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和美食的圣地——巴黎

发现自己

「认识你自己 Know yourself」是德尔菲神庙的神谕之一,也是我这些年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完全认识自己,但至少可以做到今天比昨天更了解自己一些吧。

巴黎给我带来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让我发现了两件顶热爱的事:展览和美食。

大学时期在波尔多交换时我就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来巴黎生活,因为这里的文化艺术氛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我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2013年10月5号那天晚上,我参加了第一个巴黎白夜行活动,和小伙伴们沿着塞纳河走去大皇宫,寒风里排了长长的队去看Félix Vallotton的展。当时看的很多画已经没有了印象,以致于后来每每看到那次展览的画册都会翻一翻,但我知道从那一次起我对展览的爱开始在心里萌芽了。因为从小接受了不少音乐绘画舞蹈的熏陶,我对文化艺术向来都有偏爱,但之前从未有看展的习惯,或许真的是在巴黎高质量的展实在太多了吧。这些年大大小小的展看了近百个,去年整理照片时为最喜欢的十几个展览专门建了一个文件夹,偶尔想起回看一下还是满满的感动。

刚来巴黎的第一年我住在大巴黎,第二年我搬来了小巴黎。谢天谢地,这真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因为那时基本不在家做饭,去的餐厅多了自然有了自己的喜好。最开始在朋友圈小范围分享,后来大家发现我的推荐很不错就都来找我寻求餐厅建议。最开心的莫过于因此认识了不少喜欢美食的朋友。还记得第一次和H约见面就约在了香格里拉的香宫,把他吓了一跳,毕竟一般第一次见都是约杯咖啡。事实证明我们真的是超合拍的吃友,后来的约吃足迹遍布巴黎,从五星级酒店的下午茶到藏匿游客区的正宗粤菜,从历史悠久的法餐厅到口味了得的日料店。我第一次吃黑松露吃到吐也是和他一起哈哈哈。后来我就开了公众号成为了一个业余美食博主,小姐妹S也从我的粉丝变成了我的闺蜜。各种奇妙际遇又让我认识并采访了许多世界顶级的chef们,这真是得益于巴黎得天独厚的条件。

成为自己

一直都很喜欢Sacha Guitry的那句「Être Parisien, ce n’est pas être né à Paris, c’est y renaître成为一个巴黎人,不是在这里出生,而是在这里重生」。七年的时光让我不知不觉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巴黎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甚至有一次和法国朋友去点咖啡,他和店员小哥不约而同地认为我说的法语带着一股「巴黎腔」。且不说这口音好听与否,但当下我还是被这座城市在我身上的深刻影响给震住了。

展览和美食的圣地——巴黎

正如我在采访巴黎网红博主们的文章里所说,成为巴黎人的密码,并不是外在和物质的,而是内在和思想的。「巴黎女人并不等于喝红酒抹大红唇膏的女人,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神:首先一个女人要是自由的,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接受不同阶段真正的自我」。她们可能来自世界各地,却都在这里看到了和自己不同的人,然后重新审视自己,提升自己并影响他人。巴黎让我们得以保留自己血统的同时吸收周围人事物中好的部分,从而有了自己的喜好和风格,成为了我们自己。

要及时行乐

巴黎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行乐。

展览和美食的圣地——巴黎

以前总是喜欢等,结果喜欢的chef换了餐厅,喜欢的餐厅换了菜品,协和广场的摩天轮被拆了,杜乐丽的摩天轮也被拆了,纽约没去成,意大利也没能再去。你以为总会在那里的东西,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早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你以为总会去的地方,到头来一次也没去成。

所以现在的我奉行一个原则,想做的事就尽快去做,不要等最好的天气,不要等喜欢的人。最好的天气可能永远在以后,喜欢的人可能永远不会来。

今年看了不少哲学书,很认同伊壁鸠鲁和斯多葛学派的观点。伊壁鸠鲁认为「人生的极致便是收获快乐,尽享愉悦」,而他追求的并不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而是全身心体会最简单平常的事物并从中获得满足和愉悦。那么,就从细微处着手,好好享受当下吧!

不要和有毒的人纠缠

在巴黎的这些年身边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太多,直到去年我才明白有些人只会陪你走过一段时光,可能是几年,可能是一个月,甚至可能只是一晚,之后就会越走越远甚至消失不见。好好珍惜共同度过的每分每秒就好了。

但是,对于某些人,无论之前和他们有过多么美好的回忆,一旦发现他们有毒就要果断离开。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宝贵的,即使要浪费也要浪费在美好的人事物上。这话说来轻巧做起来却很难,毕竟有毒通常也意味着容易让人执迷。戒掉有毒的人,这过程和戒毒没什么两样。

好在经历过几次痛苦的戒毒之后我对自己与人交往的原则更加坚定了。一直都喜欢的是善良温柔的人,那些自私自恋又刻薄的人当然也有他们自己的朋友圈,只是和我的不是同一个罢了。对自己诚实,不要为了某些人做不遂自己心意的事。

另外一点就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如果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喜欢,不要想着给你和他们更多机会,因为大概率到最后你们还是相处不来。可能在当下你说不上来哪里不对,但不喜欢总是有原因的,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买和自己生活水平相配的东西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巴黎是一座欲望都市,清醒地明白自己的位置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避免迷失自我。从消费层面来说就是买和自己生活水平相配的东西,这一点在我每次去爱马仕巴黎总店之后感受尤其强烈。我也喜欢铂金包,可当自己的整体消费能力没有到一定水平的时候,挎着铂金包也一看就不像是自己的包。且不说店员愿不愿意卖,即使愿意卖我也可能连与之搭配的衣服和鞋子都没有。

展览和美食的圣地——巴黎

我也一直都认为每个人喜欢的品牌或多或少代表了这个人性格上的一些特点。好比说我最喜欢Dior,在它身上看到的是女性气质和优雅,其次是YSL,在它身上看到的则是大胆和反叛。而Chanel的爱好者A姐就曾经对我说,穿上它家的外套瞬间就「觉得自己是独立新女性」。

其实在巴黎住得越久就越会发现,很多能给人带来强烈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事物都是免费的。最后的这几个月最让我感到幸福的是:在阳光正好的午后坐在杜乐丽花园的小绿椅上读一本喜欢的书,在圣路易岛上的露天咖啡座和邻座的陌生大叔聊天逗狗,在橘园美术馆悄悄帮一对情侣拍了照片并发给他们之后收到了女生友好的感谢短信,在夏天的尾巴走了七条市政府为巴黎市民设计的探索路线并了解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正如我之前所说,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巴黎人,之后无论走到哪里骨子里都还是巴黎人。和这座城市旷日持久的爱恋,不会因为我的离开而终止。这只是我人生乐谱上的段落线,而不是终止线。

每一种生活都需要很多勇气,也很荣幸通过巴黎情书给过不少朋友温柔的力量。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拥有美好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巴黎   塞纳河   圣地   巴黎人   美食   及时行乐   铂金   摩天轮   相配   事物   餐厅   美好   咖啡   东西   发现   喜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