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文章转载于ado&菠萝 国潮博物社

作为国宝的大熊猫,时而活跃在国内社交网络,时而化身文化使者走出国门。

不过这次,“滚滚”连音乐都不放过了。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最近官宣成立的PANTHEPACK乐队,便以“大熊猫”为核心元素发布了其宣传片,彰显华人风格的同时,兼备嘻哈流行元素,引来了一时的关注与热议。

“大熊猫”音乐是巧合还是趋势?它会一直发展下去吗?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Part.1

国潮音乐正流行?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近几年,国潮风一直在时尚潮流的中心,最令社长印象深刻的是"2020天地音乐节"。

它聚焦“中国创艺”,引入了先锋的“国潮”元素。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除了形式新颖,天地音乐节的阵容也是相当豪华了。不管是岩洞侗族大歌队、南音的非遗传人蔡雅艺、还是”东方古老摇滚乐“华阴老腔,都是“国宝级”的非遗音乐大师。

这场饕餮盛宴由上海辐射到武汉、重庆、佛山、8天的时间,85场跨城市的现场演出,经典的非遗音乐与创新完美的展现了中国音乐的魅力。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而今年由“国潮音乐嘉年华”举办的上海国潮音乐节也取得了较好的效应和口碑。它以音乐为载体,豪华的嘉宾阵容,在视觉和听觉上都有着浓浓的“国潮味”。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除了线下的活动,在不少线上的节目里,国潮音乐也是主角。

在之前的音乐类节目《新声请指教》中,“国风国潮”也成为了“音超学院”新生们的考核内容。

不管是古色古香的诗情画意,还是古典与新潮结合的“电子国风”,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极具中式美感的音乐吸引,也更加老少皆宜。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而不久前央视的热播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便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将传统与流行碰撞,再加上「俊美少年」这一极具吸引力的外在形象符号,几乎博得了全网关注。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此外,《潮流合伙人》、《中国诗词大会》、《上新了故宫》等国风综艺的流行,都印证着国潮的影响力在逐渐扩大,而这些国风潮流综艺总是离不开国潮音乐。

那“国潮”音乐究竟是什么?

普遍来说,国潮音乐以中国传统元素为创作灵感,结合当下音乐的流行元素进行创作而打造的现场音乐品牌。

或流行、或说唱、亦或是乐队摇滚......国潮音乐的呈现形式也十分丰富。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Part.2

国潮音乐凭什么出圈?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首先,国潮文化的大背景对一切含有中国传统文化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推动力。

由百度和人民网研究院联合发布的《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国潮”在过去十年中关注度上涨528%。

近五年,中国品牌搜索热度站品牌总热度的比例从45%提升至75%。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数码、服饰和美妆。

而新国潮也同样在向文娱领域渗透,中国音乐也跻身这次排名的前十之列。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在这样强烈的风口下,平台和创作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最明显的还是属于短视频平台,由于传播特性,在此类平台上爆火的歌曲通常都会迅速出圈,掀起一股热潮,变得“人人可翻唱”。

就如之前由戏曲与流行元素结合的热门歌曲《苏幕遮》,在去年上半年被使用次数达到了120万次,音阙诗听的《芒种》拍摄使用量更是超过700万次。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各种破圈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国潮音乐,也引来了越来越多的翻唱和模仿。甚至有短视频平台发起了“国乐回潮”活动,鼓励创作者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国潮音乐的创作。

其次,真正让国潮音乐一直热下去的是它将中国文化与潮流音乐相结合,兼备传统与现代的特色。

从歌词上来看,多数的国潮音乐离不开古诗词的加盟。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有着“新翠徒留,落花影中游”的相思之意、“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的离别之恨、“牡丹作别折柳在,任痴痴染上黛眉”的游园爱情。

之前走红网络《囍》,也是借用“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的传统习俗为创作背景,融入唢呐等中国传统乐器,“叹青梅竹马”般道出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暗示了封建社会的陋习。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但是国潮音乐并不死板,唱法新颖不拘束,戏腔与电音更是常驻嘉宾。

就像陈柯宇对《天河的彩桥》形容的一样,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首古风气质的歌曲,但其实是“牛郎与织女”见面一起“蹦迪”的感觉。

而嘻哈、摇滚等各种唱法更是赋予传统音乐以新鲜活力,吸引到了足够多数量的年轻听众群体。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如AI Rocco和王嘉尔的《Bruce Lee李小龙》,该曲以中国功夫和“李小龙”为中国文化的符号象征,借助易懂的中英文歌词表达。

较为上口的旋律、独白说唱的穿插以及歌者较为特色的烟嗓和低音,成功展现了融合中国文化的嘻哈文化,表达了中国人通过自身的音乐力量和功夫精神来搭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诠释了新的中国嘻哈潮流。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Part.3

国潮音乐能热到几时?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早在“国潮”流行前,周杰伦便用一首《东风破》打开了中国风的大门。

用接近诗句的表达方式来创作歌词,借用中国古典乐器琵琶的曲调,加上西方的R&B曲风,兼备中国文化内涵和流行元素,给人以时空交错和耳目一新的感觉。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在此之后,陶喆的《望春风》,王力宏的《在梅边》,吴克群的《将军令》,再到许嵩的《清明雨上》、《惊鸿一面》等,或融入了中国古典诗词歌赋,或运用了古典乐器乐调。

加上创作者真情实感的融入以及生动化的故事,使得每首歌曲都自成一体和浑然天成,引得中国风歌曲一度流行。

而在不久前,国潮音乐却被泼了冷水:不少热门歌曲被爆抄袭问题。

打着原创的旗号,却可以直接被识别原曲,拼凑嫁接等方法在现在的爆款音乐上屡见不鲜。

越来越多相似的歌曲难免让大众产生审美疲劳。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不够有记忆点的歌词、较为雷同的曲风和对传统文化的随意改编,都很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毫无疑问打击了国潮乐的热度。

那如何制作真正有魅力的国潮音乐?

我们要明白国潮音乐强调的是中国品牌,还是融入中国文化符号的音乐。

在我看来,二者兼有。

国潮音乐的组成既需要足够的中国文化元素,又须得贴近时下流行,两者的结合没有时空上的限制。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音乐的实质不过是以另一种艺术化的方式去呈现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从而给予人们前行的力量。

而结合人们当前对国潮的普遍认知,品牌化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一大特色和着力点。

如何展现国潮音乐?

跨界到影视领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周深的《大鱼》,由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推出。

国潮音乐,会是传统文化的“新解药”吗?

依托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椿”“湫”“鲲”之间的故事纠葛,在旋律上悠远绵长,歌词从恢弘场景到细腻情感,具备丰富画面感的同时又不乏动人细节,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哀愁,又直戳人心。

打造高质量同时又具备持久传唱度的国潮歌曲可谓是任重道远,但社长相信只要传承和发扬的内核不变,国潮音乐就会一直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音乐节   音乐   创作者   国风   大熊猫   传统文化   中国   解药   热度   乐器   符号   中国传统文化   元素   潮流   品牌   歌词   旅游   歌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