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去冬来寒霜降

俗话有讲“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越来越频繁。


秋去冬来寒霜降


霜降农事

霜降节气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获的季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在秋收扫尾,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正值冬麦播种黄金季节,油菜一般已进入二叶期,南方开始大量收挖红苕。此时北方地区农田应进行深度耕翻,以保持土壤的健康。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对于冬麦和油菜应及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防治蚜虫。

秋去冬来寒霜降


霜降习俗

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送芋鬼

广东高明地区的人们会用瓦片堆砌成河内塔,在塔里面放入干柴点燃,直至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倒,用烧红的瓦片热垠芋头,这在当地称为“打芋煲”,最后把瓦片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辟凶迎祥。

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

扫墓祭祖

古时候,霜降时节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犒劳耕牛

自古就流传着“霜降敬耕牛”的霜降习俗——在霜降前后三天,农人要犒劳自家的耕牛,称为“敬耕牛”。要请专门的师傅给牛换上新的铁掌,吃一些加了小米饭、豆角等食物的高级草料。期间牛不用干活,不能打也不能骂。


秋去冬来寒霜降


霜降吃什么

柿子

泉州俗话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白萝卜

有句农谚“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所以山东人霜降喜食萝卜。农谚有“霜降萝卜”一说。生吃白萝卜一是下气,解腹胀之围;二是白萝卜入肺,肺应秋季,白萝卜可以加强肺的“肃降”功能,既止咳,又促大肠运动。

鸭子

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润燥首选吃鸭。

牛肉

不少地方都有霜降吃牛肉的习俗。比如广西玉林,这里的居民习惯在霜降这天,早餐吃牛河炒粉,午餐或晚餐吃牛肉炒萝卜,或是牛腩煲之类的来补充能量,祈求在冬天里身体暖和强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大秋作物   河内   冬麦   农谚   霜降   耕牛   去冬   中下游   瓦片   长江   节气   习俗   秋季   牛肉   萝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