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游戏会偏爱你家孩子 ?

目前,60岁花甲老太太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这则新闻引起热议,很快上了热搜。

60岁花甲老太太,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反常的人物,特殊的时间和非凡的游戏才能结合在一起,竟有一份莫名的喜剧,难怪有网友调侃到:我奶常山赵子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来,国家最近出台的一系列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举措:要求落实实名制注册登录网络游戏,只能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8点~9点提供一小时的服务,还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这项举措出台后,当小孩子玩性大发的时候,却被踢出游戏间。懊恼之余,急得抓耳挠腮。正在无计可施之际,看到奶奶正在旁边,于是,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何不用奶奶的身份登录呢?然后,我们可以想见,在孙子的哀求、发赖、撒泼中,奶奶只好妥协。于是,六旬老太在凌晨三点,在游戏中绝杀、胜出、冲上游戏的排行榜,也冲上了新闻排行榜。

像这样的喜剧应该还多,说明家长的无奈更多。

孩子玩游戏时,家长是想干啥就干啥,那就是家长的轻松时刻。但只要你一说不让玩游戏, 孩子秒变“熊孩子”:大声哭闹,撒泼打滚,说什么也不听,家长干什么也不让干,不依不饶,大有一副不玩游戏,就誓不罢休的架势。这样的情况下,很大一部分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们只能缴械投降的份了。

“爷爷,借下你的身份证,帮我顺便刷个脸”

“我用我爸妈的游戏号就行了,他们的账号都是我在玩”

“我们网上租个号就行了,网上很多租号的”

……

为什么孩子不仅反应这么激烈,还早早地想好对策呢?

“我奶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游戏会偏爱你家孩子 ?

当国家出台一系列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举措时,家长无不拍手称快;对未成年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当下很多孩子仿佛是网络的原住民,网络游戏也是他们的“好朋友”。突然让他们从“故乡”走出来,离开自己的好朋友,快乐发源地,尤其是一次只能玩一个小时,正玩得兴起,突然中断,如同他们正要冲上快乐的巅峰,断然跌落,强大的反差让他们欲罢不能,情绪激烈,也就很正常了。

更严重的是有些孩子已经离不开游戏了。

2020年,我国超过一半儿童青少年近视,因沉迷网络游戏而影响学业、引发性格异化的现象呈增长趋势,游戏危害已然成为社会一块毒瘤。

现在,好多孩子一放学,回到家就开始向大人要手机、玩游戏。同学们在一起,不是玩游戏,就是在讨论游戏,游戏是他们的交际语言;本该是上课学习的时间,你以为他们心无杂念?你只要看看当老师一提到“王者”这两个字的时候,学生的激动表情,你就知道,他对游戏的爱有多深;更不用说休息的周末了,和游戏交缠拼杀的投入……熬夜玩游戏,几乎是游戏玩家的常态。

《经济参考报》发布的题为《“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的文章,爆出当前我国62.5%的未成年网民经常在网上玩游戏;13.2%未成年手机游戏用户,在工作日玩手机游戏日均超过2小时。

“任何一个产业、一项竞技都不能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

“我奶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游戏会偏爱你家孩子 ?

为什么这些孩子就是离不开游戏呢?

孩子的三观还没有完全正确树立,自我控制力也相对不成熟,意志力较为薄弱,惊险刺激、代入强烈,能主宰一切的感觉,让他们在游戏中能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再加上青春期现实交往遇到的苦恼和困难,导致一些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

而且网络游戏玩久了,也就在它的世界难于自拔,自制力就更加薄弱。如果放任孩子继续玩下去,对网络游戏世界依赖性也就越来越强,对现实世界的任何事情反而提不起兴趣了。

长期玩这种打打杀杀的网游,对孩子的人格也产生不良影响。游戏里杀一个人很简单,不需要负任何责任,时间长了,孩子会失去对疼痛的同理心和对生命的敬畏,而对暴力的向往却日益增强,对自杀和杀人的畏惧心理逐渐减弱,从而越发的漠视生命,诱发犯罪。

孩子的眼睛和大脑长时间被游戏控制,大脑没有休息的时间,人会陷入一种麻木的状态,生理上也会出现问题,例如植物神经紊乱,激素水平失衡,免疫功能降低,紧张性头痛等等……

当孩子一旦离开手机游戏,变得暴躁、焦虑、平静不下来的时候,那就说明他已经沉迷其中,上瘾了。

这种容易成瘾的孩子,一方面是游戏商对游戏的设计体验,但更多的还是家庭因素。

比如偷偷给孩子放水的家长,本身态度不够坚定,总是心疼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偷偷让孩子拿手机、偷偷让孩子用大人的手机账号玩游戏,看似“民主”,实则失责。一方面,孩子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真好,但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抱有玩游戏无所谓的心理,家长退一尺,他会进一丈,对自己的要求会越来越宽松。

还有:

多少家长自己就喜欢玩游戏,丝毫不顾忌孩子在身边看着的?

多少家长是宁愿孩子去玩游戏而腾出时间做家务、工作、玩乐?

多少家长是把手机送到孩子面前,没有任何管束的?

“我奶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游戏会偏爱你家孩子 ?

除了国家加强官方对游戏公司的管控外,家长们更应该切实有效地陪伴孩子。游戏不是家长教育失败的借口,更不是撕开一块遮羞布,就万事大吉。家长的陪伴让孩子感受到更多亲情的温暖和安全感,拉近亲子距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孩子能够多关注现实世界,与同学朋友相交,和家人一起享受温馨的家庭时光,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

首先,家长们应该多带领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比如跑步、游泳、打球、爬山……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操场上、草地上、院子里或跑步、跳远、打球等运动;或疯打嬉闹;或拼乐高,造房子,野外散步……在玩乐的同时,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锻炼。

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惊险刺激的运动中,能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让孩子在快乐之余,养成积极的心态,还能够在社交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

其次,家长与孩子一起度过休闲时光,一起读书、学习、做家务等,让孩子能够拥有成就感,获得自信,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感比起游戏带给人的满足更高级,也更持久,更利于成长。

第三,家长不要“唯分数论”、“唯成绩论”,在看见游戏被限制后,想的是

“我们家孩子终于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了。”

“游戏不能玩了,你不学习你还能干嘛?”

认为孩子自然就会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家长这一想法未免太太真了。

首先,指望孩子自己管住自己是不可能的,在游戏里获得成就,相较于学习更加轻松。

其次,短期内,孩子旺盛的游玩需求很难消减,他会想尽办法继续进入游戏。加上账号交易,灰色产业本身技术门槛不高,人脸识别技术不能将未成年用户全部拦于门外。

法律规定只是提高了未成年玩游戏的难度和成本,远非治本之策,过分依赖监管不能解决问题。

所以,家长千万别想做“甩手掌柜”,放任不管。

其实家长更应该做的是,着眼孩子的终身学习,快乐成长。鼓励孩子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多结交有益的朋友,多观察社会,多与大自然接触,在观察思考中获得成长,获得广阔的胸怀和格局,获得爱国爱家的情怀以及积极向上,开朗的心态……这也许对孩子来说,更为重要。

把孩子从游戏世界里拉出来,关键还是在于父母。父母给孩子更多的优质陪伴,比如运动、学习、参观、旅游,在亲人的陪伴中获得了快乐和成长,远胜于游戏。

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比任何外部条件的限制都有效。

“我奶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游戏会偏爱你家孩子 ?

“我奶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游戏会偏爱你家孩子 ?

“我奶常山赵子龙”,为什么游戏会偏爱你家孩子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常山   孩子   花甲   好朋友   游戏   举措   账号   奶奶   家长   现实   网络游戏   时间   家庭   产业   更多   旅游   手机   赵子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