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弓门寨 由陕西进入甘肃的第一重镇现恭门,关陇大道(“关”指天水市恭门镇的关山,“陇”指宝鸡市陇县的陇关)

关陇大道


关山,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主峰横亘于张家川东北部,余脉南延至陕西省西端宝鸡以北。南北长约100公里,海拔2,000公尺左右。为渭河平原与陇中高原的分界,泾河与渭河的分水岭,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设有关隘,历史上自长安西去,多经关陇大道,其中必越关山。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关陇大道历史源远流长。自周秦至汉唐直至明清,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岁月中,关陇大道一直是关中通往西域的交通纽带,为陇右要冲,关中屏障,军防重地,而且也是中西贸易、民族往来的大通道。为了打通西方商路,汉武帝派人进行了两次探险,其中一次是翻越陇坂,通过对沿途地理和北边敌情的了解,最后选定关陇道为西进的首选路线。为了确保这条路线的畅通,汉武帝在沿线设置天水郡及平襄、陇县、清水、戎邑、略阳等县。沿途“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五十里一寨。”“驿马三十里一置”。隋炀帝积极拓边时,关陇道又一次得到大规模的拓建,达到了通过御驾的标准。关陇道上车轮滚滚,商旅队队,驼铃声声,丝绸西去,珠宝东来,中西贸易十分繁荣。同时,关陇古道还在民族团结、宗教文化往来方面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唐玄奘西天取经;文成、金成公主入藏前后的200年间,唐蕃间使者常往来于关陇道。宋夏、宋金对峙时,关陇道通阻无常,但茶马、绢马贸易一直兴盛。元初在关陇道的基础上又开通了咸宜关,商贸更加繁荣。明清两代,是关陇道的衰落时期,由于海路大开,北路畅通,关陇道逐渐冷落。关陇古道张家川县与陕西陇县之间,长约100公里,海拔2000米左右,现遗存有依稀可辨的原始古道,道宽3米,有的路段由石板铺成,有的路段为乱石所埋;路两边为古树和次生林,杂草茂盛……


恭门镇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恭门镇是陇山西又一重镇。秦昭王曾命大将白起于此筑弓门寨以调集兵马镇压西羌。宋太宗太平兴国时又筑弓门砦。宋哲宗时复名弓门寨,并设巡检使和知砦官,下属五个小寨。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清水兵马都监魏成于其北山兴建白起祠。这里现存有清水主薄刘果撰文的《重修白起祠》石碑。为了加强关陇防卫,又依险构筑白起堡,元、明、清和民国时期,在堡周围陆续又筑起小堡30余座至今留存。其镇上下城子村西南200米处现存有一座占地30万平方米的方形古城残垣,群众俗呼凤翔府。此城依山面水偏东45°而筑。从残垣看,多见宋以后陶瓷残片,亦有铜镜、袖锤等出土。从以上所述可见,自秦汉迄唐至宋,这里一直是丝路古道上的古寨戎镇。

恭门镇位于张家川县城以东14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要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6°17′、北纬34°56′,东接闫家乡,西连张川镇,南邻清水县新城乡,北靠华亭县麻庵乡,是张家川县东部四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305省道横穿全境,天平铁路开通运营。樊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入清水牛头河汇入渭河。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凤翔府治县至南宋,为金兀书所破,1995年在凰翔府内开沟种树时,发现了大量的兵器(铠甲、箭头)和厚厚的文化堆基层,证实凤翔府毁于战乱非谣传。

清代,陕西三十六坊回族约10万人为了反抗清统治,在首领崔伟的领导下起义,失败后朝廷招抚,落户恭门,崔伟授予骑都尉之职(武二品),在恭门镇东堡子建学堂,开启了张家川县近代教育的先河。

崔正午总镇都督府中门楼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坐落在古土村)

恭门镇古称弓门寨,曾经是古丝绸之路由陕西进入甘肃的第一重镇。恭门镇历史悠久。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命大将白起始筑弓门堡,驻兵防御羌戎侵犯。有白起堡遗址为证。恭门镇北依北山,南临樊河。北山连绵三四里,两边向外,中间逐渐凹了进去,像一张弓。那弦一定就是由镇东流向镇西经白起堡一直向南的樊河了。恭门镇东与城子村(凰翔府遗址所在地)毗邻,西与白起堡相望,依山傍水,地势险峻,是由西向东翻越关山进入陕西的第一道关隘,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民国初年,地方绅士有感于战乱殃民,改称“弓门”为“恭门”。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主要景点

镇区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凰翔府遗址1处,有修建于清代的恭门清真南寺和双喜寺(毁于文革)。距离镇东5公里处,有修建于唐开元年间的佛教寺院——老庵寺,距离镇东14公里处,有国家一级文物汉碑保护地1处。以上三处文物古迹,坐落在风景优美、风光旖旎的关山自然林区,与陕西关山风景区自成一脉、相映成趣。在恭门镇以西6公里处,有修建于汉代的著名的鞑靼墙。

老庵寺,原名卧龙寺,俗称上寺,相传始建于唐代。因建在宛如爬卧之龙的山中而得名。后因杨家大湾尼姑庵毁于匪焚,众多年老体弱的尼姑出峡投靠于卧龙寺,迫使卧龙寺僧人下山,分扎在和尚川各寺,寺名遂改为老庵寺,沿用至今。这座千年古刹曾在民国时期,被列为清水县“八景”之一,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月初八都举办传统庙会。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老俺寺庙会)

国家一级文物,《河峪颂》摩崖石刻,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县恭门镇河峪村,主要记述了汉阳太守刘福生平政绩,以及主持修复陇道的事迹,是研究秦汉史、古代交通史以及羌、汉民族关系史的重要资料,与陇南成县的《西狭颂》被合称为甘肃摩崖石刻的南北“二颂”。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恭门镇是大秦岭关山脚下由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管辖的一个小城镇。翻开中国历史,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都在这里发生过战事,演绎了一幕幕血与火、生与死的历史活剧。而恭门镇特殊的地理位置则注定它必需要走进历史的风口浪尖。

秦家源—秦始皇的祖先秦非子为周王室牧马的地方,非子对养马十分在行,他自幼生在在与西戎交接的这片水草丰美,景色宜人的土地上。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秦家源,也是樊河的发源地)

任何亊情只要你深入进去,就会在平淡中看出神奇,在无声中找到力量。历史吿诉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大秦帝国这一中央王朝在相当程度上,其生命线就维系在大秦岭关山这个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之上。任何军亊力量想扬鞕东指,问鼎中原,横亘东西的大秦岭关山是一道天险。古诗云:”云橫秦岭今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张家川就处于大秦岭关山西侧,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大秦帝国的军事要地, 而恭门镇位于关山脚下, 任何部落势力要想逾越莽莽关山,必先攻克张家川, 占领恭门镇。而占领恭门镇是问鼎中原的唯一先决条件。这个逻辑关系正如街亭对蜀汉伐魏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一样。因此,一切高深的政治谋略和军亊韬略在这里都变得现实起来, 恭门镇就自然而然的成为大秦帝国的天然屏障和重要的西大门。

张家川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羌、戎、 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老家。商周时期秦人与犬戎等少数民族在这里杂居,在这里实现了汉民族与其它各少数民族的第一次大融合。但这一时期的秦人则处于各游牧民族的包围之中。商周时期, 由于犬戎经常侵犯,这里的秦人和对手犬戎多次发生激战, 因此张家川和恭门镇就成为周王朝防御羌戎的主战场。西戎在这一时期与中央王朝若即若离,随着中央王朝的兴衰而行进止。商代, 以周王室为中枢的中央王朝建都中原,西戎便乘机翻越陇坂秦岭大关山深入到关中地区。周人兴起于关中的渭北高原上, 随着周王朝势力的发展壮大和崛起,西戎逐渐被周人挤压到大关山以西, 以北地区。至周厉王时期,沉寂了200年之久的西戎又重新纠结起来,.对刚刚兴起的秦人政权构成严重威胁。但是,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这里居住的秦人承担起防范西戎,替周王室保卫西垂的重要任务。西戎要东经关中,必须与聚集在张家川恭门镇一带的秦人相争,否则无法逾陇入关。在秦人和西戎眼里,谁占领了张家川,攻克恭门镇,就意味着谁对中原逐鹿具有发言权。因此在这里打打杀杀,你进我退,兵火不息,路迹断绝,千里无烟,生灵涂炭,掀不尽的血雨腥风,演不完的疯狂杀戮。西戎与秦人这种惨烈的争夺至公元前395年前后持续了400多年。

张家川恭门镇所具有的这种战略生死攸关的利害关系,一直以来是秦王朝的一种心理上的震撼。千古一帝秦始皇曾祖父秦昭王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战略眼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秦国在秦昭王时期已经逐渐崛起,嶄露头脚。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强盛,秦昭王便萌生了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但要扫灭六国,必须要强有力的遏制西戎东犯,创造一个无后顾之忧的战略大后方,使西戎无机可乘。于是,公元前293年即秦昭王13年,秦昭王启用陕西郿县人白起为左更率兵在恭门依山势修筑大型堡寨工事,作为长期凭险据守,抗衡西戎侵犯的防御体系。而修筑这个防御体系工程浩大。白起此时正值英年,他奉命后与士兵休戚与共,同甘共苦,历尽艰辛在恭门这块原始森林,狭长河谷地带用数年时间修筑以恭门堡城为中心,以老庵寺城堡,泰山庙城堡,南山城堡,白起堡城堡为依托的五堡联防体系。并在麻山梁,阎家店梁,马鹿坡,关山顶等山头增建烽火台多处。一有军情,即通过多处依山而建的烽火台升起狼烟,向远在陕西咸阳的秦国都城发出警报。这样完整的军事体系加上有白起这样有勇有谋的大将屯兵驻守,使西戎闻其名而丧胆,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张家川一带秦人和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休养生息,茶马互市,商贸流通的良好社会环境。从张家川县马家塬出土的大量文物看,如车乘上的大量错金银饰件及金属质地的俑、牛、羊等都属国内首次发现。这充分说明这里早在战国时期就是中西交流的集贸重地,由此使古丝绸之路的形成年代至少要往前延伸500年。

厚重的恭门(弓门)文化史!

(天平铁路天河小站、樊河旁边的鱼塘凉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渭河   天水市   凤翔   关中   秦岭   关山   卧龙   甘肃省   陇县   王朝   文化史   陕西   王室   丝绸之路   古道   厚重   时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