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高考作文三大雷区

近些年来,高考作文多要求考生写作论述类文章,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思辨性。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对此进行了详解,助力备考2019高考的考生。

如何避开高考作文三大雷区

怎样才算是有自己的观点?陈老师认为,主要在于独立思想和敢提出质疑。以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为例,题目是作家卢新华的一句话: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这个题目很开放,不管持什么观点,只要能说服人就是好文章。但陈老师坦言,那一年的考生作文让他觉得特别遗憾:竟然没有考生对这句话提出任何质疑。

文字的历史大约三干年,三干年前没有文字,1949年前,多数中国人不识字,他们怎读有字之书?而且历史上有很多不识字的人也干出了一番大事业。阅卷时,陈老师很希望有考生提出质疑,还专门通知所有阅卷老师,如果看到就告诉他。但到作文阅卷结束,也没有看到一个考生提出质疑。

如何避开高考作文三大雷区

作为多年的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陈老师评价高考作文时有四大标准:重视真情实感的表达;提倡面向现实生活;提倡理性思考、提升思辨能力;反对矫揉造作的文风,提倡准确、简洁、流畅、明了的语言。陈老师说:“写论述文不要掉书袋、过多举例,要提升用词准确性,要注意文体和语体相互匹配,这也是考生写作时最容易踩的三个雷区。”

雷区1.举例泛滥

在写作中,理性思维是借助概括、判断、归纳、演绎等逻辑形式表述,体现对客观现实认识的深化。但现实中,很多同学写论述文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喜欢用的办法是举例,可说清道理,光靠举例是不够的。

雷区2.语言矫揉造作


语言的准确性是论述文写作的重要特点。特别针对论述类文章,准确地表述才不会产生歧义。以前的写作标准强调文学性表达,不仅要流畅,还要求有文采。但现在,准确性放在语言的第一位。很多人陷入一个误区,以为用优美的语言和不常用的词语,就是一篇好文章,而像鲁迅等真正的大作家,他们的文章非常简练,使用语言根本不会叠床架屋。莫泊桑年轻时找福楼拜请教写作,福楼拜告诉他,写作时一定要找到最准确、无可替代的词汇。这样反复地练习才能为写作打好基础。

如何避开高考作文三大雷区

雷区3.文体与语体互相匹配

陈老师还强调,具体阅卷中,阅卷老师会着重关注题意、内容、语言、文体四个方面。考试时审题很重要,因为这是判断一篇考场作文是真是假的重要依据。考生看到作文题后,应该根据题目要求写作,不能造假。所谓假作文,即不是考生本人所写,或者是采用套话作文的方式写成的作文,这类“假作文”文字优美但往往与题目无关。,近年来在打分上也会进一步对此进行强化。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时,部分脱离主题的作文,分数在36分左右,完全离题的作文只能得20分。另外,文章深度也是重要考量指标,仅仅文字好,但缺乏思想,得分也不会超过49分。作文要求内容丰富,这不是简单堆砌材料,任何材料都应和中心思想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雷区   福楼拜   高考作文   语体   矫揉造作   思辨   论述   文体   考生   陈老师   题目   观点   语言   文字   旅游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