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建国前期的中国工业水平非常落后,但是那个年代战争频发,没法制造先进武器的中国,只能选择向其他国家购买,其中,与德国的贸易往来非常密切。1934年至1938年间,德国向中国出售了40万套先进的装备,但是却没有收取与费用,而是指明要了三种矿产,这是为什么?是哪三种矿产?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一、德国不要金钱只要矿产

1934年,中国正面临着日军的侵略,本就经济条件落后的中国,在战争的压迫之下更加贫穷,同时,科技水平也很落后,面对日本的强大武器,中国士兵难以招架,只能寻求外援,向西方国家购买先进的武器抵御外敌。而德国,就是当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最为频繁的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量,达到了中国对外贸易的38%以上。

德国向中国出售了40万套精良的装备,但是并不要求中国付钱,他们提出,这些装备需要中国拿“钨”“钼”和“铬”这些稀有的矿产资源来换。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钨”可以冶炼出非常优质的钢材,这种矿产的碳化物非常硬,用来制作枪械、刀片、穿甲弹都是不错的选择,“钼”可以极大程度的改善钢和铁的耐磨性,还可以用于制作火炮内膛、火箭喷口等,同时生物的生长也离不开这种元素,“铬”的用途多用于汽车零件、录像带等,也可以防止金属生锈。最重要的是,这几种矿物的合金可以用来制作军舰火箭的部件,是非常重要的武器工业资源。

当时的中国并没有钱支付高额的武器费用,能以物换物自然是最好。德国为什么要拿40万套精良的装备来交换这些矿产呢,他们自己没有吗?

二、各取所需,中德以物换物

德国位于欧洲中部,东部与波兰、捷克相邻,北部和丹麦接壤,西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南接瑞士和奥地利,有9个邻国之多,还濒临着北海和波罗的海,领土面积357167平方公里。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整个德国地形多变,既有山峦,也有平原,还有湖泊,地势北低南高。德国北部是一片海拔不到100米的平原,中部是东西走向的高地块,西南部是莱茵断裂谷地区,南部是高原和阿尔卑斯山区。

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超过一半的流域都在德国,光是它的流域就占了德国国土面积的40%。德国的主要河流还有易北河,这条中欧的主要航道,三分之二都会流经德国。另外还有威悉河、奥得河、多瑙河等。德国最大的湖泊是博登湖,位于瑞士、奥地利和德国的交界处,面积536平方公里,是当地居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气候特征方面,德国北部是海洋性气候,温差小,温度也比较温暖。到了南部,就逐渐倾向于大陆性气候,温度会比较低,整体的温差还是不大。但是这种气候的坏处是:无论哪个季节,降雨量都不小。潮湿的气候难以发展农业,因此德国的粮食大部分也是进口的。

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方面,德国除了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大之外,其他的资源都很匮乏,绝大部分的资源都是靠进口的。因此一战之后的德国最缺的不是钱,而是资源,作为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工业强国,缺少资源会极大的制约德国经济的发展。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同时,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德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影响,没有资源也没有钱,只有先进的装备,于是他们就把眼光投向了矿产资源丰富的中国。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占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相当于整个欧洲。南北纬度跨度近50度,气候分布大部分在温带,一小部分在热带。东西经的跨度有60多度,第一缕阳光照到最东部的乌苏里江时,最西部的帕米尔高原还是深夜。

辽阔的国土面积涵盖了多种多样的地形,从高原到盆地均有分布。不仅国土面积大,中国的近海大陆架也非常广阔,海洋资源丰富,海盐的产量更是世界首位。德国最看重的是,中国的稀有矿产资源数量非常可观,是世界上矿产储量的大国,不仅储量多,而且质量好,利用率高。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虽然有资源优势,但是当时的中国工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根本无法将这些稀有资源利用起来,中国当时不缺粮食也不缺资源,最缺的就是钱和装备。在这种情况下,德国选择和中国利益互换,解了双方的燃眉之急。

1913至1937年间,中国的钨产量占全球的37%,钼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中德交易期间,德国每年向世界征购的超过一半的钨来自于中国,中国丰富的钨资源无疑给德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同时,德国也向中国提供了非常多的军事装备,中国面对日本强大的武器,终于有了一战之力。这样的合作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被作为日本同盟国的德国终止了。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三、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工业发展迅速

不仅是德国,1939年美国进口的钨也有61%来自中国,可以说,虽然没有强大的武装实力,但是中国凭借高质高量的矿产资源,也给二战时期的同盟国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是非常珍稀的,中国为了对抗强敌,只能拿出自己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发达的德国交换武器,虽然德国也是为了自身利益,但是他们提供的军事武器,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让中国看到了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既然中国有这么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什么要拱手让人呢。

德国自然资源紧缺,用40万套装备向中国提出交换,指名要三种矿产

如今的中国不管是工业还是农业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中国和德国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德国   中国   矿产   奥地利   装备   同盟国   储量   日本   矿产资源   自然资源   紧缺   稀有   气候   落后   武器   工业   旅游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