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黄河一直都被我国民众誉为母亲河,从全国角度来看,我国的水资源分布并不均匀,南多北少。沿海地区多梅雨季节,降水频繁,但西南地区却长期干旱,降水量少。因此我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例如建造了著名的南水北调工程,造福一方民众。除此之外,还有一项被称作“第二条黄河”的、耗费4万亿巨资工程的推出,让印度都为之跳脚,它就是红旗河工程。那为何印度不乐意其建成呢?

新来的朋友记得点个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文章和视频,又可接收最新消息。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一、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

西北地区,深入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又因为大陆上各种地形的阻挡,导致来自太平洋的丰富水汽或湿润气团难以成功抵达,降水量自然不太可观,所以自然环境并不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同时水源不足,不宜居,不利于建设城市发展经济。为了减少我国区域发展的差距,政府耗费大量资金与物力,积极推动西部各方面的建设。

而在大自然难以发挥作用之时,人工降水或运水就成为获得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为解决水资源较为缺乏,导致的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我国推出南水北调等工程,解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需求问题 ,并取得重大成效。但单靠一个调水工程治标不治本,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二、“第二条黄河”方案的提出

因此早在八年前,就有引水入疆的初步构想,并在三年后,也就是2016年形成初步方案,也就是现在所谓的“第二条黄河”方案(全称叫“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该方案其实就是将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丰富的水资源,利用管道等基础设施运转调往到缺水的西北地区,说白了跟南水北调有异曲同工之妙。

计划最先从我国雅鲁藏布江开始,沿着青藏高原的周边地区铺设管道,再经过黄河流域,如渭河、汾河等,经过初期的人工干预与疏导流入刘家峡水库,最后抵达西北缺水地区。据调研,该计划将耗资4万亿元,正式建成后,预计年调水量可达600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的流量,因此才被称为“第二条黄河”。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除了能解决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它还能为我国增添超过20万平方公里的绿洲,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形成面积可达两亿亩的灌区、有机牧场,以及一条长达1千公里的内陆运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整体的生态现状。“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的调水路线,采用“遇山则绕”的建造方式,完美避开我国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一方面不会损耗山体,另一方面又大大降低建造队伍的施工难度,建成后全程可实现自流,塞上江南的设想终能实现。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三、印度再次跳脚,方案却有实施困难

印度,在听闻我国这个“第二条黄河计划”后,便再次急得跳脚,不出意外地对工程进行阻扰,并在国际上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印度方面认为要是该项目建成会改变印度河的源头水质,甚至还会对其境内东北地区的灌溉水源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毕印度只有一条恒河承担所有印度民众的日常用水。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但这种担忧是完全没有事实依据的,没有理论支撑。印度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由于该气候降水极不稳定,因此也多旱涝灾害。我国在雅鲁藏布江修建水利工程,不但不会威胁到印度的用水问题,反而会起到一个很好的调节水量的作用,避免印度受到各种因降水导致的自然灾害,同时还可能带动该项目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更何况我国水利工程师,建造时使用的是分段建造的施工方式,并不会影响或者对雅鲁藏布江的水源造成破坏,因此印度的说法根本没有可信程度。而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我们在自己境内修建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印度完全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因为地形、地貌、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第二条黄河”方案的落实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首先该项目的最初建造地在高原地区,而最终结点的地势却较为平坦,高度差可达1千多米。而且有些建造路段,因地势影响坡度较大,还有可能被山脉阻碍既定路线。要是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得凿穿挡路山脉,还得不断调节路段之间的联系,难度可想而知。

想要做到“自流”的预期,难度也较大。毕竟这个工程需要横跨大半个中国,这就需要水位差。换种方式说,在建造时必须保证有足够高的水位,那就需要凿山打隧道。但在山脉中实现,难比登天。由于地质活动不可避免,在山脉中打隧道,就会有很大的几率打出涌水。一旦打出涌水,就必须换地方,再次进行挖掘。这种施工,不仅耗时耗资耗力,更会对沿途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其次是项目的建造成本,雅鲁藏布江流域由于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且位于地震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因此地质灾害频发,时常会有较为强烈的地震发生,不利于工程实施。这也对水利设施的抗震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建造成本也较大,甚至可能会超出预期。

此外,项目完成之后的价值也是需要衡量和考虑的。国家开展的每一项工程项目,背后的投资、收益、获利方式等因素都要考虑。例如南水北调工程,它的水价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无数设施转运后,它的水价自然比使用地下水、湖水等的水价稍高。“第二条黄河”的后期也是如此,这些水资源能否真的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的水价定价?后期维修的价格?这些都是需要慎重考虑的。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例如,西北地区大多数水资源都是含盐量超高的碱水,看似干涸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其实也有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却无法浇灌农作物、无法饮用。所以,虽然西北地区人口数量相比中国东南部地区较少,但是能供人使用的淡水资源也较少,如此一来,人均用水量必然不多。

要是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落成,满足西北地区的用水需求,但也有很大的可能性造成更大规模的土地盐碱化,所以在项目建成前,就必须将土地的盐碱化问题先行解决。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除了上述列举的问题之外,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还有许多难点。因此到现在为止,该项目还在研究阶段,但无数学者为了西北地区的人民,没有放弃对其研究。因为他们明白,任何事情在刚开始的阶段,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我国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的建造,在刚开始时并没有国家看好,甚至有质疑声,却在06年正式通车,实现世界屋脊开火车的愿望。

中国人的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精神,恰恰也是这种精神让我国能屹立在历史洪流中不倒不败。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在更高级更先进的技术支持与设备支撑下,红旗河西部调水方案一定会克服种种苦难,中国将再次震惊世界。

我国斥资4万亿,打造“第二条黄河”,印度为何要反对这项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黄河   印度   雅鲁藏布江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河西   山脉   我国   工程   南水北调   水资源   水源   中国   地区   方案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