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花费数百亿,中国为何非要建空间站?能得到哪些回报?


20年花费数百亿,中国为何非要建空间站?能得到哪些回报?

图为中国空间站

20年来,中国航天花费数百亿经费,终于实现了如今自主空间站发射等等一系列壮举,而这也引发了不少人的疑问:空间站的作用难道不能用卫星代替吗?中国到底为何非要建空间站?将一个这样的航天器发射上天,并且维持多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上工作生活,究竟能得到哪些回报呢?毕竟在不少人眼中,空间站就是个装了几个航天员的大铁罐子,然而在空间站建设背后的原因揭晓后,各方都不得不赞叹中国的长远眼光, 那就是航天科技的蓬勃发展,最终会化作造福民生的力量。

20年花费数百亿,中国为何非要建空间站?能得到哪些回报?

图为中国空间站

2021年4月29日,长16.6米,直径4.2米的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被顺利送入近地轨道,这次发射让中国正式开启了自己的空间站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将会连续发射空间站的各个舱段,以及轮换的航天员和物资,将其打造成一个体型不输国际空间站的大型近地轨道科研中心。

许多人都问:中国空间站究竟有什么意义?首先,空间站的发射让中国有了一个可以常驻宇航员的太空飞行器,而不间断进行航天发射和科学实验可以有效推进中国航天科技产业链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就像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在上世纪极大推进了美国的航天技术发展一样,而这些技术最后又逐渐平民化走进了千家万户,改变了全世界人民群众的生活,有时候就连参与太空计划的科学家自己都不知道这些计划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有利影响,例如现在很多人吃的方便面、里面的脱水蔬菜,还有家长的救星纸尿裤等,这些产品及其背后的技术,实际上一开始就是为航天员准备的。

20年花费数百亿,中国为何非要建空间站?能得到哪些回报?

图为中国空间站

此外,空间站本身也能为中国甚至是世界各国航天员和科学家提供极为珍贵的空间资源,用来进行空间探索。地心引力和地球大气层虽然能保护人类免遭太空恶劣环境伤害,却也无法满足一些涉及失重、真空的科学实验所需环境,因此有很多实验只能在太空中完成,才能验证科学家的理论究竟是否正确,事实上,在中国公布的空间站科学实验项目当中,就包括了伽马暴偏振探测仪,星云气体的光谱研究、部分混相流体在微重力下的行为研究,以及高性能微两相冷却系统的空间应用等等一系列多国科学家提出的理论验证,空间宝贵的中国空间站,将会安装超过1000台各类科学仪器,涵盖领域也将包括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等。

甚至就连航天员自己,也是研究的对象,毕竟,在真正进行长时间在轨生活之前,谁都不知道低重力环境究竟会对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为了解决航天员遭遇的低重力导致骨质疏松问题,美国在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过程中还,专门研发出了地舒单抗和罗索莫单抗等抗骨质疏松药, 2020年,中国进行的乳酸菌太空实验,仅持续三天,就有效诱变了鼠李糖乳杆菌M9的益生特性,如果使用滞留太空更久的空间站进行相关实验,很可能产生更多有利变异。

20年花费数百亿,中国为何非要建空间站?能得到哪些回报?

图为长征5号火箭

简单来说,中国空间站的成熟,对这个国家乃至全世界来说都意义重大,不仅能证明中国的航天实力,也能产生对航天科技和深空探索的强大推动力,有效推动中国科技发展,即使目前这些技术看起来还有些高深莫测,但作为软实力储备的,也很可能在并不遥远得未来,发挥出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空间站   罗索   中国   阿波罗   航天员   科学实验   重力   美国   航天   太空   科学家   环境   计划   旅游   技术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