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从2013年开始施工,到2020公铁两路全面通车,一共花费了7年时间,我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的跨海大桥终于建成。这座大桥花费147亿人民币,一共有四万人参与建设。这座大桥耗时耗力又耗钱,但它的建造同时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许多好处,意义非凡。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大桥呢?

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一、跨越平潭海峡,建在风口上的大桥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以福州市长乐区为起点,途经人屿岛、小练岛等各大岛屿,最后到达平潭县,与京台高速相连。该桥完美地将大陆与平潭岛连接,全长共16千米,其中有11千米的长度都是建在海上的。

众所周知,该桥建造耗时耗力又耗钱,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建造的地区环境十分特殊,所以建造难度也十分大。

世界上被称为三大风口海域的有好望角、百慕大以及平潭海峡。这里风大、水深,被称为“建桥禁区”。根据具体数据来看,全年有大概60%的天气都是大风日。并且每天的风几乎都在六级以上,另外每年还都要经历那么三四次的台风“洗礼”。大风天气是这里的常态,偶尔来个台风也正常。

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那么这里为什么会长期大风呢?这里属于季风气候区,秋、冬季节风力最强,春、夏季节则较小。不仅受冬季冷空气南下影响,夏季台风影响,还受由于暖流北上形成的西南风的影响。另外平潭岛与大陆相离,之间有一定的狭道,所以在这里有狭管效应,会加强风力和风速。

长期的大风天气,影响施工的正常运行,拉长了建造时间。每年可安全施工日子不过百天,所以这整座桥花了七年时间才建造完也是情有可原了。另外每年几次的台风或者大风天气,可能会将刚修好的桥体和桥墩又损害一些,导致需要不断地巩固、加强。而且修路工人在大风天气里工作,十分危险,事故常发。

除了风大,平潭海峡的水也会“捣乱”。海峡地形,是在两块陆地中间,连接两大洋的地形。中间地区特别深,且水流急,海水波浪滔天。因此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的修建越到中间,修建难度越大。海水特深,要求的技术更高。我国虽然被称为“建基狂魔”,但在建造这座桥时,仍然是困难重重。

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其次就是水流问题,海水流速快,非常激烈,对桥墩的冲刷力很大。因此要求桥墩必须有足够的重量,并且插入土中够深,才能扛得住海水冲击。另外海水盐度高,腐蚀能力强,选用的建造原料必须要耐腐蚀。

特别的地区环境,对桥提出了许多特殊要求。只有完美地适应了该地各种刁钻的要求,才能造出惊艳世人的大桥。

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修建的过程中除了大自然带来的困难,还有人为的一些问题。这座桥的建立一共花费了七年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每天都会有源源不断的船只来回输送,这非常影响大桥的施工进度。

还有就是建桥需要的材料问题。大量的混凝土、钢筋需要运送到海上。不仅量多,而且都非常重,这工程量想想就可怕。

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即使是在风口浪尖,建桥困难重重,但我国还是成功了,这足以显示我国建桥的超凡能力和优越的建造技术。

二、高超的建造技术,绝对的大桥质量

所谓“上有对策,下有对策”,各种困难摆在面前,我国都能一一解决,多亏了我国高超的建桥技术。由于长期的大风、汹涌的波浪,使得大桥的建造十分危险,变数也很多。为此我国特意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和预报天气,实时指导建造进程。提前预测大风或台风天气,及时地停止施工,绝对地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另外为了适应大风天气,该大桥还采取了“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技术。使用“双孔连做”节段拼装造桥,不用再节段梁海运。既减少了施工时间,又减低了造桥的风险。这项技术绝对是国内首个,为我国后来的桥梁建造增加了经验。

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此次是跨海大桥,有11千米的长度是在水中的。为了保证桥体的稳固,我们必须精准地确定桥墩的位置。因此我国使用GPS定位系统,每天定量钉入海水中,有计划地完成钉桥墩任务。

因为造桥原料的搬运工程量大,非常麻烦。所以在这次建造中,使用了海上造桥机和现浇支架等特殊机器。极力地减少施工难度,简化施工过程。

正是因为大桥使用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所以这座大桥的质量也是没的说。据专家表示,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完全可以抵挡六级以上的大风,也就是说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可以正常通行的。

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平潭海峡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板块间碰撞激烈,常有地震发生。因此平潭海峡公铁大桥还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另外整座大桥整体十分平稳,坡度都不高。汽车、火车可以在桥上平稳行驶,安全度更高。

总之,即使修建难度很大,我国一直保持匠心,精心细心建造。不断突破自己的造桥技术,克服一个又一个难关,只为建造质量好,绝对安全的大桥。

三、优秀的跨海大桥,超凡的价值意义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公铁两用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下层为一级双线铁路。宽大的公路和铁路足以满足海峡两岸的交通需求。

中国再显神通,四万人奔赴台湾海峡,花147亿狂风下建造跨海大桥

此大桥的建设,加强了平潭海峡两岸的交流,使得平潭综合试验区得到进一步开发。对当地贸易发展具有推动作用,节省了人口移动的时间。

而且建设这座大桥一共有四万人参与,这也就意味着这个项目为四万人提供工作岗位。这座大桥建设的环境有多恶劣,大家有目共睹。大桥的建成足以显示我国超高的建桥能力。

最后,这座大桥的建设还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座大桥的重点虽然是福建省的平潭县,但却有利于增加福建省与台湾省的联系,有益于巩固台湾省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平潭县   平潭   台湾省   台湾海峡   桥墩   千米   年时   神通   大桥   狂风   中国   大风   台风   海峡   海水   天气   我国   时间   旅游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