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珍贵美食?这道美味可是源远流长

馔。

单看这字可能有点陌生的熟悉感。

有人可能认出来了,有人可能没认出来。

珍馔。


非遗的珍贵美食?这道美味可是源远流长


或者再拓展到一句诗。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辞海》中说,“馔”者谓之“具食”,即存放在特制盒子里的食品。

而今天用它形容这碗面,则是精细复杂不易,最初是在木盒中的面。

馔面。


非遗的珍贵美食?这道美味可是源远流长


相传馔面最早源于周朝,后来在千百年朝代更替中成为宫廷美食,最后逐步流入民间,成大阳人逢年过节婚嫁庆典,招待亲友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主食。

馔面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这或许正能够体现当地热情好客的传统。和面时加入碱和盐,用钢管或者木棍进行弹压。

切小块密封发酵。擀面的时候讲究手法要到位,多换位置,薄厚均匀,切成如韭菜叶宽的细长面条。

至于它的高贵藏在步骤里。

擀面要薄厚均匀,对光透明。

这样的面需要切280刀,切出面条如韭菜叶宽。

做好的面不能急着下水煮,韵味都在等待里,要过几天才好,切记捂得密不透风。


非遗的珍贵美食?这道美味可是源远流长


面皮晶莹剔透,看起来不像寻常面一般白软,看着挺硬。

浇馔面的菜是用豆角、蒜苔、海带、油豆腐、胡萝卜等材料切丝过水后,调制而成。


非遗的珍贵美食?这道美味可是源远流长


而这样一碗高贵的面,配合着吃的时候也很高雅。

不仅吃馔面,还要奏乐,并美其名曰“响鼓酒席”。

醇香爽口的馔面,浅浅地盛在瓷碗里,红黄绿间杂的颜色好看得紧。

味道清香不散,入口光滑,同时也不失嚼劲。

给人和白面条不同的口感,体验面的七十二变。


非遗的珍贵美食?这道美味可是源远流长


当然,不再宴席上的馔面。

人们更多时候得靠着挑担小贩和面馆来一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切成   钟鼓馔玉   薄厚   周朝   辞海   面皮   豆角   密不透风   白面   逢年过节   源远流长   韭菜   面条   均匀   高贵   美味   珍贵   传统   美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