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乡村走向衰落,农村经济体衰败,环境遭到破坏,很多农村空巢,建筑坍塌。农村需要改变,经济需要复苏,需要重新吸引人们回归。在这期间,环境的改变是重要的因素,如何营造一个新的环境?使衰败的乡村重新获得魅力?


用最乡土的材料

建设最美的乡村


案例一

[内蒙古文冠庄园]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文冠庄园展示中心项目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黄羊洼村,敖汉旗位于赤峰东南部,总人口 60 万,以汉族和蒙族为主。村落周围是旷野、草坡和巨大的发电风车,这里每个角落都是故事,都是历史。


▼建筑全貌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建筑外部简洁粗犷,整栋建筑外观都用毛石砌筑,与周边天然辽阔的地理环境相呼应。


▼建筑外围的毛石矮墙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设计尝试用现代的设计语言来阐述设计本身,材料来自于敖汉当地。整座建筑使用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当地石材和耐候钢板,以石筑墙,是向敖汉上古先民致敬;以钢为材,是向镔铁的契丹致意。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门前的古柳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山劈石呈赭石色,有黄色和灰色的花纹,石头表面肌理丰富,凹凸明显,表情粗犷,充分模拟了自然,赋予建筑粗犷的美。


▼石材赋予建筑粗犷的美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立面的窗口饰面使用了耐候钢板,随着时间的推移,耐候钢板体现了时间与历史感,同时让整个立面随时间变化,像是一个随时间不断生长的有机体。


▼立面窗口饰面采用耐候钢板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在室内的部分屋顶及屏风设计中,还巧妙运用了蒙族特有的“柳条编”技术,这是一种蒙族工匠独特的匠作之法,施工队与当地工匠反复进行实验,先泡药水防腐,再刷清漆防蛀,巧妙地解决了柳条作为建筑材料的几个缺陷。


▼室内部分屋顶采用“柳条编”技术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夯土涂料的原料就来自于当地的黄土,可就地取材,十分环保。同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节能、透气性能强。我们将涂料选定为赭黄色,以形成自然质感的内墙表皮形式,与内蒙的大地相适应。


▼夯土效果的装饰涂料形成自然感的内墙表皮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这是一个有着残落之美的村子,村里的建筑全部采用古法建造。设计采用夯土效果的装饰涂料,也是对残留的村庄夯土墙的一种追忆——从传统造房技艺中汲取精华,让建筑在某些特定的环节出现古法记忆。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北园入口处有耐候钢板围合的的篝火场地。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平面图,plan


项目地点:内蒙古敖汉旗
设计单位:中国中建设计集团
摄影:高文仲


案例二

[凤凰措艺术乡村 ]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凤凰措是一个乡村整体营造项目,一场空心村再生实践,位于山东日照。在城市化进程中,村子荒废掉了,大部分老房子已经坍塌,只遗留下来十几套老房子。


总体设计理念:保护与再生相结合。在保留原街巷院落肌理、旧建筑、树木的基础上,在其间进行大胆的新元素介入。材料上,使用老房子坍塌留下来的暖黄色老石头,混凝土和耐候钢版,追求材料的原真性;景观上,运用老旧材料,栽植野草,保留乡土自然的野性;空间及建筑运用现代建筑语汇。


▼鸟瞰,保留老院落肌理,创新建筑大胆介入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村落入口:采用山的意向,由两片当地石材砌筑的雕塑体构成村子入口,形体与远处的大山相呼应。


▼入口,石材雕塑体与山相呼应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艺术家工作室:位于西侧第一个废弃的巷子,保留了院墙和院子里的树木,在空隙中做房子。建筑材料主要采用废弃老房子的石头,窗套采用混凝土和耐候钢板两种形式。


▼艺术家工作室,建筑采用石材,混凝土,玻璃和耐候钢板,古朴中透有一些现代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保留巷子中原本的树木,隐于茂密的植被之中

用最乡土的材料,建设最美的乡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毛石   乡村   敖汉旗   夯土   内蒙   蒙族   材料   肌理   柳条   粗犷   乡土   村子   石材   涂料   自然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