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前因

二二六事件:1936年2月26日,日本数名下级军官率领近1500名士兵在东京各地执行暗杀任务,杀死内大臣斋藤实、大藏大臣高桥是清等多名政界高官,这就是“二二六事件”。

1937年7月7日,日本陆军借口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索。遭到中国军队拒绝后,日军悍然发动进攻,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甲午战争后,强占中国台湾,“九一八事变”过后又强占了中国东三省。在此之后,日本就上了华北。

在日本的计里,占领中国东北是为了将之作为基地,对苏联开战。但是,中国人不甘心被日本奴役,一直顽强抵抗,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规模一度达到三十万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日本变中国东北为战略基地的计划,迟迟没有取得进展,就开始筹划扩大侵路规模。

日本的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借口国民政府援助东北义勇军,以及刺杀亲日分子,开始在华北制造事端。

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梅津美治即

蒋介石当时还忙着围攻中国共产党,不愿意和日本再起摩擦,于是指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与梅津美治郎谈判。梅津美治郎看准了国民政府的软弱,提出了撤销河北省内的国民党机关、中央军撤出河北省、禁止排日活动等等无理要求。何应钦迫于压力,答应了日方的要求,这就是《何梅协定》。

与此同时,日本特务机关首脑土肥原贤二也和察哈尔省省长秦德纯签了一份协定内容和《何梅协定》如出一辙。

日本陆军对此还不满足。他们想在华北五省(山东、山西、河北、察哈尔、绥远)建立和“伪满洲国”一样的傀儡政权。土肥原贤二找到平津卫戍司令宋哲元,威胁他宣布“华北自治”,否则关东军将出兵华土肥原贤二还劝诱亲日的冀东专员殷汝耕,让他建立了“冀东防共委员会”,这也是一个听命于日本人的伪政权。

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土肥原贤

日本人步步紧逼,激起了中国人的愤慨。北平各大学校长联名给宋哲元写信,表示坚決反对“华北自治”。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也在酝酿之中(即“一・二九运动”)。蒋介石更是直接电令宋哲元,要他不要继续和土肥原贤二接触。

宋哲元最后顶住了日本人的压力,通知士肥原贤二,不会宣布华北自治。

作为缓和紧张局势的手段,国民政府被迫退让,同意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以宋哲元为委员长,充作东北与华北之间的缓冲带转年年初,日本爆发了“二二六事件”,陆军随后开展大清洗,秉持“国家总体战”原则的统制派掌控了陆军实权。在统制派看来,日本缺乏资源,想举国投入战争,实现总体战,必须要从中国掠夺资源,其中华北的煤炭资源格外关键。而且要想和苏联开战,需要让国民政府站在日本一边避免双线作战。

到了年底,中国爆发“西安事变”,张学良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抗日救国,中国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让日军也开始有所忌惮。负责制定战争策略的战争指导课课长石原莞尔认为,再谋求“华北自治”已经不现实,如果继续向蒋介石施压,很有可能把他推向苏联

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在陆军的同僚们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不时有直接开战的言论冒出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就劝陆军高层“给南京政府一击”。

日本陆军内部分歧越来越大的同时,中国的抗日情绪到达了新的顶峰。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此前答应日本在他辖境内修筑铁路,现在也不认账了。日军为了警告宋哲元,往北平近郊的丰台增派了个大队的士兵,双方距离只有五六公里。

驻丰台日军在演习中途,借口ー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遭到了中国军队拒绝。日军随即发动了进攻,制造了卢沟桥事变。这一事变使得日军内部对华开战的声音占了上风,全面战争爆发了。

后果

日本扩大侵华战争:1937年8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陆军参谋本部部长石原莞尔下令向中国增兵,开始全面侵华。

结论: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端,两国自此进入长达八年的持久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卢沟桥   关东军   事变   北平   总体战   苏联   华北   土肥   国民政府   委员长   日本   日军   蒋介石   中国   士兵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