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昌发展的几点建议

#南昌省会城市担当大讨论#

提纲

1、 打造大都市圈不靠合并周边城市,而是靠产业吸引人才聚集:城市合并一定要考虑为什么要合并,一定是合并后能产生新的增量,能够打破原来的隔阂,能够在产业、资源、人口、教育等方面形成互补。一定要1+1>2。打造大都市圈要靠产业吸引人才聚集。首先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第二要有宜居便利的生活环境留住人口;第三要有宽松的营商环境培育和发展企业;第四要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营造高端的城市氛围。

2、 产业发展的3点意见:主动引入竞争,用好存量;格局大眼光远,留好余量;政府做好服务,吸引增量。建议南昌可以重点发展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制造业,养殖为代表的农牧业,新农村、中端民宿及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业,展览、特色美食、演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同时推动相关产业产品的出口业务。

3、 打好人才战略这张牌:人才战略的关键是发展教育。要发展高等教育、办好基础教育、鼓励教育培训。本科院校应该再增加3~5所,专科院校应该再增加5~8所。累计可以为南昌每年增加10万年轻人。发展基础教育要公办为主干、民办树上开花。要多发展公办基础教育,兜底减少年轻人生活压力。鼓励校外私立培训机构发展。要发展本地培训产业。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企业技术资源,再引入高效现代的培训机制和管理体系,建设几个本地的著名培训机构,为本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模式进行产业孵化,以赠送培训服务的模式支持企业发展。积极为校企合作发展培训提供平台。打好人才战略这张牌,还要充分利用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二流人才领导三流队伍建设四流城市。一流人才培养三流人才变成二流人才建设一流城市。

4、 城市建设是政府的主业:做好城市规划、为发展留好空间。做好城市基建、为发展带来底气。做好城市管理、为发展提供动力。做好城市推广、为发展展现魅力。

正文

1、 打造大都市圈不靠合并周边城市,而是靠产业吸引人才聚集

江西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出台50条举措全力支持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这个政策本身是对的,南昌要发展,一定要走大都市圈的路子。但是很多人,包括一些本土专家教授都提出南昌要发展必须要把周边某市某县并到南昌的区划中来。对此我是持保留意见的。

我认为南昌的发展空间从目前来看还是很充足的。比如高新区、望城、赣江新区、瑶湖西等,都有很充足的空间给南昌提供各种想象。南昌要不要扩容,要不要把身边的小兄弟并进来,这要从内生动力来思考。

为什么要扩容?我认为扩容是为了产业、资源、人力、教育等发展要素形成互补,能够让这些发展要素比较顺畅的流动,形成发展的合力。

一方面可能是目前的体制下需要合并的地区之间有无形的墙,导致合作困难、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而合并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南昌县和南昌市之间,隔着一条昌南大道,规划竟然是背靠背。好在这1-2年做了很多贯通工程,两边人员流动才日渐通畅。

另一方面可能是空间不够,土地不够,限制了城市的发展。比如北京把通县合并为通州、深圳的北进东扩。还有就是南昌的开发红谷滩和朝阳洲。

在我看来,目前靖安、永修、余干等地和南昌并没有可以形成互补的状态,更没有因为隔阂影响发展。所以合并的目的就变成了单纯的把南昌的面积扩大,人口加大。但是合并后南昌市的人口的绝对值是加大了,人口的组成和密度并没有改变,那合并又有什么意义呢?1+1=2的事情而已。顶多让这几个县的房子进一步虚高,泡沫更丰富一些。

至于发展空间,上面述及,空间还是很大的。之前的昌九一体化,据说两点中间会连成片,有大片的土地可供产业发展使用。现在做的怎样了?似乎成果就是修了一条高速、然后打电话不算漫游。可是现在全国都取消了漫游。也就剩那条高速还在发挥作用。

所以,城市合并一定要考虑为什么要合并,一定是合并后能产生新的增量,能够打破原来的隔阂,能够在产业、资源、人口、教育等方面形成互补。一定要1+1>2。

我认为打造大都市圈要靠产业吸引人才聚集。

首先要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

第二要有宜居便利的生活环境留住人口;

第三要有宽松的营商环境培育和发展企业;

第四要有丰富的文化产业营造高端的城市氛围。

下文都会述及。

2、 产业发展的3点意见

南昌的发展动力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事情。到底是先有产业然后吸引人口还是先有人口迁入才能吸引产业落户?我认为,政府在其中要成为关键的上帝之手(牛顿认为宇宙运行的最初始的动力是上帝的第一推动力,从那以后,宇宙就按照规律自己运行了)。

对于南昌的产业发展,我有三点建议:主动引入竞争,用好存量;格局大眼光远,留好余量;政府做好服务,吸引增量。

主动引入竞争,用好存量。南昌是有一些产业基础的:汽车(江铃)和飞机(洪都)为代表的制造业,养殖为代表的农牧业(双胞胎、正邦),新农村(安义、湾里)及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业等,都是南昌的存量。如果能盘活这些存量,南昌的经济就能上一个大台阶。比如,江铃集团是南昌的汽车产业核心,下属企业、分厂、配套供应商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生态圈。圈内人才至少有几万。但是,近十年中国的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长三角、珠三角、湖北、京津冀已经成了汽车产业的四大金刚。南昌很多汽车配套商纷纷迁往这些地区。长此以往,南昌的汽车产业必将没落下去。怎么办?吃老本坐以待毙?我的药方是主动引入竞争。南昌应该主动引入一两家规模较大的主机厂落户本区。好处有四。一、提供充足的岗位吸引人口;二、通过竞争提高本土汽车产业的待遇,从而吸引外来人才,留住本地人才(江铃的人才外流对江西和南昌来说很可惜。培养这么多年,最后把最有创造力的岁月奉献给了北上广。)三、稳住配套企业,维护生态圈。四、倒逼本土企业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国家允许外资独资或者控股汽车主机厂,正是吸引企业的好时机。

格局大眼光远,留好余量。南昌在规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未来5-8年,甚至15-20年的发展。优秀的案例是经开区:格局宏大、交通便利、商住产业错落有致、经济繁荣、向东空间无限延伸。失败的案例比如小兰开发区:一个新建的国家级开发区,以工业为主,竟然有大量的双向2车道道路。往来货车经常堵车,上下班非常难走。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当时小兰在规划的时候,少修一条车道就能多卖一块地,也就能多挣一点钱。可是以后呢?多修一条路也许可以多发展10年,这个账又怎么算?南昌在吸引产业的时候要重视长远利益,不要只看眼前。市辖某区建设一个新型创业园,据传说基层领导提出要以单位面积的GDP来考核成绩。这个创业园是一个新产业孵化园,要追求的应该是培育成功多少新产业,怎么可以以单位面积GDP作为创业园的发展指标?后来听说为了完成目标,引入了很多大型企业入驻,小企业和创业团队的身影就更淡化了。我在杭州出差,听当地某创业园的人介绍,该创业园最引以为傲的成绩就是培育出了一些新兴产业公司,虽然公司发展以后,总部都迁出了,但是在产业园的业绩上总是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相比之下,高下立判。

政府做好服务,吸引增量。政府在本区的发展中,要做好服务工作,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营商环境。要树立服务型政府的意识。中西部和东北的政府总有一种父母官的心态,总觉得没有自己的指导,企业就不会发展。其实,发达地区的政府往往是扮演一个隐形的服务者。企业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不需要政府来规划。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需要政府帮一把。引用《种树郭橐驼传》的一句话:其伺也诺子、其置也诺弃。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应该是:为中小企业及创业企业提供业务外包服务(财务、招聘、出口报关、法规认证);为校企合作做媒;网络化政务、一站式服务,做好监管和黑名单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切实困难,要求什么都要帮,不是什么都要管。只有做好了这些,企业才能开开心心搞业务、聚精会神谋发展。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徕之,政府做好服务才能吸引增量。

最后,建议南昌可以重点发展汽车和飞机为代表的制造业,养殖为代表的农牧业,新农村、中端民宿及红色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业,展览、特色美食、演出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同时推动相关产业产品的出口业务。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的资源还有新余和上饶的太阳能产业、赣州的稀土产业、南昌的LED技术优势、南昌的高校优势(虽然在全国来说,南昌的高校是少的,但是在江西也算是垄断级别的,而且离湖北近,可以吸引湖北的高校毕业生)。江西的茶叶(福建的茶叶也很著名,还有安徽、云南、浙江等。这些地方的茶叶流通或多或少都要经过江西。所以江西天然就是茶叶的贸易和集散地。) 樟树的药材 (这些年也在被亳州等地抢去风头)。充分利用这些就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人才、资金进入南昌。

(后附:南昌应该发展文化产业)

3、 打好人才战略这张牌

人才战略的关键是发展教育。要发展高等教育、办好基础教育、鼓励教育培训。

人才的原生土壤还是高校。一个地方的高校越多,人才的产量就越多。除去毕业以后外流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当地发展的主力。所以要想发展一个地方,高校建设非常重要。高校可以聚集人才,引入各种新思维、新技术。对调节当地的人口年龄比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南昌高校资源还算丰富,但是依旧不够。本科院校应该再增加3~5所,专科院校应该再增加5~8所。累计可以为南昌每年增加10万年轻人。就算有一半留在南昌,稍加时日,就是妥妥的红利。高校应该继续建在地铁沿线。比如下罗片区、瑶湖片区。既可以提升地铁的使用频率,也可以方便校际交流,还有利于学生周末消费,带动周边乡村发展,又不会造成土地压力。政府可以出面为校企合作做媒。专科学校的学生最后一年全部到本地企业实习。半年上生产线了解熟悉生产,半年到开发、质量、售后等部门了解企业运行。企业仅支付最低工资补贴学生生活,但是要有培养培训学生工作能力的义务。

除了发展高校,基础教育也很重要。安居才能乐业。子女读书问题解决了,爸妈才能安心工作。发展基础教育要公办为主干、民办树上开花。要多发展公办基础教育,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应该以公办为主。教育兜底减少年轻人生活压力。要鼓励校外私立培训机构发展,既能吸纳教育人才就业,也能丰富和满足子女多样性发展的需求。

要吸引各种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入驻南昌,发展本地培训产业。南昌的企业都有培训需求,在职人员也有继续教育需求。目前满足需求的模式都是从北上广深鄂等地请人来本区培训,或者进行网上培训。应该主动发展本地培训产业。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企业技术资源,再引入高效现代的培训机制和管理体系,建设几个本地的著名培训机构,为本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模式进行产业孵化,以赠送培训服务的模式支持企业发展。积极为校企合作发展培训提供平台。稍加时日必定有长足的进步。

打好人才战略这张牌,还要充分利用人才。

所谓利用人才,第一就是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比如,南昌的绳金塔街区的开发,就是一个尴尬。这么好的旅游资源,又是老城区。应该要在充分学习全国各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全国招标进行规划和建设。现在的绳金塔街区,长不过几百米见方。从一头走到另一头,不过10分钟。产业呢?美食。没有了。而且美食还有很多是全国遍地同质化的烤肉、烤香肠、烤鱿鱼、芋圆。总之没有一点特色。加上停车又超级难。真的想说爱你不容易。当时就应该打通绳金塔和十字街,从北往南直通王府井,这样商业容量大,游客黏性强,消费品种也丰富。连我这样的普通百姓都能看出问题所在,我敢断定当年规划就是本土的老乡做的。而反观699,开发之初也不大行。现在越搞越好。究其原因就是引入了专业化的经营团队。

南昌再搞规划和建设,一定要在充分考察成功案例的基础上,邀请全国的专业人才来规划建设。充分考察要求要认真的学、深入的学、虚心的学。不能是几个外行领导在一堆下属的陪同下走马观花就结束了。邀请全国的专业人才就是要有包容心,要舍得花钱,要百里挑一。

所谓利用人才,还要引进高端人才。

二流人才领导三流队伍建设四流城市。一流人才培养三流人才变成二流人才建设一流城市。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要舍得花钱引入高端人才。高端人才会带来新的思想、思路、方法。会带来改变。比如江铃股份重金聘请黄少堂先生就是典型案例。

高端人才知道行业的前沿,能看懂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我们选择发展VR产业,一看就是非专业非高端人才的选择。真正的高手绝对不会搞VR。(VR现阶段最大的用处是在游戏产业。而且,未来10年VR也不会有太大的产业效果。)比如贵州发展大数据、杭州发展智慧城市,这都是高手支招的结果。

4、 城市建设是政府的主业

在南昌的发展中,政府真正应该做的是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市区建设,也包括工业区、产业园、高校园、新农村等的建设;既包括道路水电等基础建设,也包括文化建设、制度建设;既包括实体建设,也包括氛围建设、形象建设。归结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条:

做好城市规划、为发展留好空间。做好城市基建、为发展带来底气。做好城市管理、为发展提供动力。做好城市推广、为发展展现魅力。

做好城市规划、为发展留好空间。上文已经述及,不赘述。

做好城市基建、为发展带来底气。城市基建要一步到位,抓紧时间。所谓一步到位是不要反复修。举个例子。胜利路步行街,依稀记得上上一次改造约在8年前,其实也不知道在改造什么,反正修了2-3年。改完以后没过多久,又进行改造,修地下商铺。一修又是2-3年。前后搞了5-6年。终于,凉了。为什么?反复修,没有完整规划,想到一出是一出。没有产业升级,修旧如旧,新瓶装旧酒。与此同时,红谷滩万达、梦时代、铜锣湾等CBD迅速崛起,把原来习惯到步行街的顾客都吸引到这些地方。去步行街的习惯一改就是6年。终于养成了不去步行街的习惯。甚至连步行街周边的人都喜欢去万达、铜锣湾这些地方。当然,同质化竞争也是原因,但是衰败至此,也是罕见。现在更是大力发展步行街拍地摊,也算是产业降级的典范。所谓抓紧时间就是决定要做的事情就要赶紧做。不能拖延。拖延第一会严重影响士气,第二会严重影响财务状态,第三会好事变成坏事。比如南昌地铁,十年修了一条半。同时启动的武汉,5年修了一个地铁网。地铁的效益来源于网络化的运营,只有成网才能吸引乘客。如果南昌当年在3-5年的时间一鼓作气把1-4条线都修完,现在的南昌肯定更有活力。另外,十年前的规划假设要10亿资金,如果3-5年完工,钱还是够的。但是迁延时日,拖到十年,算上通货膨胀和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原来的拨款肯定不够,于是要追加投资,自然捉襟见肘。早点完工,早点运营,早点挣钱,早点还债。与此类似的还有洪都高架。贯通多久了,匝道还是老样子。

做好城市管理、为发展提供动力。城市管理是城市软实力的最集中的体现。南昌的城市管理,是典型的中部城市。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分化差异明显。走在红谷滩,道路整洁、交通有序、管理到位。恍惚间以为走在上海。但是来到青云谱,道路破损、路灯灰暗、电动车穿行车流之间、十字路口辅警模式闯红灯。一瞬间又像回到上个世纪。笔者曾经就京山菜场门口乱停乱放一事凡6次投诉至12345,迁延一个多月没有解决。甚至管理者都没进行实地调研就回复已经完成整改,说的好听是忽悠市民,说的难听是玩忽职守。管中窥豹,可知南昌市域内城市管理水平都极不平衡。城市管理差,优秀人才就不愿意落户;城市管理差,市民生活心情就不会舒畅;城市管理差,破窗效应明显;城市管理差,基层干部懒政怠政遗祸无穷。一个城市的管理好,投资者就有信心;一个城市的管理好,市民没有后顾之忧;一个城市的管理好,后进者会不由自主的见贤思齐;一个城市的管理好,基层干部会有服务意识和改革的活力。这些都最终将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试想一个具备优秀管理能力的城市,投资者和外来人才怎么能不相信自己会取得成功?

做好城市推广、为发展展现魅力。酒香也怕巷子深。南昌在过去是有一些走在全国前列的案例,但是见诸媒体的往往是别的城市的类似举动。比如多年前我看到新闻报道某市采用一元投币无人售票公交车,其时南昌已经实行2年余。多年前我看到新闻报道某市采用空调公交车,其时南昌也已经实行多年。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我们要勇于展现自己,勇于创新,尤其是对于一些制度创新,更要主动宣传。形成一种开放、开明的氛围和形象。尤其是制度创新,要不怕犯错。小平同志当年就说过,一个地方改变不会影响全局,可以试一下,不行再改回来。南昌的宣传要多方位。既要有传统媒体,也要有新兴媒体;既要上国字头的央视,也要占领网络阵地;既要宣传城市新气象,也要宣传老城区的生活气息;既要宣传新产业的蓬勃生机,也要宣传宜居悠闲的生活环境。

最后再提一点,南昌要不拘一格用人才,可以把各行各业的人才吸纳为政府的智库。不要拘泥于大学教授、财经专家。要善于吸纳有丰富基层经验的人才,要多听取基层对于产业发展的建议,尤其是需要政府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要把不同层次的人才用在不同的地方。苔花牡丹竞相开。

附文

南昌应该发展文化产业

提纲

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能否得到发展,我想重点是这个地方的人口组成或者说人口结构。两类人的需求是非常强大的,第1类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通常是大学毕业,在机关、公司或者企业从事白领工作。第2类人可能文化水平没有第1类人那么高,但是在内心深处总希望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层次提升到第1类人的水准。这两类人其实是文化产业消费的主力军。

第1类人,原生土壤还是高校。所以要想发展一个地方的文化消费,高校建设非常重要。南昌本科院校应该再增加3~5所,专科院校应该再增加5~8所。累计可以为南昌每年增加10万年轻人。带来2500万的年消费能力增量。

文化消费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有文化产品。一方面政府要为各种文化活动的主办方和组织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政府要对消费者进行培育和帮助。政府应该分出一部分精力在高校以及企业的白领阶层。培养他们文化消费的习惯,这些人是会持续进行文化消费的。

正文

一个地方的文化产业能否得到发展,我想重点是这个地方的人口组成或者说人口结构。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们对文化产业产品的需求。那么有两类人的需求是非常强大的,第1类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通常是大学毕业,在机关、公司或者企业从事白领工作。第2类人可能文化水平没有第1类人那么高,但是在内心深处总希望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层次提升到第1类人的水准。这两类人其实是文化产业消费的主力军。

上面讲的第1类人,原生土壤还是高校。一个地方的高校越多,第1类人的产量就越多。除去毕业以后外流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当地文化消费的主力。所以要想发展一个地方的文化消费,高校建设非常重要。高校可以聚集人才,引入各种新思维、新技术。对调节当地的人口年龄比例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南昌高校资源还算丰富,但是依旧不够,本科院校应该再增加3~5所,专科院校应该再增加5~8所。累计可以为南昌每年增加10万年轻人。就算有一半留在南昌,按照每人每年文化消费500元来算(包括电影、戏剧、演唱会、社团活动、各种展览),就是2500万的年消费能力增量。另外,这些高校可以直接带来5000个工作岗位,带动校园周边商业发展,可创造10000个校园周边服务业岗位。

文化消费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有文化产品。以南昌为例,其实有文化消费需求的人口数量还是不小的。但是日常的文化消费主体还是电影。话剧一年通常只有10~15场左右,各种音乐会大概也在这个数量级,展览类更是少的可怜,每年举办的艺术类展览可能10场都不到,而且因为宣传做的不好,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展讯。另外南昌的一些社团组织,比如最老牌的无雨,还有一期一会、白领青年会、南山、一知、线下活动趴等,也是南昌本地文化消费的生力军。但是普遍也过得不好,勉强维持全靠热情。可以称为生力困难军。

再以豆瓣同城为例。当你打开豆瓣同城活动,南昌的本地活动数大概在30以内。而且有一半是重复的或者很无趣的。上海却多达300以上。同为中部重镇的武汉和长沙也在100左右。从这里可以看出提供的文化消费产品不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市场和产品本身是相互促进的。有市场就会有产品,反过来产品更丰富,市场发展越壮大。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事情。谁能够在这个循环中产生上帝之手第一推动的作用?我认为政府还是很重要。政府应该做到两只手往前推。

一方面政府要为各种文化活动的主办方和组织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包括资金、场地、政策、宣传、拉赞助等。让有心从事文化产业的人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从而茁壮成长,度过困难的初创期。

另一方面政府要对消费者进行培育和帮助。现在来看政府在这方面是有所作为的,但是我认为方向走错了。比如有很多演出,政府会出钱购买一部分票送给残疾人、贫困人,社区大妈。可是这些人群一定不是文化消费的回头客和长期客户。并且是那种反复培养也不会进行主动消费的人群。所以政府应该分出一部分精力在高校以及企业的白领阶层。培养他们文化消费的习惯,这些人是会持续进行文化消费的。

我想南昌的文化产业要获得发展,政府一定要有所作为。

这些年南昌的文化产业在自我的繁殖下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进步非常小。

政府也做了一些事情,比如举办红谷滩话剧节。但是我个人觉得做得远远不够。

江西的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本身就是文化消费的深厚的土壤。南昌要在这基础上把文化消费培养起来,第三产业才会有新的增长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南昌   增量   基础教育   文化产业   城市管理   人口   高校   代表   产业   地方   政府   人才   城市   文化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