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与凤雏为何难辅佐刘备得天下[斗室研学]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徐庶回马荐诸葛都提到卧龙与凤雏之才。盛言“卧龙与凤雏,得一者得天下也”是士人间习惯性的互相吹捧。就像徐庶也吹捧诸葛亮“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正如相声中所总结的这种吹嘘方式叫借吹。

卧龙与凤雏为何难辅佐刘备得天下[斗室研学]


有王佐之才的谋士并不等于能成大事,欲王者的王者之气更为重要。而刘玄德过于仁慈即为妇人之仁。这种一味的仁慈看起来短时间之内收买了一大部分人心,从长远来看不利于锐意进取。而诸葛荐刘备除刘表,庞统荐刘备占西川刘璋之性质都是速战速决,都让刘备否决掉了。王侯将相之同而不合,难成一统大业。

卧龙与凤雏为何难辅佐刘备得天下[斗室研学]


刘备貌似胸怀平天下大志,为人宽厚仗义仁慈,做事百折不回锲而不舍;其实他完全不具备君临天下的宏才大略,又无防身御敌的高强武艺,他只会搞个人恩怨,安抚下属,四面讨好,甚至玩弄权术,既不懂何为大义,又不会使用人才,他不过是一重小德的平庸之辈。

赵子龙单枪匹马,力战数万曹军,冒死保护阿斗杀出重围。刘备不以此重赏赵子龙之大义和英勇,本早已心急如焚,当面却故意把阿斗掷于地上,说“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似乎他把赵子龙看得比阿斗更重,让赵子龙感恩涕零,玩个人恩怨的把戏。

卧龙与凤雏为何难辅佐刘备得天下[斗室研学]


直至临终,他对为立国大业忠心耿耿、沤心沥血、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还玩感情游戏,说他“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帮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他明知诸葛亮不可能违背天理做这种大逆不道的篡位勾当,却故意要以此相许,吓得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叩头流血。”刘备这才放心地再向众官发话,“朕已托孤于丞相,令嗣子以父事之,卿等且不可怠慢以负朕望。”又独嘱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前后变化,可见其心胸。

卧龙与凤雏为何难辅佐刘备得天下[斗室研学]


何为小德?何为大德?曹刿对齐庄公的那番话,已十分透彻。曹刿问庄公凭什么条件作战。庄公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说,“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庄公以为,衣食之类的养生物品,不独自享用,一定分给别人,这样就一定得民心。曹刿告诉他,这种小恩小惠,不可能让天下人都得到,这不会得到民心的。

大凡掌权者,或企业之主,或公司老总,或一乡、一县、一市、一省,乃至一国的官员,无不怀出人头地,创业绩、霸天下之心愿。然切不可效仿刘备,靠小恩小惠,个人感情投资来支撑自己的事业,能笼络一点人心,但不可能把民众的心凝聚到一起。惟以百姓平等之心,置身于民,为民谋事,为民造福,才为大德,方可得民心而成就大业。

卧龙与凤雏为何难辅佐刘备得天下[斗室研学]


并且刘备根本不信任诸葛亮,出兵汉中根本就不带着他走,而临终托孤说白了就是让诸葛亮没面子去取代刘禅,你临终明着给我机会,我肯定不能答应,要当忠臣吗,之后就不好意思再去篡位了。

至于庞统,有诸葛亮在,他还能在政治上得志吗?落凤坡之死不过是失望自杀。

卧龙与凤雏为何难辅佐刘备得天下[斗室研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卧龙   凤雏   嗣子   阿斗   小恩小惠   斗室   天下   人心   大德   大义   衣食   民心   大业   临终   仁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