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送了自己的命,朱元璋听后临刑绝口诗,为何又杀了监斩官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朝是个很特别的朝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从一个乞丐,一步步登上了皇位,也是少有的白手起家的皇帝。

一首诗送了自己的命,朱元璋听后临刑绝口诗,为何又杀了监斩官

朱元璋25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其他农民起义或地方割据势力,与1368年正月,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国号洪武。

因为他出身卑微,疑心病很重,处处提防官员和民间谋反。因此他在位期间杀死了许多忠臣和功臣。

在明代建国初期,有点血雨腥风,人人自危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大祸临头。

一个被判处死刑的囚犯,在刑场临死前突然吟了一首五言绝句,却牵连了在场的官员,使得监斩官也人头落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明朝著名的“蓝玉案”中的发生的事情。蓝玉曾经明朝最重要的开国功臣,有胆有谋,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一首诗送了自己的命,朱元璋听后临刑绝口诗,为何又杀了监斩官

蓝玉从小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将军,能够搏杀在战场上。后来常遇春向朱元璋推荐了蓝玉,朱元璋看蓝玉年少有成,非常器重他。

蓝玉多次统领大军,屡立战功,朱元璋对他厚待有加。蓝玉便日渐恣意骄横,蓄养了许多家奴、义子,乘势横行霸道。为他后面的被杀埋下了祸根。

朱元璋为了保证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够顺利地代代相承,他开始为朱标建立自己的力量。蓝玉就成为了朱标的坚强后盾。

1392年5月,不幸的朱标在巡察北京的时候,急病不治身亡。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便成了皇位继承人。于是朱元璋只有为孙子稳固坐下扫清障碍。

朱元璋就想到了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蓝玉。尽管蓝玉非常能力很强,功劳也大,但他却忘记了自己是什么身份,飞扬跋扈得罪了不少人,朱元璋也早有所闻。朱允炆性格温和,没有什么手腕,根本无法掌控蓝玉这样的名臣,于是朱元璋便起了杀心,要除了蓝玉。

当锦衣卫到蓝玉家抄家的时候,发现了一幅画,画中一首诗的落款是孙蕡。这下就也把远在辽东的孙蕡当做了蓝玉的同党,一并抓获。

刑场上,孙蕡感叹不已,满心怨愤,即兴作诗一首,临刑时口占一无言绝句:“鼉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

一首诗送了自己的命,朱元璋听后临刑绝口诗,为何又杀了监斩官

“鼉鼓”是用扬子鳄的皮来蒙鼓,就是催命的鼓声,鼓响三声,人头落地。此时西边的太阳将要落下,生命也要终结。在赴黄泉路上,并没有住宿的客店,今天晚上我还能借宿谁家呢?

冤魂无处安身,悲凉凄惨,痛彻心肺。

孙蕡蒙冤死后,他的这首绝命诗也在民间流传开来。半年以后,一不小心传进了宫中,朱元璋知道了这首诗后,才感觉到杀错了人。

自己杀错了人,当然不能承认了,不然这个皇帝还有脸面吗?于是择机要惩杀监斩官。

传问监斩孙蕡的官员,孙蕡死时说了什么?监斩官回答是这首五言绝句。朱元璋大怒:“为什么不早点奏报上来?”竟以这个罪名,把监斩官定了死罪。【原文自《列朝诗集·孙蕡传》。】

一首诗送了自己的命,朱元璋听后临刑绝口诗,为何又杀了监斩官

结果,倒霉的监斩官,也去帮孙蕡黄泉路上找旅店了。

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非常害怕功臣谋反,人民的反抗,一场血腥的杀戮让太多人头落地,甚至是满门抄斩。其中像孙蕡,监斩官们冤死的亡灵,数不胜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辽东   代代相承   西山   大明   明朝   客店   孙子   刑场   皇位   绝句   黄泉   功臣   人头   官员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