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有个古村不简单,走出三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梅州有个古村落,叫做侯南村,侯南村是百侯镇政府的所在地,旧称“溪南”,与侯北村隔梅潭河相望。村内有畲坪子、茶亭下、宝善楼、银子坑等居民点。经济收入以农业、加工业、瓷业为主,侯南向来注重文化教育事业,清代科甲甚盛。世代延续的文教之风促成了侯南村在科举时代的兴盛。从侯南村走出了杨讚绪、杨鋪时、杨演时3位翰林,杨之徐、杨成梧等17名进士,举人110名,秀才则不计其数。

在梅州有个古村不简单,走出三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行走在侯南村街巷,一抬头便能望见嵌于民居门楣上方的各式门额。彰显家风的“耕读传家”、追溯先辈的“关西世胄”、表明官宦身份的“州司马第”……各种门额人文味浓、书法精彩,彰显着侯南“文化之乡”的风采。全村有大小古民居90座,其中杨氏80座。古民居多为九厅十八井官厅式大屋,36条石砌街巷将大宅连为一体,形成“三十六条巷,巷巷都一样”的神奇民居布局。古民居多座西北向东南,避风向阳,体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在梅州有个古村不简单,走出三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侯南村建村于宋代,现存种德堂和大书斋,均建于明嘉靖年间。拥有县级文保单位2座(通议大夫第、肇庆堂)。肇庆堂由百侯镇侯南村楼下富商杨荫垣所建。肇庆堂又名敬修衍庆,建于民国六年,距今已有90余年,占地近3200平方米,主体为“堂”、“横”组合的府第式客家围屋,围屋侧是一幢精美的两层西式洋房,与其它地方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中那种屋内为客家围屋结构、外墙采用西洋风格装饰的民居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特点为主次分明,一中一洋,虽然各据一方却又紧密相连,屋内梁柱、斗拱、屏风和门窗依然保留着一幅幅精美的雕刻和色彩斑斓的绘画图案,仅雕刻就有镂空见底的透雕、打磨圆滑的圆雕和深浅起伏的浮雕,用料有石雕、泥雕、木雕和瓷雕四大类,构图奇特、风格各异、工艺精湛,是梅州山区独具特色的中西合璧客家民居。

在梅州有个古村不简单,走出三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通议大夫第约建于1750年,距今250多年,该屋原主人杨缵绪,与其弟杨黼时、杨演时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先后考取了进士,而且都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因为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所以在民间传说里,就有“隔河两宰相,十里九状元,还不及我一腹三翰院”的故事。杨缵绪,字式光,号节庵,曾以焦弘勋案与庄亲王抗礼,秉公执法,不附不阿,惊动京师,名噪一时。于乾隆二十四年(1814年)告老还乡。其夫人受御赐“七叶衍祥”金匾,至今仍悬挂在中堂。

在梅州有个古村不简单,走出三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古老的侯南村,通过三十六条鹅卵石铺就的巷道绰约伸展,将120多座古老的祠堂、民居小院、中西合璧的洋楼连缀在一起。鹅黄的圆石小道、黛 色的青砖墙、黝黑的瓦面,还有高大的芒果树林,构成质朴的客家民居风情,这些坚硬的建材,通过当地人的设计巧思,转化为永恒的建筑音符。

在梅州有个古村不简单,走出三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侯南村有《杨氏族谱》、《李氏族谱》、《百侯杨氏文萃》等历代文献近70种。还有“白侯马山寺碑”、“通乡公禁碑”、刘统勋为杨搢云题“进士”匾、乾隆帝赠杨缵绪夫人“七叶衍祥”匾等。传统手工艺有老字号“广合兴”牛肉干,客家名小食薄饼、忆子粄;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鲤鱼灯舞,五鬼弄金狮舞、广东汉乐以及祈春福、酬秋福等传统民间民俗活动。

在梅州有个古村不简单,走出三个翰林、17个进士、110名举人

如今的侯南村,古老的巷子依然保存响亮的脚步声,漫步其间,可以看到灿烂的童颜,听到咿呀的童声,悠扬的汉乐不时飘进耳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梅州   进士   童颜   翰林院   梁柱   侯马   雍正   肇庆   中西合璧   族谱   街巷   举人   翰林   民居   客家   屋内   古老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