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富汗的种族特点看塔利班执政难度

一,从气候地形看他:贫穷、野蛮

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央,西亚的东端。地处西亚,中亚,南亚和东亚四大地区之间。

这里地形以高原为主,兴都库什山脉从我国塔县延伸到阿富汗的西部,气候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

高原和山地占全国面积的4/5,北部和西南部多为平原,西南部有沙漠。平均海拔1000米。首都喀布尔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3℃左右

全国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40毫米。

高原、高山,严寒、干旱,恶劣的生活条件,导致人们过着简单贫穷的生活。

人们逐水草而居,生活在河谷、山沟的绿洲上。星罗棋布的绿洲面积狭小,免不了抢夺争斗,人们自然天生爱好自由,野性难驯。

阿富汗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基本上以农牧业为主,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非常落后,交通很不发达。

二,从地理位置看他:重要、独特

阿富汗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贸易文化的重要通道和兵家必争之地。

独特的地理位置是重要原因。

自古以来,阿富汗便是亚洲交通的中心。历史上他曾东接中国,西向欧洲,北通俄罗斯,南通印度。如同一个十字路口,在亚洲的中心。

阿富汗在历史上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在陆上经阿富汗、阿拉伯国家传入西欧。佛教和伊斯兰教经由阿富汗由西向东传入中国。

对南亚次大陆而言,阿富汗是最重要的陆上门户。在历史上,亚历山大大帝、迦色尼国王马牧德和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建立者巴布尔都穿过阿富汗,入侵印度。

历史上很多大国都在这块土地指手画脚,波斯帝国、希腊的亚历山大帝国、印度的孔雀王朝、匈奴、突厥、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等。

谁都知道它的独特、它的重要,都想控制它,轻易成为亚洲的霸主,战乱纷争,一直延续到现在。众多野心家,雄心壮志,想在这里雄霸天下,但都成了过往云烟,匆匆过客。

这个十字路口,南来北往人群,川流不息。想在这里扎根生活的人不在少数,但绿洲稀少,争夺是唯一的方式,胜者为王。很难说现在生存下来的族人,血液里没有天然的斗志。

从阿富汗的种族特点看塔利班执政难度

三,从部落种族看他:封闭、自大

今天的阿富汗就是亚洲种族的大熔炉。

战争造成了民族的融合,各个民族在这里争夺、结合、定居、融合。

如今阿富汗共三十多个民族,其中主要民族有四个。人口最多的普什图人占全国人口的40%,其中又分杜兰尼人和吉尔扎伊人两大支系,其中又分为若干部落,其他民族更是派系林立,多到无法统计。

今天的阿富汗人民各个部落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圈地为居,各自为政,互不往来。

加上山地居多,山谷纵横。本来就互不往来各个部落更是互不认同,甚至彼此之间互相提防。正如老子所描述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

部落中人,不知总统部长,只有部落长老。

部落就一个国,统治权归部落长老所有,长老就是最高领袖。

可以说阿富汗就是一盘散沙。

国家对地方,无法统计民族和人口数量,无法收税,无法管理。

封闭的部落种族关系,让各个部落、地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感受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导致各地更加贫穷、闭塞。

阿富汗人大多是文盲,单纯无知,只知道吃饭、睡觉、防范攻击。外面的世界与之无关,天塌下来,他也不怕。

天大地大 部落最大。长老一声令下,他们就会拿起枪不顾生死,忘我战斗。

从阿富汗的种族特点看塔利班执政难度

四,从农民民兵看他:单纯、好斗

塔利班就是阿富汗的农民武装。

塔利班刚开始成立的时候是伊斯兰学生军,人数也只有800人左右,之所以后来成了气候,就是宣传工作做得好。很大一部分塔利班成员的作用就是穿行在各村各部落,发动人民群众。他们的口号是“我们都信伊斯兰教,团结起来 赶跑美国人!”

单纯的农民都信了,于是都成了塔利班。拿起枪就是战士,放下枪就是农民。全国农民都是民兵,整个阿富汗,就是塔利班的天下,美国怎么会是他的对手呢?

这些农民作战勇敢,又不贪婪。在他们的意识里,钱就是用来买食物, 多的也用不出去。当他们占领喀布尔的游乐园,就在里面玩起碰碰车,单纯的像个孩子。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 弱其智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现在的塔利班组织如果看到老子的这句话,应该是很有启发的。让这些单纯的农民吃饱穿暖,失去争强逞能的欲望,让那些恐怖主义极端分子不敢胆大妄为,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大半。

很多时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塔利班利用这群农民打下了天下,如果不能好好管理,迟早也会栽跟头。“打天下难 坐天下更难”管理和治理国家更加考验塔利班的智慧。

从阿富汗的种族特点看塔利班执政难度

五、从宗教派系看他:艰难、复杂

长期以来,阿富汗一直存在着民族、部落和教派矛盾。阶级结构,为地主、知识阶层(包括官僚,军官等)和保守势力(如部落酋长 宗教领袖,少数民族领袖)

从宗教上看,阿富汗属伊斯兰教国家,国内几大民族如普什图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等大多数阿富汗人都是逊尼派,只有哈扎拉人是什叶派,人口130万,占全国总人口的约8.6%(一说占20%),因宗教信仰和历史恩怨被大批杀害。

历史堆积的恩怨交错,派系矛盾,都让塔利班面临着复杂的关系和艰难的决定。

现在的塔利班要想建国,并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以及自身发展,需要领导人长袖善舞处理好内部矛盾,把众多的部落聚拢并保持团结稳定。

让政府世俗化政策得到保守派势力的认同;同时,约束恐怖分子或者与之断绝往来。

在宗教问题上,积极倡导“在现世努力创造美满生活,多做善功为未来的后世归宿创造条件”主要教义,让宗教为政治服务,为改善人民的生活服务;尤其要避免宗教的极端化,在歧视妇女问题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融入现代社会,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在外交上维持中立和不结盟的传统,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和平衡的关系,面对虎视眈眈的印度和土耳其,需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时隔20年,塔利班再次走上执政位置,能否以现代的观念来建立和治理国家,为阿富汗人民谋取一个和平幸福的未来。前路艰难,我们都拭目以待。

从阿富汗的种族特点看塔利班执政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塔利班   阿富汗   喀布尔   伊斯兰教   亚历山大   派系   帝国   印度   亚洲   长老   种族   气候   难度   宗教   民族   农民   部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