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

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注释

1、鄘(yōng):今河南省汲县北。邶、墉、卫都是古国名,说是国名有点不对,应该是古地名才对,都是商朝都城朝歌的附近。据说周武王灭殷以后,便将纣的京都沬(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墉(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经前人考定,邶、墉(yōng)、卫都是卫国的诗。《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听了鲁国的乐队歌唱了"邶、墉、卫"以后,评论时便将此三诗统称之为"卫风"。可见他是把"邶墉卫"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别于其他国风的。

2、茨(cí):植物名,蒺藜。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刺。

3、埽(sǎo):同‘’扫‘’。中冓(gòu):冓中,内室,宫中龌龊之事。

4、道:说。所:若。襄:帮助,辅佐:~办。~理。~助。~赞(赞助)。完成,相助而成:“葬定公,雨,不克~事”。冲上:~陵。上举,昂起:“臣闻交龙~首奋翼”。高:“~岸夷涂。”古同“攘”,扫除。

5、详:借作“扬”,传扬。束:捆走。这里是打扫干净的意思。

6、读:宣扬。

《左传·闵公二年》有记载。因为惠公即位时年幼,齐国人为了巩固惠公君位,保持齐、卫之间亲密的婚姻关系,便强迫昭伯与宣姜成婚。尽管这是受外力胁迫促成的,但究竟是下辈与上辈,是最不齿于人的丑闻,确如朱熹所言“其污甚矣”。卫国人民对这种败坏人伦的行为,当然深恶痛绝,特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淇县   汤阴县   都城   京都   下辈   蒺藜   上辈   商朝   内室   草本植物   人伦   国名   左传   河南   诗经   国风   可读   旅游   中冓之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