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地理BOOK

侵权联系删除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枪声、踩踏过后 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机场仍有万人待撤离。此前,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图/视觉中国

2021年7月,美国总统拜登在讲话时自信满满地说道:“阿富汗政府拥有30万装备精良的部队,对付7万多人的塔利班根本不在话下”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然而结果我们都知道,阿富汗政府连同驻阿美军连连溃败。匆忙撤退的美国军队为这场长达20年的战争画上了一个戏剧性的句号。

阿富汗战争是美国投入时间最长的战争,从2001年9·11事件开始,到今年美国完全撤军为止,美国砸入了2万多亿美元,这样巨量的消耗全部付诸东流,不禁让人发出疑问:

美国怎么了?或者说,阿富汗怎么了?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驻阿美军,拥有顶尖的装备和后援支持。图/视觉中国

实际上,美国不是阿富汗打败的第一个超级帝国,很可能不是最后一个。阿富汗号称“帝国坟场”,从亚历山大大帝到中国大唐,再到近代的英、苏、美三大帝国,超级大国们似乎约好一样,特别热衷于入侵阿富汗,也像约好一样,全部在阿富汗撞得鼻青脸肿。

翻开阿富汗的近代历史,就是一部由战争和死亡编织而成的残酷史诗。

阿富汗,这个位于欧亚大陆中间的“超级小国”,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为何会受到超级帝国的轮番蹂躏?这些帝国又是如何全部失败的?看完本文,你会有所收获。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阿富汗地理位置示意图。图/《地缘看世界》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三大帝国的侵略

时间倒退到40年前。

1979年底,由于阿富汗国内发生政变,新上任的元首阿明有亲美倾向,苏联开始全面入侵阿富汗,决定扶持亲苏傀儡政权。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时任阿富汗元首哈菲佐拉·阿明。图/wikipedia

在入侵行动开始之前,当时的苏军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就已经预见到:“苏军出兵必然会陷入到无休无止的游击战中”。然而奥加尔科夫的远见并没有得到苏联高层的重视。

苏联仅用一个星期就占领了阿富汗全境,控制了包括首都在内的所有大城市。

然而正如奥加尔科夫所料,很快,阿富汗的游击部队就成了苏军的噩梦,无休无止的游击战使苏军深陷战争的泥潭中,进退两难。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1979年12月27日:苏联入侵阿富汗。图/视觉中国

美国得知苏联的境遇后,立刻派兵支援阿富汗境内的反对派武装,而这些被支持的反对派武装中,有一个大佬,他的名字叫本·拉登。

最终,苏阿战争持续了十年,总共造成了阿富汗100万人死亡,国家几乎全面崩溃。战争也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十年消耗的海量军费压力、世界各国对侵略的质疑、国内的舆论压力...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1988年5月15日: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9个月内撤出全部军队11.5万人。图/视觉中国

最终,苏联于1989年撤兵阿富汗,留下了冷战期间苏联最耻辱的一段历史,也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分崩离析的国家。然而没等阿富汗开始恢复,仅仅十几年后,我们熟知的美阿战争爆发了

在美国和苏联之外,曾经的世界最强霸主大英帝国也对阿富汗垂涎不已,并发动了三次对阿战争。三次战争,均以失败告终,“日不落帝国”终究还是在这个超级小国的反抗下,降下了落日。

1839年,反法联盟在拿破仑战争获胜后,英国牢固确立了“举世无双的世界霸权”地位,成为世界单极霸权帝国。

1839年12月,第一次英阿战争,英军大举入侵当时已经倒向俄国的阿富。

次年8月,英军几乎未遇抵抗便占领阿富汗几乎全境。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1839 年 7 月 23 日,英军全面入侵阿富汗。图/wikipedia

然而同100多年后的苏联一样,占领阿富汗后驻留当地的8000名驻军面临的不是鲜花与美酒,而是无休无止的噩梦。

阿富汗全境开始掀起众多抵抗运动,势必要推翻英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赶走驻阿英军。英国被迫增加了一倍驻军,依然承受不住抵抗组织的持久偷袭和攻击。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崎岖的山地地形为阿富汗游击部队提供了绝佳位置。图/wikipedia

1841年11月,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爆发大规模反英暴动,众多英国军官被杀。英国再也承担不起战争的消耗,在2个月后决定撤出全部驻军。然而阿富汗人并不给一个人留一丝情面,他们对撤退部队展开了疯狂偷袭,16000名驻军几乎全军覆没,仅余40多人。

1878 年10月,5万名英国重军开进阿富汗,第二次英阿战争爆发。英国同上次一样,仅用了短短数月便实现了对阿富汗的全境控制。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第二次英阿战争。图/wikipedia

也同上次一样,等英国部分主力军队撤回印度,只留下驻军后,阿富汗各地开始爆发起义,驻阿英军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潭,与起义军展开了长达2年的攻防游击战。大量流失的军费使英国再次意识到这场战争将会变成一个无底洞,迫于无奈,1880年,英军全部退出阿富汗。

1919年5月,英国再次大举入侵阿富汗,此时的阿富汗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武装资本,拥有5万人规模的正规军与大约7万人的民兵。阿军队对英军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抵抗,最终逼停了英国的进攻。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第三次英阿战争。图/wikipedia

就这样,在短短100多年间,阿富汗与三个超级帝国都进行了5次殊死搏斗,葬送了三大帝国侵略的企图。

而对于一个一穷二白的“超级小国”而言,“帝国坟场”的称谓,是在一次次殊死搏斗、破釜沉舟换来的血之勋章。

回到开头的问题,“超级小国”阿富汗究竟为什么如此受到超级大国的侵略?阿富汗人为什么能一次次击退如此极端的强敌?

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于阿富汗的一个特征:极其特别的地理位置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阿富汗:地缘决定的命运

阿富汗位于欧亚大陆最中心部位的伊朗高原,这个位置可以称之为“欧亚非大陆的心脏”,是整个世界的枢纽中的枢纽。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它的北侧是欧亚游牧民族的必经之地—中亚。

南侧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两河平原(延伸为整个阿拉伯半岛)

西面是欧亚古典文明的 交汇地—安纳托利亚高原(包括大高加索山脉)

东面则是东方各大山系的发源地—帕米尔高原(包括兴都库什山脉)

我们可以将伊朗高原与上述四个地区合在一起,定义为‌‌“欧亚非大陆的腹地”。而阿富汗,就处于这个腹地的中心

足以见得,阿富汗这个国家,阿富汗就像一只占据了森林中央位置的鹿,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被众多狼群争夺的命运。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可以说谁控制了这片腹地,谁就控制了整个大陆的中心,也就掌握了欧亚大陆的战略优势。今天的美国,作为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片腹地的重要性。

而对于美国,在西面,土耳其已经不是一个问题,北约成员国的身份,已经表明了它愿意接受美国领导的意愿;而能够脱亚入欧,成为欧盟的一分子,正是土耳其目前竭力追求的目标。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虽然美土双方保持着盟友的关系,但是在许多问题上依然有很大的冲突。图/wikipedia

南面的伊拉克是美国决定用武力收复的第一个地区(1991 年、2003 年两次海湾战争),在阿拉伯半岛的其他国家都已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情况下,这个地区当然不能例外。石油是造成它在四个‌‌“边缘地区”(腹地)中成为出头鸟的重要原因。

既然西面和南面都已经不是问题,那么就要考虑东面和北面了。中亚五国虽然从前苏联分离出来,但俄国人的余威还在。中亚地区还能够从俄国获得足够的利益和保护,因此美国还不能对这块腹地‌‌的“北边缘地区”有太多想法。同样的道理,“东边缘地区”的帕米尔高原也只能先放在一边。

很显然,地处‌‌兴都库什山脉的阿富汗就成为了美国眼中的那块“肥肉”。事实上,这一地区由于纵深够长,无法绕过,战略地位比帕米尔高原要高很多(而且它有一条瓦罕走廊可以直通中国)。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概述图。图/《地缘看世界》

因此在伊拉克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时,美国便决定动手了。当然,拉登对美国的那次非对称战争是美国急于动手的直接动因,但即使没有“9·11”事件,美国在解决完伊拉克后也会找机会控制阿富汗。

这就是美国入侵阿富汗的地缘政治原因。

同样,40年前的苏联在将整个中亚地区和‌‌西边缘地区的大高加索地区纳入国土后,阿富汗是俄国最急于控制的地区。如果得手,俄国人将基本控制整个东边缘地区

事实上它已经接近成功,在 1973 年至 1979 年 9 月间,苏联在阿富汗先后发动了三次政变,扶植傀儡政权。美国也不甘于放弃这一战略要地,塔利班和“基地”组织就是那时被扶植起来对抗苏联的。然而结果我们都知道,苏联的侵略,最终毁于一旦。

对于100多年前的英国而言,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军事实力独一档的超级帝国,英国有着更大的扩张野心。在19世纪,英国和俄国展开了“殖民竞赛”,在海外竞相争夺殖民地。如果英国能控制住阿富汗,就能控制俄国南下的要道,阿富汗自然成为了英国觊觎的对象。当然,即使大英帝国发起了3次凶狠的侵略,它的命运和他的两位后辈没什么不同。

而阿富汗之所以能一次又一次击退帝国们的侵略,同样离不开它的地理因素。

阿富汗整个国家几乎与兴都库什山脉这个地理单元重合。兴都库什山脉由于其及其复杂险峻的地势,给阿富汗分散在各地的抵抗军提供了绝佳的游击场所。而入侵者的重装部队、后勤补给进入阿富汗的唯一通道——开伯尔山口,是道路崎岖险峻、易于伏击的危险之地。

“超级小国”阿富汗,如何成为“帝国坟场”?

△开伯尔山口,绝佳的伏击地势。图/wikipedia

即使是拥有迄今为止最强大军事力量的美国,仍然需要通过开伯尔山口从巴基斯坦向驻阿美军运送补给,而在这一山口通道中,他们显然已经吃到了大亏。(美国甚至曾经希望中国从瓦罕走廊向其提供补给)

到这里为止,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阿富汗“帝国坟墓”称号背后的真相,是由于其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引来的悲剧。而这悲剧的始作俑者,则是大国强权间的政治博弈。每崛起一个强权,阿富汗势必会经历一场灾难。

今天的阿富汗从美国的侵略中挣脱了,明天呢?

(文章仅原创作者的个人想法,立场他人会有其他不同的看法,有不认同地希望各位理性对待。文章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阿富汗   帝国   帕米尔高原   山口   欧亚   俄国   山脉   苏联   坟场   英国   小国   腹地   美国   英军   中国   战争   地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