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村的变迁

魅力新村 在水一方

天河村因有一条穿越而过的河流而得名,关于这条河的前世今生,根据史料记载慢慢道来。天河,在清水县为什么称樊河呢?这是因为天河流到清水县城以北,河西岸的邽山分支与河东岸的化岭山分支对峙的峡口上,樊姓人聚落成村,取村名为樊家峡口,这条河就被称为樊河。民国本《清水县志》,才将集翅河记载为樊河。1982年本《清水县志》,沿用民国本县志,称天河为樊河。因此,天河之名渐被遗忘,樊河之名就妇孺皆知。

恭门镇天河村同清水县新城乡谢山村马家山自然村毗邻,附近村庄的人,一直把这条河流称为天河。听到天河之名,使人油然联想到清清河水天上来,诗一般的灵动,画一般的意境。天河,的确是一条美丽纯净的河水,上游,青山绿水,植被良好,没有化工厂,也没手工作坊,水质清纯甜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岸边村落的人家,直接担天河水食用。

天河,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以前,两岸的村庄外边,都建有一座水磨。水磨,既提高了磨面的效率,也把人畜从推磨的苦力中解放了出来。到八十年代,现代钢磨粉机兴起,才取代了水磨。曾经在天河岸边隆隆吼响的水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闲置的一个个石磨盘,向我们人讲述着历史的变迁。

听老人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多产粮食,全公社组织各大队的人在天河川战天斗地,修河堤、改河道,人们用担子担、架子车拉山坡上的土,铺在岸边河滩上,土地粮田是争出来了,却挤占了河流的空间。1976年夏季的一场暴雨,天河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洪水猛兽,势不可挡。洪涛过后,满川全是浪渣石头和淤泥沙石。战天斗地的成果打了水漂。原来的土地,也成了洪水的战场。一场洪水过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旧河道隆起,变成了河岸,修成的良田,却变成了河道,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近年来,在党的政策照耀下,天平铁路、三级公路穿村而过,治水修路极大的改善了交通的便利和河道的畅通,天河村,也华丽转身,土坯房茅草屋已经成了历史;一排排漂亮的新农村,拔地而起,蓝天白云,红瓦粉墙,绿水青山,潺潺流水,已成为最适宜人居住的美丽小村。

天河村的变迁

天河,是一副画,鱼跃鸟鸣,白鹤散步,都是画的元素。春芽破土的力量,春花迷人的芬芳,都是天河特有的韵味。

天河村的变迁

天河,是一本历史书,书写着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进步,记述着村民曾经的忧愁和当今的喜悦,都是历史的长河里抹不去的一页。

天河村的变迁

天河,从因河而生,走向因河而兴,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发水产养殖,兴建休闲、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在这片灵秀的沃土上,一幅美丽乡村的宏大现实画卷正在渐渐变成现实。樊河流水皆美景,春夏时节最妖娆,大美天河欢迎您。

天河村的变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天河   清水县   战天斗地   峡口   水磨   县志   河道   岸边   洪水   河水   村庄   民国   河流   美丽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