结果的。”出自《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众生、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而里面的“福不唐捐”,后人逐渐写成了“功不唐捐”,也把经文里比较单纯指代的佛教功德的“福”,扩展成了可指代一切奋进努力的“功”。

中文名

功不唐捐

拼音

gōng bù táng juān

直译

功夫不会白白地抛弃

出处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功不唐捐”与“福不唐捐”[斗室研学]


原文

福不唐捐

文段择选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福不唐捐

基本释义

问:何谓‘福不唐捐’?(鲁开智)

答:唐作虚字解,捐作弃字解,合讲即是说,所得之福,不空虚,也不废弃。

人间万象,都深受因果的支配和驱动。兴亡荣枯,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都不能逃避因果的法则。人们今天所受的苦难,都只是种种恶因结出的恶果。人们要收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培种的善因。种善因时,要认清成功不必一定在我,但努力必不唐捐。你无心插柳,有意栽花,福报迟早会一一兑现,只是时机未至而已。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覌世音菩萨名号”。

由此注解可见现在我们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颇有“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之通俗版。真正的语言高手是将纷繁复杂的内容简约化、通俗化。再高深坚涩的东西表达得通俗易懂才是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妙法   佛家   虚字   玉汝于成   万象   斗室   功德   名号   恭敬   因果   众生   通俗   原文   礼拜   功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