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序说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多年来,出于对家族历史的浓厚兴趣,驱使笔者一直在寻找关联资料。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浩劫,家藏的宗谱已销毁殆尽,纵然遍查了上图、国图、浙图、东洋文库、台北故宫、犹他家谱学会等处馆藏,也走访了余姚、萧山等地一些村落,寻得蛛丝马迹,却无法勾勒出家史的大致面貌。今年回家,报着一试之心态又去了几次金岙村,寻访乡里耆老,竟有意外之发现,得《姚江金岙金氏宗谱》(惇裕堂)四册。金岙属于余姚金氏的一支,非笔者本家(城北冶山支派),算同族宗亲。靠着这份家谱,才基本了解了“姚江金氏”的历史。

关于金氏宗谱,打算写几篇文,既介绍内容,也当归纳整理。民间修谱兴盛于明清,因此明清的内容相对准确,宋元次之,而追溯五代以上的历史则往往讹误不少,这是一个有趣的普遍现象。隋唐以前,贵族世家有谱,而民间鲜有修谱者,经过五代纷乱,世族之谱多数已毁,后世难考。明清两代,民间修谱之风盛行,不少家族为续五代以前之世系,攀附名族的现象也很常见。从历史来看,大致如此。

《姚江金岙金氏宗谱》亦属于民间谱类,不敢说能够完全避免舛讹。说是舛讹,其实有些今日已无从考证,既不能证明之,亦不能否认之。对此,笔者在整理宗谱时,凡遇到这类问题,暂遵原谱文字。这样做,并非想要攀附华胄,而是为了尊重先人,也愿待将来有识之士的出现,在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给予证实或修正。


刘金氏

江浙地区的金姓族群中,有许多称为刘金氏。简单说来,即原本“劉”氏,因故去卯刀,改“金”氏。后人为不忘本源,立下“活为金,死为刘”的族训。因此,“活金死刘”现象,在浙江是相当普遍的,不足为奇。

关于为何要改姓,则众说纷纭。纵览各家金氏族谱,有的说是“避新莽祸”,有的说“避晋武迫害”,更有说“避刘基之祸”、“避刘瑾之祸”云云。避祸之说,有一个共同提法,即某时期要诛杀天下刘氏。考察正史,这类说法不仅丝毫没有依据,且明显夸张,不合情理。

那么,改姓缘由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只有一个,即五代时避吴越王钱鏐讳(按:“鏐”与“劉”同音)。这在《姚江金岙金氏宗谱》及一些金氏家谱中,都有提及,当属可信。更者,有正史资料的明确记录来佐证,见于《宋史》卷四百八十,《元史》卷一百八十九,《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八十二(文末附录)。结合刘金氏多在浙江和苏南的实际情况,而该地区属五代吴越国,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最后的问题,姚江金氏既为南渡氏族,靖康之前世居开封,何为也因吴越王而改姓呢?笔者为此曾困扰许久。后得金岙宗谱所载世系,结合属于姚江分支的《德州金氏支谱》,才有了一种解释方案。金岙谱载世系,有国宁公,在唐中后期,传五代至彦博公,在宋初,出仕。德州谱记载,“金氏之远祖系本刘氏,……,去卯刀,改金。宋初居河南,……”。由此可知,金氏居河南开封府是在北宋初期,原因可能就是彦博公仕宋。而到了靖康之乱、宋室南渡,金氏又再度南迁。既然宋初才去的河南,且又为避吴越王讳改姓,则金氏在宋之前的某一时段当在吴越境内。

听家中老人说,余姚老县城内原金氏祠堂有楹联,其一为“卯刀去而氏以更”。应是不虚。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附录:

淳化三年,诏令复本姓。又浙中刘氏避鏐讳,改为金氏者,亦令还故。(宋史·卷四百八十·世家三·吴越钱氏)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其先本刘氏,后避吴越钱武肃王嫌名,更为金氏。(元史·卷一百八十九·儒学一)

(天宝五年)八月己丑,城西陵。是时改苏州虎疁曰浒墅,避王讳也。国人谓“石榴”为“金樱”,“留住”为“驻下”,改“刘氏”曰“金氏”,“留氏”曰“田氏”。(十国春秋·卷七十八·吴越二·武肃王世家下)

淳化三年,太宗诏令复本姓。又浙中刘氏改为金氏者,亦令还故。(十国春秋·卷八十二·吴越六·忠懿王世家下)


世系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在序说中提过,因受历史与资料的限制,在民间所修的家谱中,明、清世系一般是最准确的,宋元次之,而五代以上则难免舛讹。明清时出现过一个专业制作家谱的行当——“谱匠”,从名人撰序、朝廷封敕,到像赞、世系、行状,均可制作,使得今日之众多家谱真伪难辨。由于该现象十分普遍,今人在读阅家谱时应有充分认识。

按金岙谱旧说,姚江金氏乃汉中山靖王之后裔。其说虽有世系所载,然多不可考证。笔者曾在上图查阅过《义乌中山刘金氏宗谱》,与金岙谱之世系十分接近,或许有同宗渊源,但亦不排除复制借用之嫌。故对于中山靖王之后的二十八代世系,姑录而不论。

相对可信的世系,始于中晚唐之国宁公,按谱则为中山靖王第二十九世孙。国宁生恒,恒生圣明,圣明生英元(疑改姓之始,待考),英元生丰治,丰治生彦博(仕宋,旌“孝友义门”),彦博生惠山、惠全,惠山生端,端生遂(字复性,宋进士),遂生志(仕宋),志生德坊、德诚(仕宋)。

德诚公即姚江金氏所尊一世祖,之后的世系大致可信。德坊生槐、栋(字宏博,太常寺卿)、植;德诚生槚(提刑浙西,工部尚书)、榕(宋进士)。槚、栋二公随驾南渡,寓居临安竹林桥。槚生清六,清六生珪、璋、球,璋生细二,细二生永富、永寿、永命。

永富公迁余姚梅川,居乌山。永富生五子,为千二十、千廿一、千廿二、千廿三、千廿四。千廿一生万一、万三、万五、万六、万九。万一生润三、润五,万五生润四、润七。润五公居冶山,为冶山金氏之始。润七公居金岙,为金岙金氏之始。笔者所系冶山金氏,与金岙即为同族宗亲。(按:金岙谱所载元代、明初世系,多用行第数字,疑为当时之风俗。)


迁徙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姓氏溯源」姚江金岙金氏

古人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一家之史,除了世系分派、德行名节、功绩伟业等可书之外,其迁徙路径也是一大重要内容。

按《姚江金岙金氏宗谱》,金氏为汉中山靖王之裔。然时隔久远,其后所载之数世代,可求而不可证,姑不论。谱中首次详载迁徙路线的,为中山靖王之十七世孙淮公,晋末任青州刺史,居徐州之彭城。

唐初,经公为将作监主簿,徙居饶州之弋阳。至唐末,有国宁公,族人国宾公为天台(按:时称应为“台州唐兴县”,见两《唐书》)令。后刘氏避吴越王讳,改金氏,故疑在此前后入浙,待考。

宋初,有彦博公,出仕,迁居汴梁开封府。

建炎中(按:《德州金氏支谱》记作“绍兴年间”),槚、栋二公扈跸南迁,寓居临安之竹林桥(按:考《咸淳临安志》,临安县有“竹林坊”;考县志,县西有“竹林桥”)。

宋末,永富公为避胡元之乱,迁余姚之梅川一都,居乌山,名金家塔。后又避倭寇之患(按:关于倭患的记录,至晚见于《元史·志第四十七》,发生于武宗至大元年),徙南城之义井巷。

永富公生五子,为千二十、千廿一、千廿二、千廿三、千廿四。

千二十生万二、万十,万十生润十;

千廿一生万一、万三、万五、万六、万九,万一生润三、润五,万三生润一、润二,万五生润四、润七,万六生润六、润八,万九生润十四、润十七;

千廿二生万四、万十一、万十四,万十一生润十一、润十二;

千廿三生万七;

千廿四生万十三。

永乐年间,姚江金氏十房分居。润十公居大墩街,润三公居驿西,润五公居冶山,润一公居司前,润二公(字止善,为本邑高节书院山长)居东门,润四公子孙居马鞍山、金陆家桥,润七公居金岙,润六公居递(地)浦湾,润八公居义井巷,润十一公子孙居白沙路、金家木桥。

吾家迁徙之历史,大致如上。


跋语

在余姚金岙发现的《姚江金岙金氏宗谱》,为目前所知关于姚江金氏的唯一存世谱。笔者曾寻访族中长者,得知原先亦有冶山一支之谱,毁于文革。依此推测,金氏自永乐年间分居后,十房应是各自修谱。可惜,今日多数已无法寻见。

这份《姚江金岙金氏宗谱》,是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年)的重修版本,木活字,全四卷。第一卷为历代谱序、刘金二姓辨、世系纪源、凡例、异姓乱宗诫言、传记、历代祖像图、祠堂图、阳宅图、墓图、迁金岙记、金岙十咏、历代祠堂碑记、藏谱规例、排行字母等;第二、三、四卷为世系表、各房润派、跋。笔者整理家史,用到的多为第一卷之内容,后三卷是金岙一支的世系表。

民国戊辰重修的金岙谱,原有二十四册。其中总谱一册,公谱十六册(承先启后、十二地支),领谱六册(礼乐射御书数),草谱一册。笔者得到的四卷宗谱,是公谱中的“卯字号”,原为金岙十二房中的士陞公房房长所藏。

姚江金氏祠堂,位于余姚南城的义井巷。自永乐分居后,十房人马依然一同祭祀。后金岙人脉繁衍,加上离县城较远,乃在金岙村别立分祠堂,号“惇裕堂”。据谱载,分祠堂兴工于嘉庆十五年(庚午,1810年),竣工于十八年(癸酉,1813),“承总祠之规模,次于总祠之祀期”。其旧址,即今金岙村的大会堂。

以上,大致将姚江金氏的得姓缘由、世系分派、迁徙路径、宗谱内容、宗祠堂号等,作了简要整理和介绍。多年来,笔者及家人各方求索,苦于文革毁损之烈,痛心之余,亦无可奈何。今日偶得一谱,甚感万幸。在此,要感谢金岙的金姚兴老先生,当年冒险保存此谱,对金氏一门而言,实乃功德无量;感谢九十高龄的金端良老先生,两次热情接待笔者的冒昧打扰,得以指点家谱的重要线索;感谢金连标村长,慷慨借以家谱,使笔者能够从容拜阅。

姚江金氏自永乐年间分居,至今已逾数百年。而笔者每次造访金岙,谈起自家所出,高龄老人都还能记得一二。说明长久以来,族人并未因分居而陌路,这或许要归功于义井巷同堂祭祀之效。人在各地,情有一堂,为笔者感受最深之处。

(作者:存心齋)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靖康   宋史   临安   竹林   余姚   德州   宗谱   世系   家谱   祠堂   中山   姓氏   永乐   笔者   民间   旅游   历史   姚江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