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之旅自驾游日记(续篇)

——穿越318国道和109国道沿途见、闻及感受(连载10)

7月21日(下午)

经历了七十二拐“魔鬼道路”之险,又看到了怒江天堑的地貌,还查阅了有关怒江建桥的故事资料,再联系到前面所走的险要地段,我对当年十八军英雄部队由衷产生了敬意。这里,我想把从网络上下载的相关文章摘录下来,一方面,我自己留作资料。另一方面,也方便我的文友读者,让你们了解十八军筑路英雄事迹走个捷径。

西藏之旅自驾游日记(续篇)

(当年怒江筑路之难,图片来自网络)

1、跨越怒江是川藏公路修建史上的又一险要工程。1953年6月,筑路大军到达冷曲河汇入怒江附近的峡谷地带。这里有10多公里的峭壁直立江边,狭长幽深的河谷望不见顶。此时又值汛期,江水暴涨,江面宽100多米,水深20多米,流速达8—9秒每立方米,怒涛轰响,震动天地,被当地藏民描述为“猴子难攀登,野羊都不敢下山喝水。”

2、 关于怒江大桥,还有一个更揪心的故事。在修桥之前,十八军某部一个排奉命在江岸绝壁上开凿石面。当任务完成时,山上突然掉落了一块巨石,除了排长,其余战士全部被砸进了怒江,壮烈牺牲。这位铁骨铮铮的排长仰天大哭之后,含着泪水冲着怒江大喊:“我也来了”,随后跳进了滚滚怒江,追随他的兄弟们去了,这一排战士真正做到了不求同生,但求同死。

建桥工程兵们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怒江边上的石崖上至今还留有“深山峡谷显好汉,怒江两岸出英雄”的题词,是最好的见证。

西藏之旅自驾游日记(续篇)

(图片自拍)

3 .在旧中国,从拉萨到北京至少要走一年,由藏入京的路线,一般是先翻山越岭到印度,然后乘船到广州,再由广州去北京。新中国成立不久后决心解放西藏,入藏部队边进军边修路,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14座,跨过14座汹涌的河流。

西藏之旅自驾游日记(续篇)

(图片来自网络)

4. 从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劈山治水”,艰苦修建,川藏公路北线于1954年12月25日正式通车,成为国道318线的一部分。至此,人背畜驮的进藏之路永远定格在西藏的历史上。天堑变通途,神秘的高原大门向世人打开。

5、 十八军的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所属豫皖苏军区部队和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第20旅,受命进藏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承担作战任务的先遣部队,主力是52师,1950年3月从乐山出发,前往甘孜;另一部分承担修路和后勤补给任务,由西南军区工兵司令部和后方部队组成。这支部队南征北战,胜利无数,但放下刀枪拿起锄锹修路,却是头一遭。一开始,许多战士对于修路这项任务并不如对打仗的热情高,但很快便认识到修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丝毫不亚于前方战场。

6. 修路部队的生活条件也十分艰苦,吃饭的时候饭会冻住,睡觉的时候头发会冻住,起床穿鞋的时候发现鞋也冻住穿不上了。由于海拔高、天气变化快、劳动强度大,战士们患感冒,进而转成肺炎的很多。即便如此,他们的筑路热情也依然不减,经常加班加点,要部队领导亲自到工地上生拉硬拽才肯收工。

7. 川藏公路全长2255公里,3000多名筑路者牺牲,川藏公路被称为“世界公路灾害的百科全书”,每公里公路都只要有1.5位筑路者牺牲,任何可能发生的灾害,在川藏线上都发生过。

(注:1、4、5、6、段摘自“中国西藏网”,作者,谢茜。2、3、7段网友没署名,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更感人的是十八军进藏时是干部带头。军长张国华为了给全军做榜样,带着老婆孩子一起行军进藏。途中,可爱的大女儿“三岁老兵”(战士们对这可爱的小女孩爱称)难难,由于“高反”转肺炎,又没有很好的医疗条件,成了第一个牺牲战士。

(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西藏   怒江   天堑   险要   续篇   排长   肺炎   广州   军区   国道   战士   部队   牺牲   川藏   公路   故事   日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